<p class="ql-block"> 遥远的天边,神秘的高原,不尽的山川,净美的湖泊……每一个去西藏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条通往雪域的路都有人在走。人口700万的藏民族虽然只是我国的第九大少数民族,却广泛分布在今天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大片区域,风景打卡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深度游的人群,悠久的历史、神秘的宗教、独特的习俗、灿烂的文化等慢慢成了令人着迷和探寻的首要。</p> 1梅里雪山 <p class="ql-block"> 滇藏北线,通常指的是从云南大理-德钦-西藏然乌这一段。梅里雪山位于云南德钦与西藏察隅的境内,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一座庞大的雪山群。</span>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至今无人登顶。</p> <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在传说中原是九头十八臂的凶恶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而皈依佛门,成为格萨尔王麾下的一员神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骑白马持长剑,纵横雪域,</span>统领边地。</p> <p class="ql-block">↑面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传说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面茨姆</span>为卡瓦格博之妻。卡瓦格博随格萨尔王远征恶罗海国,恶罗海国王把面茨姆假意许配给卡瓦格博,不料两人一见钟情,永不分离。</p> 2盐井乡 <p class="ql-block"> 盐井乡隶属于西藏芒康,历史悠久,早在吐蕃一统西藏之前就有盐田存在。相传当年吐蕃格萨尔王与纳西王羌巴曾在这里展开“羌岭之战”,虽然古战场无从寻迹,但是经此一役,藏族便在这个横断山峡谷建立起了牢固的根基,与纳西族人同存共生,盐井食盐也源源不断运往藏区。</p> <p class="ql-block">↑日夜奔流的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盐井乡。游客到盐井,一般都要去看一眼老教堂、走一趟老盐田、吃一碗加加面。</p> <p class="ql-block">↑纳西小姑娘,腼腆又好奇。在寻找当地的自酿葡萄酒时,被村民邀请至家中做客,小姑娘跟前跟后,立刻变得热情而大方起来。</p> <p class="ql-block">↑去澜沧江河谷,看千年古盐田。</p> <p class="ql-block">↑西岸盐田,依山搭建,气势雄伟,层层叠叠。虽然澜沧江两岸的纳西和藏族人还在盐田上继续劳作,但是昔日繁华已渐渐消散,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马帮的鸾铃已不再响起山谷。</p> <p class="ql-block">↑盐井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晒盐的地方。澜沧江两岸因为地质土壤不同,所产出的盐质有很大差别,东岸的下盐井产白盐(量少价高),西岸的加达产红盐(量多价低)。每年三月出产的“桃花盐”品质最好。以前藏区的畜用粗盐和人用食盐都来自这里,官人押解马帮驮运。</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边卤水资源丰富,分布几十口热气腾腾的天然盐井,村民用木桶取出卤水,背到江边盐田让阳光蒸晒,晒干后就得到粗盐(家畜可以食用),再经过晾晒打理最后制成食盐。目前还有三千多块盐田,320多户村民从事盐田劳作。</p> 3拉乌山-东达山-业拉山 <p class="ql-block"> 路与山,征服与被征服。盘旋山间,跨越垭口,在感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不能不敬佩拓路者的丰功伟业。</p> <p class="ql-block">↑拉乌山垭口,西藏芒康县境内318国道的一个平缓山口,海拔4338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较为壮观的经幡阵,也有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不知是谁留下了“爱我所爱”的字迹,是对心上人的赤诚表白?还是对进藏路的忠贞不渝?在雪花飞舞的垭口,只要令人感动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东达山垭口,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海拔5130米,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一高度的垭口。</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垭口,海拔4641米,又名怒江山。附近有怒江大峡谷和怒江72拐。业拉山是横断山脉的最后也是最大的天险,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十分常见。从怒江河谷到业拉山垭口陡峭的几十公里路程,高差达到2000米,可以从炎炎夏日一下跨越到肃杀寒冬。</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垭口的远眺。</p> <p class="ql-block">↑怒江72拐↓</p> <p class="ql-block">↑“发卡”路。</p> <p class="ql-block">↑拐弯拐到令人神经麻木,动作机械。</p> 4然乌湖 <p class="ql-block"> 然乌湖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位于318国道边,当地人在称呼上把然乌湖分成两段,然乌镇通往“来古冰川”方向的然乌湖被称为“上然乌”,一路伴随有大面积的农田,两边雪山侍立。</p> <p class="ql-block">↑雅隆冰川口的来古村。来古冰川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西、雅隆、若骄、东嘎、雄加、牛马等六个冰川的统称</span>,紧邻然乌湖,冰雪融水流入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一些原生态的藏族村落。</p> <p class="ql-block">↑气温逐年升高,雅隆冰川加速崩裂离析。巨大浅蓝冰山冰块漂浮眼前,远处隐约传来冰川断裂声响。