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老雄山

老西·小米酒

<p class="ql-block"> 驴行老雄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老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老雄山之颠</p><p class="ql-block"> 远眺我的故乡西火</p><p class="ql-block"> 云遮雾绕</p><p class="ql-block"> 我看不见</p><p class="ql-block"> 却闻到了</p><p class="ql-block"> 乡情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在上党区西火,西火村三面环山,西北方向就是上党区最高峰老雄山。老雄山又称雄山,顶峰1419.5米。在西火村,仰望如一条长黑熊,又似一条腾云驾雾游动的黑龙,我从没有奢想过有一天会登上她,在她的山脊上行走。在我的印象里,她仿佛很高,高深莫测。自从参加户外活动近一年,爬了许多座壶关大峡谷和平顺的一些陡峭高耸的大山,对于攀爬老雄山,我已经信心满满。我也早就撺掇着徒步协会“老大”,围绕着西火的大山,争取来一次“驴”行。机会终于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连日大雨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多雨,许多地方都遭遇水灾。现在已经是秋收的季节,仍然雨意十足。进入九月下旬以来,降雨量更是一天超过一天,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秋收,也影响了驴友们每个周六周日的出行。9月25日,周六,天气预报,周一就预报小雨,后来又变成中雨到大雨。老大发通告都举棋不定。我建议说:“去老雄山吧,如果雨大,就改成上党区美食、景区一日游。”经常周三发的通告改成了周四,初始报了近三十个人,周五的大雨,又“吓”走了十几个人。剩下的十几个人,有多少人去?无法确定。我犹豫不决,问询老大。他说:“去吧!有几个人算几个,权当是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大就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寄情山水、从容淡定的人。只要出发,几个人都行。我也是有点这种性格,人多有人多的乐趣,人少有人少的安静。想好的行程,无论多少困难,都想不惜一切代价,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五依然有大雨。我对驴友们开玩笑说:“今晚把明天的雨下了,明天就无雨了。”深夜,听着不见停息的雨声,我的心里也真没谱,没有底气。以往去平顺、壶关登山,我常常会在驴友们面前吹嘘:“只要我一去,天气预报大雨变小雨,小雨变没雨。概率90%以上。”事实亦如此。这次去西火老雄山,我信心不足,因为积累的经验告诉我,西火是一个多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美食酥肉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预定计划,13个驴友齐聚上党区一中对面“东呈酥肉汤”店。虽然足有两三年没见过,老板娘对我这个近20年的忠实食客依然印象颇深。当年我总是喜欢多加海带和葱花,偶尔也整一个酥肉汤+方便面。特别是夜里饮酒过量胃难受后第二天早晨,喝一碗热乎乎的酥肉汤,是急不可耐后的心满意足。最近的连续两次醉酒,第一天早上是喝了两包方便面,第二天早上是喝了三碗馄饨。如果我在上党区住,肯定是酥肉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生一副好肠胃,吃喝无度“指标”毁。九月下旬的一次体检,又一次警醒了我。管住嘴迈开腿,如果管不住嘴,只迈开腿,也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上出门时,我提前喝了无糖麦片粥,炖了一碗茄块。此刻,早上八点钟,我望着滚沸着的一大锅酥肉汤和驴友们埋头兴致盎然吃喝的样子,我使劲忍受着味蕾冲击的诱惑,在心里一遍遍地默念着:等控制好身体各项指标,我一定来喝上一大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雄山脚下仙师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上党区政府所在地韩店,沿快速路,至淘清河湿地公园,我向车内驴友们介绍二十多年前波涛汹涌的淘清河水库。库内鱼多,经常有偷偷炸鱼、捕鱼的村民,每天早上七八点就去县城卖鱼,到了工业局小院。我父亲便会买十几条,活着的鱼,大盆里先养着,快咽气的,我帮父亲收拾好。父亲做成红烧炖鱼块,新鲜可口的鱼味,至今仍在鼻翼飘香。