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大西北看看的想法有几年了,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2021年8月底我们三家相约报了青甘环线游的团,9月10开启了为期八天的西北青甘环线游。中午12.55飞机✈️从济南遥墙机场起飞,中转鄂尔多斯机场,下午5.40分到达西宁机场,坐大巴入住西宁卓越大酒店。大西北的风光很值得看看,路途确实遥远,西宁甘肃大环线再回到西宁,路程3000多公里,坐车的时间大于游玩的时间,但是丹霞地貌,嘉峪关,莫高窟,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草原,盐湖,戈壁滩,沙漠,远方雪山,祁连山,昆仑山,虽然走马观花,也能领略一番西北风情。</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 甘肃张掖,西宁去张掖的路上,在海拔3767米的高原上,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1] 张掖七彩丹霞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晚上,观看了大型舞台玩出回道张掖,回道张掖结合特有历史背景和民族风俗,采用大西北地区地道的艺术形式,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整部作品创作过程中,选取的都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历史事件,并通过霍去病攻打匈奴、隋炀帝西巡、万国盛会等几幕剧情力争还原历史情景。同时,将创意与科技融合。在小镇演艺剧院内,表演机械运用了30多种专利技术,舞台基础装置达到上百套。导演团队在舞台设计上运用180度翻转型舞台装置、升降360度旋转倾斜翻板台流沙装置、大体量漏沙装置、数控水幕等4个大体量舞台表演机械,将呈现强烈视觉冲击效果,满足游客观赏需求。</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嘉峪关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故称: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翡翠湖 翡翠湖在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区内,因湖水在阳光下清澈湛蓝,色如翡翠,故得名“翡翠湖”。翡翠湖的颜色和湖中所含的矿物质浓度以及以天气情况相关,不同的时间段翡翠湖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我们来到翡翠湖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有是阴天,尽管没有看到翡翠碧绿美景,还是被天水一色的景色而陶醉。</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 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是一座3000多年的盐场,年降雨量小,每年能注入到这里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这里蒸发又特别厉害,湖水含盐量很大,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也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湖面,将天空、云朵和对岸的山都倒映在湖里非常漂亮。 湖面如同一个巨大的宝镜与天地浑然一体,我们有幸成为天地之间的精灵,彻底被这令人窒息般的美丽所折服。“天空之镜”之称的茶卡盐湖这里湖面透亮,几乎可以像镜子般反射一切——倘若走在其间,只觉水漫天上,云游脚下,宛若被“双重”仙境世界包围。</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 青海湖 青海湖是来青海必去的地方,青海省的名称就是因为有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四面环山,东西南北分别是“日月山,南山,橡皮山,大通山”,发源于青海省海西州天俊县的布哈河是流入青海湖的最大一条河流,所以天俊县也被称为青海湖源头,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青海湖美在她的浩瀚、她的深蓝、她的四季变换,她的鸟语花香,还有她环湖三百多公里千变万化的景色。成群牛羊、绿野黄花、沙漠绿洲在这里都能看的到。</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 特色藏族村寨。参观完藏族村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入住牧区的星空木屋,星空木屋是青海最美的民宿,每个房间都是藏族元素,屋内有空调、投影机、卫生间干湿分离,木屋的两面是落地玻璃,屋顶的设置是一块四方的玻璃,晴天的晚上,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我们入住的这天,雨渐渐沥沥的下了一夜,在这里没有都市的嘈杂,感受到的是渺无人烟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 塔尔寺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名称的由来,还得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俗称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1357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170多卷。</p><p class="ql-block">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享受当地特色藏王宴,小铜火锅蘸着牦牛酱,绝对好吃😄</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也是这次西北行的最后一天,回济南的飞机是下午六点钟,因宾馆退房时间下午两点,上午我们六人转了转宾馆附近的湿地公园。空气清新,绿植茂盛,是市民游玩活动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