</p> <p class="ql-block">↑冰川堰塞湖边的玛尼石。</p> <p class="ql-block">↑跟随采虫草的藏民,近距离去看其他的冰川口↓</p> <p class="ql-block">↑然乌镇到拉萨方向的然乌湖被称为“下然乌”,村寨、道路、湖水似乎变得精致许多。</p> <p class="ql-block">↑流向然乌湖的溪流。</p> 5察隅-察瓦隆 <p class="ql-block"> 滇藏南线一般指的是大理-贡山-丙中洛-察隅-然乌这一段道路,著名的丙察察线也在其中。察隅,南与缅甸印度接壤,1962年时曾有过著名的“瓦弄战役”,丁盛一举击溃当时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印度。得胜后主动撤军,把江苏省一样大小的国土让给印度去占领,这片西藏最肥沃的藏南地区至今也未收回。</p> <p class="ql-block">↑僜人部落,位于下察隅镇的附近山中,需要在察隅办理“下察隅”边防通行证。僜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有语言没文字,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主要分布在中印两国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僜人木楼,绿植掩映。僜人属于原始部落,居无定所,解放后在当地政府帮扶下,圈山筑寨,逐渐形成丛林中的一个高山定居点。</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线是最艰难的进藏之旅,被称为“在家等死,不如出去找死”的一段公路。如果把川藏线比喻为“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的公路,那么丙察察线可谓是“地狱中的地狱,天堂中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垭口的永久冻土。</p> <p class="ql-block">↑这要挖到猴年马月啊?</p> <p class="ql-block">↑梦扎村。由于滑坡塌方,被困在梦扎村住了五天。丙察察线沿途没有加油站,只有一两个补给点,梦扎村是其中之一,移动电信联通都没有信号。</p> <p class="ql-block">↑大流沙。丙察察线上最为著名的死亡路段。大流沙高约3500米,宽约1000米,又称飞沙坡、滚石坡、石瀑。山体岩壁裸露,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犹如瀑布一泻而下,直插江底。山顶的落石随时都有可能飞下,而且滚落速度极快。</p> <p class="ql-block">↑老鹰嘴。</p> <p class="ql-block">↑离开梦扎村进入怒江大峡谷段。怒江与雅鲁藏布江、科罗拉多合称世界三大峡谷,但怒江深度在2000~3000多米,仅仅是云南境内的怒江就有600公里,深度和长度远远超过科罗拉多大峡谷。公路几乎都是在悬崖绝壁上开凿的,一些路段的筑路工都是用保险带系在腰上悬挂在半空作业。</p> 6波密-鲁朗-林芝 <p class="ql-block">然乌镇到波密的一路,是雪山与冰川的观赏天堂。波密据传是藏民族祖先的出生地,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出生时就相貌奇特,手指相连犹如鸭掌,舌头伸出能够遮脸。十岁时家乡洪水决堤,被当做不详之人驱逐出境,后来流落到山南,因为相貌不凡和顺利通过当地长者学者的盘问,最终被当地部落首领们奉为藏王。</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冰川由世界级的冰瀑布汇流而成,每条瀑布高800多米,宽1000多米,两条瀑布之间分布着一片原始森林。自驾不能进入景区,只能停放在景区大门外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川藏线路边。</span></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侧望。</p> <p class="ql-block">↑朗秋冰川。</p> <p class="ql-block">↑鲁朗小镇。鲁朗,藏意“龙王谷”,海拔3385米,以林海、高山草甸、花海、田园山色、扎西岗村寨等出名。</p> <p class="ql-block">↑吉龙卡尔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鲁朗小镇</p> <p class="ql-block">↑贡措,位于鲁朗的群山怀抱之间。贡措,藏语表示“没有了”,意为“山势到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鲁朗林海,只有高处才见壮阔。阵阵云涛从高耸的雪山之巅升腾而来,茂密林海随千丘万壑上下起伏,天地至广,世界无极。</p> <p class="ql-block">↑在林芝看到的尼洋河。尼洋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发源于米拉山,在林芝汇入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河中看鱼的牛。</p> <p class="ql-block">↑经过林芝,向拉萨前进的川北徒步者。重卡从身边呼啸而过。</p> 7拉姆拉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拉姆拉措位于山南市加查县东北部的丛山之中,</span>藏语意为“天女之魂湖”, 又名琼果杰神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每当寻访达赖、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之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每年藏历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都会前来朝圣观景。传说,多人同观,所见各异。</p> <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景区大门到景区收费入口,约有42公里,好在风景奇美。7:30-18:00为景区通行时间。景区大门凭身份证换取登记卡→收费处查验路条并收门票50元→再行驶15公里到达停车场→再攀登约1公里山路到达观湖垭口,看见拉姆拉措→返回景区大门凭卡换身份证。</p> <p class="ql-block">↑琼果杰寺,位于拉姆拉措的收费口外,建于1509年,曾经是达赖喇嘛的第二夏季行宫。鼎盛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主殿祖拉康,拥有58根廊柱,高达五层,500多僧人在此修行。如今只剩下四千</span>多㎡的建筑群遗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辉煌种种,俱化前尘。