2000年左右吧,一夜之间,满水库的水,露了个净干,附近的村民纷纷去水库底拣鱼……我无法想象上党区(原长治县)失去煤炭资源后的财政,将来会成一个什么“模样”。但当区域内的煤源枯竭,地下水层,还会恢复吗?淘清河,还能重现往昔的波涛滚滚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西陕村,我看见了几年前卖土鸡蛋的小店。进入一问老板娘,她说:“还是20元一斤,今天无货,得后天。”现在的土鸡蛋鱼龙混杂,无法鉴别。我们经常驴行山村,很少能买上真正散养的土鸡蛋。这几年来,我吃过的鸡蛋,味道很少有超过西陕这家的。散养鸡很不好养,且不是天天下蛋。我家在九十年代以前一直养鸡,我懂得一些。如今面对许多速成鸡、速成蛋,确实使我忧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辆小车集中齐,我询问了一下卖土鸡蛋的老板娘,决定带着大家驱车上山,直达黑山背村。如果是大巴车,肯定得停在西陕村。轻车熟路,路已不是三年多前我来时的土路,一条柏油路把我们直引到了黑山背村边的仙师庙。庙正在维修建设,一辆装载车停在坍塌得只剩下三摽摇摇欲倒的墙和四根饱经岁月沧桑的四根天然沙石柱子戏台前。车停在这个地方正好。这几天多雨,看着一堆河沙,我猜测应该是停工。但也担心堵了路。我一边招呼大家去庙里看一下,一边给一个荫城的朋友打电话,了解一下,能不能车停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师庙来过至少六七次,元代时是鼎盛时期,建于何时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建庙是缘于于纪念一个唐朝的“李姓”贤人。出乎意料的的是里面有三四个匠人正在紧张地建设,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完工。房屋倒塌确是实情,但我却不想看到马上修茸一新的复古模样,少了以前残垣断壁的历史底蕴厚重感。如何拯救古建筑?我更赞同破旧的保持原貌,可以另择地新修一个复制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略带遗憾地从庙里走出来,望着四根石柱指向乌云密布天空的古戏台,我不禁担忧,倘若把这戏台再拆旧新建,这仙师庙,历史的痕迹也就荡然无存了。最好的办法,是就近选址,重建一个新戏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世外桃源圣井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井背村,在老雄山半山腰,仙师庙的先帅店前,有一口古井。村边还有一口村民吃水的古井,几年前我看过,今天来不及领大家瞧。想这井水,聚雄山之灵气,肯定清冽甘甜。这也许是“圣井”之来历。村里的房子,许多已塌,剩下的也成危房,几个孤孤单单的院门楼,颇有书香韵味。几年前来时,还从门洞下走过,如今看见随时有倒塌的可能。二十多户的村里只剩下一个光棍,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行走,看见那些古建筑,可以想像当初圣井背村里的辉煌和一些人家的富足。一个红艳醒目的新式门牌吸引我们沿着石阶上行,原来是一个在外地颇有成就的圣井背村走出去的博士生,新建了一个小亭。几年前,也有人蠢蠢欲动,想把圣井背村建成一个康养村。我的建议,还是可以在村外选址新建,让圣井背村就保持玩在的原汁原味,塌就让它自然地塌。倘若拆了古建筑,新建,圣井背村也就失去文化遗产的内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纷纷拥到大小城市里去拥堵,住在几十层鸽笼式硬朗无情的钢筋混凝土里,辗转难眠的时候,能居住在老雄山半山腰的圣井背未来的新村,听着松涛阵阵,望着星月闪烁,对酒当歌,这人生的趣味和快乐,不正是许多人朝思暮想的神仙般的幸福生活方式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风景优美驴行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老雄山,老大没有来过,对我说:“老西,一切听你的。”我虽然从圣井背上过有六七次,但从没有从山上穿越走到西火村,心里有个大概。还特意咨询了一下西蛮掌村的我大舅。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没底。幸运的是,在上党区,我们叫了驴友“老武”。如果不是他,首先一上山,我的方向感就不对。我在山上走得晕头转向,老武十分坚定地带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气太给力了,不仅没有下雨,阴沉的天空竟然忽而云开雾散地让我们欣赏到了绝美的风景。云雾弥漫、飘移,山凹里的村庄和层层梯田,忽隐忽现。走在雄山的山脊,一步一景,松林涛涛。忽而还有个小攀爬。山脊的许多石头也是形态各异,站在石头上极目眺望,远方的群山呈淡蓝色的色彩,这也许是雨后太阳光映射出的空气颜色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雄山不像平顺、壶关大峡谷、陵川那些紧临河南林州、辉县的山势险峻幽深,山虽耸立于上党盆地的南端,像一条巨龙游戈在上党区西火、荫城两镇和南宋乡的中间,但无什么悬崖绝壁,上下山的路,是缓坡。