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湘西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因为特殊的“隔离”经历,让我将湘西的美搁浅了好久。心中有些东西一直在涌动,但真不知把它如何安放,太美的东西,可能真的只适合留在心里,如同那最美的时光,也都留在了旅途中。</p><p class="ql-block"> 因为跟团的缘故,与凤凰只有两天的亲密接触。我仿佛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热恋中的人,千里迢迢去和情人约会,可是只呆了两天就被迫要分开,离别时真的非常舍不得。两天时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豆绿色的沱江水,是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是两岸独具特色的吊脚楼,是古城随处可见背着背篓的苗族姑娘和阿婆,是古城风情万种的不夜城,是湘西那一份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当然,怀着敬仰之心,一定要去拜访的便是沈从文先生的故居,那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晚期建筑,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的门窗,处处都雕刻着古老的痕迹。故居大门紧闭,游客未能入内,但这般亲近先生,已觉得很满足了。随后又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观看了民俗文化“大戏”《魅力湘西》,剧院里更是把沈老的《边城》搬上了舞台,场面特别唯美,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了一回湘西儿女的淳朴感情。这次选择去湖南湘西也是因《边城》而行,眼前最终看到的这个古老美丽神秘深幽又充满生机的凤凰,让我一直在跟同伴感叹,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我也兴奋的体验了羡慕已久的苗族服饰,穿上那身衣服,瞬间感觉整个凤凰古城都是我的,我纵情的拍照,沉醉在古城的夜色里。当两岸吊脚楼上的灯映在江面,古镇的晚风吹来,就只会想到沈老的那句,“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那一刻,再好的文字,都不及古镇吹过的晚风!</p> <p class="ql-block"> 回忆就先截笔到这里,只怪自己笔下无锦绣,没有俊逸清灵的生花之笔,无法写尽揽入心中的湘西风景。</p><p class="ql-block"> 这几日正好遇到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经典篇目《边城》,我自然比过去对这个课文有了更多亲近感。我希望能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共情,一起通过文字体会到沈从文眼中的湘西世界,体会那充满温馨的牧歌情调,体会小镇茶峒的美与爱。认真研究并贯彻教参的指导意见“不多讲”,绝不多讲,不能强加感受给学生,更不能急切地冲向教学环节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 办公室教研讨论时,小鹿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说她看过一个教学视频,是董一菲老师的《边城》公开课。她在处理这节课时,就带着一个核心问题放手探究了全文——“边城美吗?美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我很认同这种“慢慢走,欣赏啊”的教学思路,便照此借鉴,与学生们一起再寻边城。我给了他们两天的读书时光,第三天课堂上就听到了反馈的声音,个别发言的内容整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 王思美同学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边城,恍若与世隔绝的地方,那有翠绿的山,有清秀的水,有善良的人,有生命的活力,有人间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边城的美美在人。边城有以让人民远离患难为责任的青年人,有几十年如一日陪伴的亲人和老友,有相见如逢亲人互帮互助的陌生人与陌生人。作为他们自己,他们是热情、善良、开朗、淳朴的;而他们所有人,则就构成了人世间最真挚且最简单的情:亲情、友情、爱情……</p><p class="ql-block"> 边城的美美在景。他有连绵起伏的山,有清澈的水,有浓浓的雾,有袅袅的烟,又冷瑟的风,有幽深的谷,有坐落有致的小屋,有扬帆而行的船,有画中的山清水秀,也有书中的神秘真理。</p><p class="ql-block"> 都说大城小爱,这里却恰恰相反,它不是大城市一眼望去的繁华,它是小小的土地充满了巨大的爱。它的景是涓涓细流的柔美,它的爱也是。边城具有无尽的浪漫与温柔。</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宁静太平,和这里的天真的人,就是这座小城普普通通的美。</p> <p class="ql-block">杨紫妍同学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我感受到了“守望美”!边城中,黄狗自始至终守着翠翠,翠翠守着爷爷,而爷爷则自始至终守着渡船。爷爷有作为渡船人的责任,因此必须守着渡船,无法时刻陪伴在翠翠身边。爷爷出于对翠翠的不放心,让黄狗代他守着翠翠。翠翠守着爷爷,则是与爷爷的相依为命。爷孙二人,守护的是渡船,更是河两岸的人沟通的唯一纽带。</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民风美”!节日里,这座城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人们在河两岸看着赛龙舟,每有人获胜,必定会有官员放礼炮以示祝贺。戍边的长官也为人们准备了抓鸭子活动。统治者是与民同乐的,在这里,阶级是被淡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纯粹质朴的。尽管在老船夫死前,因为大老的死,人们对于老船夫无不是冷眼相待。但当老船夫逝世,人们却依旧能够怀着对于老船夫守了一辈子渡船这一对责任的坚守的行为而产生的尊敬去送老船夫最后一程。边城人们恩怨分明的性格无疑是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韩怡炫同学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文中那个质朴明净的世界,是一幅近乎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式的乡村,表现出了那里淳朴的民风乡风。他笔下的湘西是中秋节,青年男女在月夜下对歌倾吐心肠;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龙舟赛,参加河里的捉鸭子活动,“不拘于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是鸭子的主任”;正月十五,舞龙舞狮,放烟花,小城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他笔下描绘的边城四季风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边城如诗画般。《边城》的美不仅仅是这些,在那种氛围下人们质朴的生活着,没有像城中人那样的心思。可以说沈先生对于边城,对于湘西不仅仅是熟悉,更多的是一种热爱。</p> <p class="ql-block">王鑫萌同学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读完全书,凄美便是我所感所想,我期待着那日当翠翠见到傩送时的欢喜,期待看到傩送迎娶翠翠时那十里欢庆的场景,更期待着,那日之时,边城仍是那个边城,没有被资本的炮火所席卷,人们仍是那时的人们。淳朴,自然仍是边城的主旋律。而这所期待的,也正是边城之所以美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赵一睿同学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我想谈谈文中的 “鱼” 。这应该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特殊暗号吧,课文节选的这短短几段之中,“大鱼来咬了你”类似的话,在小说节选部分中出现了四次。“鱼”的反复出现,使文章前后故事情节更加连贯,在看似无心重复这一句中,翠翠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显,“鱼”也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爱情。翠翠与二老相识时,二老说:“大鱼咬了你”这样的玩笑话深深的烙在了她的心里。从此,这便紧紧地笼罩在翠翠的心头,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使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翠翠是爱的化身翠翠,这个没受世俗污染,焕发着自然之美的形象是理想之中爱与美的极致。</p> <p class="ql-block"> 用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收束这篇小记吧!“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我们师生一起,也算是在正当年龄的时候,相遇了最美的《边城》♥</p><p class="ql-block"> 于此文,师生终究都是过客,离开《边城》都要回到城市的车水马龙中。愿大家都在真实的阅读中,有过美的体验,都会收藏一份绰约动人的质朴宁静,收藏一份美与爱的桃花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