</span></p> <p class="ql-block">↑通往拉姆拉措的盘山路。</p> <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的石阶山道。拉姆拉措停车场海拔5200米,然后步行爬坡,高度攀升约200米。这短短的一段路,高反了许多人。</p> <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p> <p class="ql-block">↑各地远道而来的藏民们,先向神湖敬献哈达和悬挂经幡,膜拜诵经祈祷,然后充满虔诚长时间凝望神湖,祈望神明给予风、云、光、波、山、影等声响、色彩、形状、动静、异象变化,从而带来种种的启示和寓意,由此感悟前生,祈福来世。</p> <p class="ql-block">↑经幡舞动,神鸦蹈空。</p> 8山南 <p class="ql-block"> 山南是西藏地级市,<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连林芝,西邻日喀则,</span>北接拉萨,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拥有6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span>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除了拉姆拉措,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雍布拉康、昌珠寺、藏王墓和桑耶寺,这些景点不仅较为集中,而且吐蕃王朝的崛起、发展、归宿、藏传佛教的起源均可由此窥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是第1代藏王的行宫,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改作寺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来的护国教“雍仲本教”也由佛教取而代之。</span>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p> <p class="ql-block">↑扎西次日上的30多米高的碉楼与城堡,居高临下俯视四野。“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因地形而得名。宫殿内绘有藏族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生动故事壁画。</p> <p class="ql-block">↑昌珠寺,昌珠寺是吐蕃时期第一批佛寺。文成公主为了镇住吐蕃的罗刹女地形,在罗刹女心脏部位建了大昭寺,在四肢和关节12处建寺,昌珠寺是其中之一。镇寺之宝为珍珠唐卡。</p> <p class="ql-block">↑昌珠镇文化广场中心的文成公主石像。</p> <p class="ql-block">↑琼结县城。山南是藏文明的发源地,琼结则是雅砻文明的初始地。琼结,藏意为‘房角悬起多层’,已有1400多年的建城史,远远早于拉萨。公元6世纪起吐蕃王朝先后在琼结建立了6座王宫,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并以此为根据地最终一统全藏。</p> <p class="ql-block">↑藏王墓,位于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是公元7-9世纪各代赞普的陵墓群,最著名也最为完整的当数“松赞干布墓”了。</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墓封上建有庙宇,有专职守墓人(进庙需要30元),殿内供奉松赞干布、释迦牟尼、观世音塑像,还有大量金银珠宝随葬品。</p> <p class="ql-block">↑据传墓中埋有松赞干布的征战天下的金盔甲、纯金制成的战马与士兵等。</p> <p class="ql-block">↑桑耶寺,建成于775年,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落成后藏王从大唐、印度、于阗等处请来高僧住寺传法译经,并把佛教立为吐蕃的护国神教,桑耶寺也就成为藏区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正规寺院,拥有崇高的地位。整个寺院按照佛经世界曼陀罗构造,以古印度摩揭陀国的欧丹达菩提寺为蓝本,整个布局呈椭圆形状。</p> <p class="ql-block">↑五明佛学院中的“立宗辩”。问难者一方人多势众,或击掌助威,或挥舞念珠,或发声呐喊,或抬腿跺脚,或拉袍撩衣,或比划动作,或轮番上阵,或后退低语,种种姿势不一而足。辩经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公元792年“拉萨论争”中,注重灵性顿悟的禅宗汉僧不敌擅长逻辑思维的密宗印僧,由此开创了辩经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乌孜大殿,底层、中层、上层分别采用藏族、汉族、印度建筑形式和绘画雕塑,所以桑耶寺又被称为“三样寺”。</p> <p class="ql-block">↑绿塔,4层,高10米,塔身用绿色琉璃砖砌成,四面有龛室塑像。有楼梯通往二层。位于乌孜大殿东北。共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立于主殿四周,以镇四方的凶神邪魔。</p> 9甘丹寺 <p class="ql-block"> 甘丹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距离拉萨市中心42公里,另外还有5公里的盘山路。</p> <p class="ql-block">↑甘丹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1409年时亲自筹建,甘丹的藏语意为“兜率天”,历世格鲁派教主都居于此寺。景区导游图上的殿名与实际挂牌殿名大多不符,<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次来此参观的人都会觉得如同迷宫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宗喀巴灵塔殿。</span>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甘丹寺圆寂。</span></p> <p class="ql-block">↑措钦大殿,是藏传佛教寺庙的主殿,一般也是最早的建筑。措钦的藏语意为“集会”。</p> <p class="ql-block">↑印经院。</p> <p class="ql-block">↑模板的校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