即使不小心跌倒,也无生命危险。也因此,女强驴安琪儿不小心踩在一块滑石上跌倒一次,无碍。不久,我也因想抄近路下坡,踩在一块斜面沙石上,滑落,跌入荆棘丛中,无碍,但屁股下的裤子,磨了几个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户外有风险,处处需小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晕头转向到西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从山顶下行的时候,夜雨后,湿滑,坡亦有些陡。大家小心翼翼,终于顺利到了护林防火通道。道路泥泞不堪。拐入一条野径,小鲍发现了一个铁夹子,上面夹着两条带毛露骨的小腿,是野兔还是其它动物,不晓。在四十多年前,这山上有狐狸、狼等动物,现在都已经绝迹。野鸡近几年多了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来是我领队,结果成了老武、老大俩人领队,我们上午九点从黑山背出发,历时三个半小时,到了西火。午餐,老武的一个朋友请客吃饭,丰盛。从山上下到护林防火通道时,已经下雨。天空也算给我面子吧。有驴友感叹说:“老西真可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空气清新湿润,一上午没有喝水。中午好好喝了五六杯。雨不停,客走主人安。两点左右,我们上路。本来想沿着柏油马路走到荫城,到东蛮掌时,雨停。我想起母亲活着时常说:“你爸文革在荫城‘遭难’挨批斗殴打时,我捗着一岁多的你,从东蛮掌走山路去荫城,救他。”那时我有一种和母亲一起走山路怀旧的冲动,没有实现。如今母亲已经远去11年。于是,我建议从东蛮掌沿山路,往荫城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坎坷曲折返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蛮掌村口的门楼颇有特色,下面的门洞,是昔日从西火到荫城的“官道”。但我从小到大的五十多年间,从来没有走近过门楼,没有走进过东蛮掌村。想起来是多么可笑,许多时候我们总是向往远方,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长治市徒步协会,感谢徒协老大冰弘兄和文友振堂兄,使我爱上户外驴行,才有了这次穿越雄山,有了这次近观东蛮掌门楼。走进东蛮掌村,村民们诧异地盯着我们这些背包客,有个人说:“有马车宽的路可达荫城,只是多年没走,野草遮掩,许多路段,毁了。你们走这路?雨天,受这罪干嘛?千万要注意安全啊!”听我口音是本地,他问我,我说:“我是西火村,申家院的,姓申。”这个中年男子说:“哦!你是写文章的,我知道。”我们又问询了一下山路的走势,开始重上老雄山。不走回头路,是驴行的常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雨淅沥,山路湿滑,野草丛生,我们在漫山遍野中寻路,12个人走成了三四拔。本来13人,初次驴行的文友闫文秀大哥,有些累,已经搭车回县城。最终大家又殊途同归,走在了一起。一处处的黄沙岭,景色极美。以前在西火西掌的山上,我欣赏过黄沙岭的风景,不曾想在老雄山的西火方向,半山腰有多处规模大的黄沙岭,如走在沙漠上,令人心旷神怡。如果没有这次驴行,我又如何欣赏到老雄山的美丽风景?几个长子的驴友说:发鸠山的野线,没有老雄山的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老驴,强驴,还是第一次参加徒步的新驴“小小“,大家虽然浑身湿透,满腿泥巴,湿鞋湿袜,但都激情满满,尽享驴行雄山之乐。历经三个多小时,返回先师庙停车的地方。然后,一起去荫城村,喝猪汤,吃小粉煎饼,喝姜汁,驴友们纷纷赞不绝口,开玩笑说,这老雄山驴行,成了“腐败行”,美味佳肴外加老西火小米酒,简直美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返程路上,虽然小雨不停。但今天上午从山脊穿越老雄山的路上无雨,且偶尔晴天,已经使我们十分满足。下午的小雨增添了几分驴行的乐趣。初次驴行老雄山,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好几条不重复的野线,在未来的几年,驴行老雄山,必将成为享誉四方的一条休闲驴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雄山,我还会来亲近您的。