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新知识储备,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p><p class="ql-block"> 我们确定了9月23日的半月教研主题——听张齐华《倾听:让学习真正发生》讲座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时,每位老师都根据讲座知识,畅谈了收获;结合本班学生的倾听力和倾听习惯发表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朱力维老师:</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提出“七大学习力”:提问、表达、倾听、合作、对话、批判、反思。而倾听力是学生乃至我们成人最重要的意志品质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中,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愿意”倾听;其次让学生知道“听谁”?然后让学生明白“听什么”;最后让学生掌握“怎么听”。</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环节中,我对“让学生知道听谁”感触最深。在我们的课堂中有四种倾听模式。第一种是学生们听老师讲。第二种是学生听同伴讲。第三种学生们听老师讲,也听同伴讲。第四种是既听老师讲、也听同学讲、同学与同学间,老师与同学间对话式倾听是最理想,最科学的倾听模式。这就给我们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老师不断追求的能力体现。</p> <p class="ql-block">舒晶老师:</p><p class="ql-block"> 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思考,进而有不同的收获。 </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提倡用“表达”撬动倾听,我们的课堂提问可以由“你是怎么想的?”转变成“他是怎么想的?”转变成“你原来是怎么想的,现在是怎么想的?”转变成“你们团队是怎么想的?”一个简单的提问瞬间让倾听力在学生们之间流转。这次的讲座也启发我们,让我们善于发现不同,善于思考,让创新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侯华杰老师也对课堂提问方式的转变发表了感想。</p><p class="ql-block"> 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带给我许多思考:现在的我也经常在课堂上问,你是怎么想?是啊,面对这样的问题,优秀的孩子不会去倾听,差一点的也不会去倾听,整体下来课堂效果并不好。就像张老师所讲,其实可以换一种问法,换成他是怎么想的?换成你原来怎么想,现在怎么想?换成你们团队怎么想?</p><p class="ql-block"> 这样,孩子们就会主动倾听他人,也就在我们的引领下学会倾听,让倾听在重组之后转变成我们真实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付亚菲老师:</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从什么是倾听,学生的倾听力怎么样和如何倾听三大方面来讲解。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而是伴有思维的听。只有孩子思考了才是真正的倾听。倾听时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倾听首先要做到注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讲课要更有趣,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是好的倾听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李娴娴老师:</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完张老师的讲座,让我真正意识到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倾听”,知道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倾听力。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类知识,更要学习心理学类知识,听完讲座才知道“倾听”可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种浅层“倾听”。</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会听的孩子才会学习,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还能学习到别人的方法和思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把张老师的倾听方法结合实际运用到学生中去,提高学生倾听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张萌老师:</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讲到三种倾听能力,分别是:注意倾听能力(即身体,情感);理解倾听能力(即复述,建构);回应倾听能力(即回应,批判)。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倾听能力注意力有限,停留在第一种能力上的孩子居多,甚至很多孩子连身体的倾听都很难保持,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孩子身体倾听能力开始,逐渐提升他们的倾听能力。在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中,张老师第一条也讲到可以用“规矩”来约束孩子,做到眼看、嘴静、身倾、耳侧、手停,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让他们学会倾听,养成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张老师讲的“规矩约束”来让孩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从身体到情感,到复述、建构,直至回应、批判。</p> <p class="ql-block">王敏老师:</p><p class="ql-block"> 听了张老师对倾听的讲解和一些提高倾听的策略后,引起我的思考: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有效的倾听,并伴随着思维倾听。这就要从我们的课堂入手,老师们要设计有趣的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多样的上课方式、有效及时的评价和奖励等,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呈现变换教学策略,深度思考什么才是有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张雪平老师:</p><p class="ql-block"> 听了张齐华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张老师说的很到位,学生不会倾听,主要的问题是:学生不愿意倾听;学生不知道听谁的?学生不知道听什么?学生不知道怎么倾听?也就是学生倾听的动力、对象、内容、方法不明确。</p><p class="ql-block"> 要想让学生的倾听能力有所提高,首先就要让学生愿意倾听。我们可以利用“规则”去约束学生倾听,也可以利用“反馈”去激励学生倾听,以此去调动孩子倾听的动力,让学生产生倾听的欲望。其次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应该听谁的,倾听的对象要明确。再者要让学生明白听什么,就是倾听的内容。最后要让学生掌握怎么倾听,也就是倾听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半月教研主题活动,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让我们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发现中的发现,让我们的思路从发现中得到拓展,不仅有实践经验,也在经验中反思。</p><p class="ql-block"> 紧随专家脚步,我们努力前行。力求深度教研,追求深情教学。</p> <p class="ql-block">编辑:朱力维</p><p class="ql-block">图片:舒晶</p><p class="ql-block">校对:张雪平 李娴娴</p><p class="ql-block">审核:李静 徐清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