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兵情缘

深山来客

<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我“不小心”就接触到一个民间组织——贵州省黔籍老兵慰问团。该组织的主要任务和活动是寻找、慰问曾经参加过或间接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贵州籍抗战老兵或遗孀。加入该组织无条件限制,每次活动是否参与任其自由,无任何纪律规定。当参加了一次活动后,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加入了这个组织。</p><p class="ql-block"> 现在通过美篇来展现一下我所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正式开始。日本侵略中国长达14年,中国抗战八年,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战才取得了全面胜利。</p> <p class="ql-block">  贵州籍人参加抗战应该是红军长征过贵州后的事。由于蒋介石采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哪怕抗战在即,还是集中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蒋委员长”的“安内”包括两个意思,一是剿灭“共匪”,二是意图收编、整改地方军阀。桂系李宗仁、黔籍王家烈、云南龙云等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也不知道当年的中央军是什么样的战斗力,从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的两年中,蒋介石只完成了一个目标——成功使用手段策反了王家烈的两个主力师长何知重和柏辉章。当时王家烈任编制25军军长,下辖有编号为1,2,3,4,5和教导师等六个师。但由于军阀的土匪特性,王家烈能够指挥得动只有何知重和柏辉章任师长的第1师和第2师。王家烈失去了主力,也就陆续丢掉了政权和兵权,“贵州王”成为蒋介石的盘中餐。</p><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贵州籍部队被国民政府收编后送往抗日战场。主要编制有:</p><p class="ql-block"> 由25军第2师为基础改编的102师,师长柏辉章;</p><p class="ql-block"> 由26第1师为基础改编的103师,师长何知重。</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有从其他途径建立编制的黔籍抗战部队有第85师、第82师、第121师、第104师、新编第8师、新编第28师、预备第2师、新编第11师和新编第55师等主要抗战力量。</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贵州总人口1060万,但是出黔抗战贵州兵累计达70万。贵州每100人中有7人成为抗战兵,这其中不乏有娃娃兵和学生兵。</p> <p class="ql-block">  第102师师长柏辉章在贵州曾留下两样东西,一个是在贵阳市瑞金南路、新华路、市南路、青云路交汇处的“纪念塔”。这座纪念塔是为纪念贵州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而建立,说是人民群众捐资,但据说就是柏辉章的家人主要策划建造的。纪念塔早已不存在,现在只留下“纪念塔”这个地名。柏辉章留下的另一个东西就是他家在遵义的老宅,后成为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 1949年柏辉章回到家乡遵义任黔北绥靖区副司令,同年11月24日在第2绥靖区率部起义加入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还被作为统战对象,但在1952年因一个什么事变被政府处决。</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距今已经76年了,所以现在尚在世的老兵基本上都是百岁老人。</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0年我首次参加慰问团活动看望的抗战老兵张其嗣老人,104岁,安龙人。和老人坐一起的是他的妹妹也是101岁高龄。</p><p class="ql-block"> 慰问团的这次活动就是因张老104岁寿辰而举办的。</p> <p class="ql-block">  王廷立老人,94岁,安龙打凼村人,是去参加张其嗣老人104岁寿辰时顺路去看的。</p><p class="ql-block"> 王老当年是学生兵,解放后在安龙教书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  刘恭让老人,101岁,兴仁人。也是在参加张其嗣老人寿辰时顺路去看望了他。</p>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慰问团一行去贵阳小河参加抗战老兵薛忠和老人的生日宴会。薛老那天满100岁。</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农历3月27日,是抗战老兵张绍奎老人的99岁生日。家人在贵阳市花溪兰天宾馆为老人做生,慰问团一行20余人前往慰问。</p><p class="ql-block"> 张老是织金县八步镇人。</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中秋节前夕,老兵慰问团来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背后抗战老兵杨乐三老人家中送梅州慰问金和慰问品(由梅州抗战老兵慰问团提供)。</p><p class="ql-block"> 杨老102岁,贵阳人,身体不是很好。</p> <p class="ql-block">  同一天,还看望了“汪妈”。汪妈是抗战老兵汪再祥老人的遗孀,今年98岁,住贵阳市市西路附近。身体很好,每天还能上下五层步梯去打麻将。</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汪老再祥,1923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新舟,在家排行老八而得乳名“汪八”。据汪老后人介绍,17岁时就读于绥阳中学的汪老主动报名参军。远征军赴缅甸印度后,在廖耀湘为师长第22师当通讯兵,因有文化而且收发报技术好被提拔为上慰连级电台台长,还在战争中还学会了英语而能自如对话。</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汪老随部队回到沈阳。随着辽沈战役结束东北解放,汪老加入解放军且随军南下,转业后被安排在地方上工作。</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汪再祥老人于2020年去世,享年98岁。</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5日,梅州老兵志愿者协会中秋节慰问金的发放仍在继续。上午10点,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一行30余人来到贵阳市乌当区卫城小区抗战老兵董家武老人家进行慰问。</p> <p class="ql-block">  董老,字家武,山东人,1925年生。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据团友介绍,董老在抗战初期曾是八路军战士。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董老实在渴得不行,就跑到路旁的西瓜地里摘西瓜解渴,谁知西瓜地里埋伏有日本军队(据董老说是高度伪装),当时日本军队没暴露但把董老俘虏了,几经周折,董老被日本人送到日本做苦力。