</p> <p class="ql-block">(驴友们喝酥肉汤)</p> <p class="ql-block">  我热切地期待着,争取有一个好天气,顺利抵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明天(周六)有雨,拟带领大家来个长治县一日游—————早6:30东客站~7:30(县城美食酥肉汤)~县城明代贞节牌坊~韩川村明代功德碑~琚寨玉皇观(赵树理故居)~十泉岭张家大院~天下都城隍~西火“古镇第一刀”午餐美食+小米酒~西火牛家地宫~荫城铁器馆~南宋五凤楼~荫城猪汤·小粉煎饼~返程(如果下午无雨,可以从西陕村登顶老雄山再返下来,路好走,一个半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我一直去壶关、平顺的大山深处跑,从来没有穿越过近在咫尺的老雄山。本周六,争取顺利穿越上党区第一高峰——老雄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治市徒步协会公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雄山,又称雄山,位于上党区(长治县南部),方圆六、七十里,海拔1419.5米,堪称上党群山之王。整个山势三峰对峙,雄伟叠蟑,像一条巨龙游戈在荫城、西火、南宋三个乡镇之间,据志书记载,其名就来之于“峰高山大,雄厚险峻”之意。雄山以松青柏翠闻名,每到盛夏,漫山青松苍翠欲滴,成千上万的蝴蝶在林间草丛上下翻飞。倚松而坐,静听习习松风,眼观蝴蝶起舞,别有一番情趣。秋季的雄山,丰姿更娇,山顶四季松青柏翠,山腰金秋五果飘香,山脚绿波涌动,沟壑常年涧水流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天气原因,本周活动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周六)老雄山大穿越,行程:荫城西陕村~圣井背祖师殿~雄山之巅(日冦当年置山炮的炮台)~西蛮掌村农家饭)~振兴小镇黄沙坡~涵洞~雄山马刨泉~。难度一星,强度一星+,风景四星。A费70元(含午餐农家面、晚餐荫城猪汤+小粉煎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报名电话:15534559256微信同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集合时间和地点 :早六点半。东客站东南角旅游集散中心出口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活动自觉自愿参加,安全责任自负,要求参加人员有团队精神,环保意识。因天气及线路等原因,领队有权取消或者改变行程。</p> <p class="ql-block">当年,凶残的日寇在西陕杀害了108口人……西陕惨案,永远是村民们心里的一个痛。</p> <p class="ql-block">雄山深处藏“圣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05-2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靳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踏足这里,都被周围一股神秘的气息所氤氲。这是上党南界雄山深处一个小小的自然村,隶属于长治县荫城镇西陕。她静静地卧在雄山半腰,周围千松林立,松涛阵阵,一副世外桃源景致。这个美丽的村庄,叫圣井背。如今,村里仅生活着一户一人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说起这个村庄的来历,可远溯到一千多年前。她的由来,跟一口神奇的井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井背村并不大,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就二十余户,不足百人。今天大部分人家都搬到山下,村里一片残垣断壁,荒凉至极。村中至今还有几处老房子保存较好,从砖瓦结构看,应当是明清建筑。其中一处三合小院,院子方方正正,主房坐西朝东,南北有配房,窗拱、墀头等均有精美雕花,大门朝北开。院子不大,但很精致,透露出主人的精明和雅致。有一处四合小院坐北朝南,主房三间,左右各一耳房。山墙东镶一“葫芦”,西镶一“卍”字图案。东配房保存完好,西配房以及南房坍塌。门楼镶一匾额,上有“义路礼门”四个大字。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由此看来,当年的屋主人肯定是一位“往来无白丁,谈笑皆鸿儒”的文人雅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中还有一颗老槐树,枝繁叶茂,树围达一米五左右,树龄至少应该在几百年以上吧。这些老屋、老树,都见证了村庄悠久的历史,也浓缩着村庄深厚的文化。村中还有一独特门楼。下为砖石结构,上为土坯。中间镶一匾额,写有“续水长流”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应该准确地描述了当时周围的环境:门前,溪水长流,叮咚作响;周围,松涛阵阵,鸟语花香。好一副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井背村历史最悠久的当属村西一座古庙。