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我县为充分发挥“十百千”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21年9月23日下午我校迎来了温宿县第六中学十百千教师,一行3人来到阿热勒镇第一小学进行“送教下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桂花飘香的季节里,我校迎来了温宿县第六中学一行老师为我们带来“送教下乡”教研活动。这是九月赠予我们农村老师们的一份最美好的礼物。短短的一天教研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臻美课堂精彩纷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秋九月。 教研的芳华,送教下乡的温暖,总如丰硕的季节一样,让人充实。下面由温宿县第六中学柳佳丽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柳佳丽老师精心的去准备这节课,根据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手歌》以儿童熟悉的拍手游戏为活动,串起了八种动物的生活场景。在儿歌教学时,结合游戏,寓教于乐,同桌之间拍手打节奏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场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在课堂结束时,大部分的学生已熟读成诵。并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提高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课堂以一个有趣的游戏教学,才能使学生、教学与游戏合三为一,融为一体,使课堂寓教于乐,从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十百千“送教下乡”评课议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虽已结束,但精彩不止,老师们意犹未尽。观摩结束后,我们在二楼会议室进行十百千“送教下乡”评课议课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执教老师柳佳丽与在场听课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与研讨,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不断提升。柳佳丽老师前沿的教育理念,娴熟的教学技巧,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一致认为十百千教师送教下乡教学研讨会活动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样的帮扶带动交流学习,我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p><p class="ql-block"><br></p> “青蓝工程结对仪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非常感谢本次温宿县第六中学的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秉承着“青蓝工程”师徒相接的决心,诚心邀请本次来送教的三位老师给我们学校的三位青年教师担任师傅,希望我们的教学帮助不止于送教,而是长期的教学帮助,我校党支部书记杨世军为三位老师颁发聘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必定珍惜这个机会。诚心,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态度;成长,是我们拜师学习的目的;勤学,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如何让学生大声说话,勇敢回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行疾,众行远。”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分享。虽然天气稍冷,但也抑制不住我们心中火热的激情,在杨世军书记、温宿县第六中学毛亚亚老师、赵华老师、柳佳丽老师、教学副校长张东华、教务主任杨建国的带领下我们针对本周举行的全体教师公开课中就“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大声说话”展开激烈的研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温宿县第六中学毛亚亚老师说到,课堂有效的教学本质就是一种对话,课堂是师生合作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鼓励我们课堂上不仅要有教师的“慷慨激昂”,更应有学生的“大声说话”,充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彰显自信和能力。就我们身边的课堂,却是学生说话机会太少、声音太小,只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被说话”。反思这些现象,由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性格差异、个体经历等原因造成的。但究其根本,却是教师的课堂理念、课堂模式导致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课堂教学中长期习惯于用“权威话语的独白”取代了叽叽喳喳的学生声音,用“灌输”取代了“平等的对话”,忽视了学生真实思想和情感的流露。因缺少在课堂上大声说话的锻炼,时间一久,也就丧失了大声说话表现自我的信心和能力,声音会越来越小,说话的内容越来越缺少内涵和主见,没有思想性,陷入顺着教师的思路“被说话”的尴尬境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我们在本周的公开课上,作为教学活动引路人的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说话”,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善于从学生的“大声说话中”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构成和生活经验,找准他们的盲点和弱点,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效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次“送教下乡”“如何让学生大声说话,勇敢回答”教研活动,如春日暖阳,为我们送来了希望,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研教改,我们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