抗战胜利后日本人把董老遣返回国加入国民党军队,内战又被解放军俘虏。解放后董老上了朝鲜战场,结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美国军队俘虏。抗美援朝后,美国人把董老作为战俘交换归还给国民党去了台湾。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后,董老才作为退伍军人回到大陆山东老家,但这时70多岁并且没有结过婚的董老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他又不愿意回台湾,经打听知道他在贵州有一个血缘关系最近的亲戚,于是就来到贵州乌当定居。</p><p class="ql-block"> 董老的晚年生活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  同一天,也是在贵阳市乌当区,慰问团在水锦花都小区慰问了抗战老兵周文天老人。周老今年100岁,遵义城区人,是黄埔17期学员。军校毕业后在陈诚部队担任营长,解放前夕随部队投诚解放军,解放后在乌当区税务局工作直至退休。周老家还是父子兵,他的父亲也是抗战老兵。图片二中是周老的左手指,是在战争中训练时被手榴弹炸受伤的。</p> <p class="ql-block">  看望慰问了董、周二位老人后,慰问团一行把抗战老兵吴正均老人接上车来到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下王岗村欣赏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民族山庄,分享老百姓的秋收硕果。抗战老兵吴老,息烽人,92岁,曾服务于军统。虽然高龄,但耳聪目明的吴老精神焕发,和慰问团成员一起红叶秋游聚会,分享慰问团成员亲手做的美食,帮助布依居民收割水稻。这注定是一个极美好的周末。</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国庆节期间,慰问团一行近20人去罗甸,平塘,独山,荔波慰问了部分老兵,给他们送去了梅州中秋慰问金和其他渠道捐筹的慰问金及礼品总值一万余元。</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刘南英老人,101岁,现住罗甸县城文化路。18岁当兵,抗战时在中央军第二师打小钢炮,曾击落过一架日本飞机,在战斗中曾受重伤,仅医治时间长达两年。</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罗天云老人,94岁,平塘县克度镇仓边村。</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尹树森老人,今年100岁,住独山县城关镇。曾为远征军新六军廖耀湘部下,时为卫生兵。</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欧为付老人,现年98岁,远征军新编38师孙立人的部下,现住荔波县茂兰镇洞流村。</p> <p class="ql-block">  这次慰问活动收获几个感受:</p><p class="ql-block"> ①罗天云老人住在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农村偏远山区。当慰问团成员给他慰问金时,他拒收并连说把钱留给孩子读书,令人泪下。据悉,罗天云老人的孙子是寨子里的第一位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②世上难活百岁人,毕竟到今天为止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为70多岁。但这次慰问的老兵中确有两对老夫妇都是90岁以上的双寿星:一是尹树森老人,其老伴92岁,另一个是欧为付老人,其老伴90岁,令人惊叹人生。</p><p class="ql-block"> ③计划中在荔波还要慰问一位老兵,但被其儿子和孙子严厉拒绝了,不知为何。</p><p class="ql-block"> 这次老兵慰问活动,由于在平塘耽误了行程,就没有参加在独山慰问另一个老兵,留下一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5日是抗战老兵许德胜老人的108岁生日,志愿者一行18人到花溪幸福小区为老人举行仪式祝寿!</p><p class="ql-block"> 许老,贵州湄潭人,1941年考入遵义陆军学校第六期,毕业后服役国民第29军参加抗战,1949年在贵阳起义。现由花溪区民政局照料。</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1日是抗战老兵屈志超老人整100岁生日,慰问团一行近40人来到贵阳市盐务街百草巷和老人共享百岁寿诞!大家包饺子,吃蛋糕,一室欢歌笑语,众士谈笑风生,和谐气氛满满!</p><p class="ql-block"> 屈老,名志超,1921年11月21日生,四川泸州人,抗战时期加入国民革命军26军41师3团参加抗战。参加过武汉战役,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日本人的毒气弹伤及肺部。直到现在还留有后遗症。伤好后没再上前线。抗日战争胜利后,调贵州保安部队。49年参加贵州部队起义。后安排在贵阳市民政局工作,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3日,在新年钟声响过之后,志愿者慰问团一行十余人来到乌当区与抗战老兵吴正均和吴克两位老人欢度新年,并让两位老英雄在吴克老人家会了面。抗战老兵会面,我是第一次见此场面。</p><p class="ql-block"> 吴克,1926年生,抗战时在远征军兵工厂工作,其团队主要生产机枪,贵州汽车制造厂退休。现住贵阳乌当保利温泉别墅区。</p><p class="ql-block"> 吴老进兵工厂纯属偶然,他本来是随远征军去缅甸印度的,但所坐汽车(当时的车是烧木炭)路上抛锚,就听命令进了在云南的兵工厂。</p> <p class="ql-block">  据说现在已知在世的黔籍抗战老兵只有137人了,其中包括在省外(主要是在云南,应该不包括台湾)生活的老人。但是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活百岁人,毕竟老兵们年岁在那里去了。就在笔者在码字写稿时,听说刘恭让老人已归队,去和他的长官史迪威将军集聚了,悲也!在这里,我们祝愿在世抗战英雄们健康长寿,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已成立十多年,其成员有抗战老兵后代、教师、公务员、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据说有200多成员。参加活动完全在自愿的前提下,自筹资金,自己安排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和谐、友好、礼仪、互帮(其实很多成员都是高寿的人了)、自助,每一次活动都很圆满。在抗战老兵生日、逢年过节以及其他重要日子都组织活动,给抗战老兵极大的安慰。我在历次活动中汲取了不少新知识,也得到了不少友友们的帮助和照顾,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在此对我的队友表示深深的谢意!但由于我参加时间短,参与的活动不多,获取的资料有限,只希望以后积极的参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美哉!</span></p><p class="ql-block">制作:深山来客</p><p class="ql-block">音乐:抗日军政大学校歌</p><p class="ql-block">初稿:2021年9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