庙宇坐南朝北,巍然矗立。正殿三间,为先师殿;东西各一间,分别为奶奶殿和老君殿。东西北三面都有配房。从庙前百余阶台阶拾阶而上,步步惊心,俞显庙宇巍峨。庙前台阶下有一拱桥,过去溪水长流。庙东有一古戏台,保存较好。八根石柱历经风雨,傲然耸立,古韵悠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的是,先师殿正前方有一眼小井。井口不大,深一米五左右,井水甘冽清澈,无论天涝天旱,井水始终不浅不满,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村人饮用。据说,当年正殿斗拱上有一龙头,始终倒影在井里,人们往井里一看,会见龙影晃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口小井,会不会就是圣井背村的那口“圣井”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翻阅《潞安府志》,在明代仙释篇有这样一段记载:仙师庙,在长治荫城,居民皆姓李,唐韩王之后。元时,有同宗自沁州升举,卓剑雄山巅,召其山下族人一会,拔剑而去。因立庙,有泉,即剑穴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逐一对照,我们会发现《潞安府志》中记载的这座仙师庙就是荫城雄山半腰圣井背村的这座古庙。原来,圣井背村这座古庙叫仙师庙,乃是荫城大唐皇室后裔李氏所建。这口小井, 是荫城李氏“同宗自沁州升举,卓剑雄山巅,召其山下族人一会,拔剑而去”留下的一眼“剑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这眼“剑穴”和“圣井”又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立于“金大定二十三年九月一日”的《雄山先师殿记》碑记载:</p><p class="ql-block"> 先师,唐之枝属,名琼沃,童间雅好恬漠,厌世务之纷华,喜空门之幽寂,遂落发为僧,浪游云水。自汝州崇福寺飞锡而来,市于此山。后人以其遗爱,立方丈之室,琢石为像,岁时供养。前有小井,去长溪不过咫尺,洋洋甘冽。乡曲疾疫者取饮之,往往获安,灵异如此,由是远近求之,人以圣井名之。贞元之末,屋老且腐,井渫并摧,牧童作避雨之所,樵夫为班荆之地,次及丙子季冬中旬夜,居人未息,忽见金灯四五出于南山,飞腾往来,众人曰:“此圣灯也”,不易得,共合掌加额,承高望之。正当丈室之上,光明变现,如火连空,红日浴海,若非圣贤游止,曷致是哉?村民李植等因献岁,送香火,顾谓众人曰:“先师继踵佛陀,慈悲济度,有济于人者,今弊漏若斯,我辈得无愧乎?”众人闻之,翕然风靡,各伐己材,木铨栋良,材不中度者求市四方,尽出囊金,鼎新革故,成轮奂之居。以致草木生辉,峰峦增色,终成上党名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读碑文,得知仙师庙里的先师殿原来供奉的是“唐之枝属”——李琼沃。李琼沃从小“厌世务之纷华,喜空门之寂静”,所以“落发为僧”。他从河南汝州崇福寺云游至此,喜欢上老雄山脚下圣井背这块风水宝地,最后圆寂于此。因为是同宗,同是大唐皇室后裔,所以荫城李氏把他当做“先师”供奉起来。金贞元之末,荫城李植号召族人“各伐己材”,“尽出囊金”,“鼎新革故”,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仙师庙。李植,唐韩王元嘉之后。“兄弟子三人及孙五人,皆为金校尉。”据明代《荫城雄山乡李氏族谱》记载,李植从十六岁开始就董理家务,家里田广百顷,牛羊过万,“泽潞辽沁四州”,“本家为上上第一户”。族谱也提到了李植“治家之暇,修诸神祠为檀越”,“凡寺观神祠远近修崇,尝作大那”。其中,肯定也包括修建仙师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碑文看,这口小井在金代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小溪旁还有一条长长的小溪。乡民们饮用此水,病体获康,效果显著,所以人们不畏路途远近,都来此处求水。渐渐地,人们就把此井供奉为“圣井”了。后来圣井旁慢慢地有了人家,形成了村庄,这就是圣井背村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剑穴”和“圣井”的关系。我们可以断定,“剑穴”指的就是“圣井”,并且是先有“圣井”,后有“剑穴”。“圣井”早在金代已经存在,而“剑穴”的传说发生在明代。老百姓常说,千年的狐狸会成精。一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大唐皇室光环的笼罩,足以让这口普通的井连跳三级,一跃而成为仙人拔剑涌泉的“剑穴”了!</p> <p class="ql-block">猪汤</p> <p class="ql-block">小粉煎饼</p> <p class="ql-block">我的裤子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