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圣女公墓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郊野,总占地面积7.5公顷,是莫斯科最为著名的公墓,亦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目前,这座公墓里共安葬了27000多名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包括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剧作家、诗人、著名演员、政治领导人和科学家等。例如著名的文学家普希金,作家果戈里、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政治家米高扬、波德戈尔内等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伟人都长眠于此。</h3><h3> 来到俄罗斯一直阴雨霏霏,2017.10.7日下午来到新圣女公墓,突然阳光露脸,让我们清晰地领略了俄罗斯特有的墓区文化!</h3> <h3>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Новодевичье Кладбище),是各国游客最爱去的地方,许多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推动作用的名人都长眠于此。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墓园是人生终结的符号。在俄罗斯,这个符号被人为地加以艺术化处理,令墓碑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映照出墓地主人的不死灵魂,成为了俄罗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span></h3><h3> 新圣女公墓的设计是苏联人和俄罗斯人的一个创造,它有几个特色:</h3><h3> 一是保持品位。到目前为止,这个墓地安葬了2万余人,跨度几百年,荟萃了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上各个方面的"名人"。不是公认的名人,是无缘进入这个公墓的。</h3><h3> 二是格调健康。这些历史名人尽管历史跨度很长,来自的方面很广,地位差别很大,人生道路迥异,但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基本理念是:爱国,精神,成就,奉献。来此追思、拜谒的俄罗斯人,无疑都会受到民族优良传统的熏陶,为自己民族涌现这些不朽人物感到自豪。</h3><h3> 三是富于创意。新圣女公墓不像世界上许许多多公墓那样,满目墓碑、十字架,或充满一累赘的头衔和赞美的铭文,而是用形象来再现死者的人生,达到活人与死者心灵沟通和对话的效果。由于每个雕塑都是一件体现具体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生道路的艺术创作,尽管墓碑超过两万,但形态各异,绝无雷同。</h3><h3> </h3><h3> 新圣女公墓不仅仅是个精彩绝伦的露天艺术展,它还是一部历史,一本教科书,一本英雄传集。</h3><h3><br /></h3> <h3> 法捷耶夫(1901.12.241956.5.13),其作品《毁灭》、《青年近卫军》激励了多少当时的中外青年。在赫鲁晓夫攻击斯大林以后,他吞枪自杀。墓碑下方是他作品中的人物,永远高昂着头颅,不屈不饶。</h3><h3><br /></h3> <h3> 著名文学家果戈理,墓中遗骨没有头。因为果戈理去世后,他的崇拜者,一位戏剧家将头颅偷去珍藏。后来迫于压力将其交出,在果戈理家人将头颅送往作家最喜爱的意大利时,头骨再次失踪。</h3> <h3>戈氏还活着,但他的夫人赖莎已经去世,这正是她的墓。据说俄国人对赖莎还是颇有好感的,所以她这个标准淑女般的全身雕像前,常会有人去鲜花。</h3> <h3>这是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墓。上世纪50年代他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喷气客机;在改革开放前,图系列的喷气机,曾经是我们国家民航大型机的主力,后来才有了三叉戟、波音、麦道、空客等。</h3> <h3>叶利钦,应该是自己不要进红墙脚的。他的墓,没有雕像,只有一面俄罗斯国旗!看来他很痛恨前苏联,就以缔造新俄罗斯的"开国元勋"的身份自己给自己盖棺定论了!</h3> <h3>这座公墓里还埋着三个中国人,分别是王明和他的妻子和女儿。对有年纪的中国人来说,王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他的一页。王明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为了革命变卖家产,曾留学苏联,被称为斯大林的学生。曾派往中国,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王明在担任中共领导期间曾经犯过左倾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在1935年红军长征的时候,也是他第一个提出八一抗日救国宣言。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门。</h3> <h3>赫鲁晓夫墓。他没能进入克里姆林宫红墙脚下,而在这里取得一席之地。有意思的是,为他设计雕塑这个墓碑的,正是被他生前痛批过的一位雕塑家!去世前,赫不知怎么想的,遗嘱自己的墓碑一定交由这位雕塑家来做!那位雕塑家,倒也不辱使命,不计前嫌地为他精心设计了这座一半黑一半白色花岗岩的墓碑,象征性地向世人指出了这个争议人物的理不清的功过!</h3> <h3> 苏联空降兵降落伞的发明人格.卡捷列尼科夫。</h3> <h3> 著名播音员,他是前苏联著名的金话筒。人民听到他的声音便受到鼓舞增添力量,敌人听到他的声音便胆颤心惊恨之入骨。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的命令、指示、演说以及苏联情报局的重要战报,大多由他播出。他的声音通过电波鼓舞了无数苏联士兵的士气,令德国人闻风丧胆。一九四一年冬,德军兵临莫斯科近郊时,拟定的十三人黑名单中,第一名是斯大林,第二名便是列维坦,德国高层下令,谁能打死他,就可以得到数目惊人的赏金,赏金40万马克。引得无数德国兵摩拳擦掌。莫斯科保卫战最后还是以德国军队败北告终。</h3> <h3>坦克炮的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他的墓碑更有特点。由于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厘米的弯曲钢板的形状,而墓碑上的三个弹孔,则形象地向后人炫耀着,这位武器专家研制的炮弹,威力是多么的巨大。</h3> <h3>歌唱家斐奥德·亚里夏宾的墓前竖立着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夏里亚宾靠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这座传神的雕像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夏里亚宾歌声的追忆,更唤起了许多俄罗斯老人对他的挚爱和怀念。</h3> <h3>这是曾任前苏联外长、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的墓。葛氏处事比较低调,在缓解当年恶化的两国关系中,似起过些积极作用。墓碑搞得很复杂,不明用意,人像倒不突出,不过,侧面一个遗容的脱模凹像颇有创意。</h3><h3><br /></h3><h3><br /></h3> <h3>卓娅,是上世纪50年代所有人心中崇拜的英雄!就好比中国的刘胡兰。《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曾经是最鼓舞那时中国青年英雄主义理想的书本。她的墓碑雕像,显示的是她被捕遭酷刑的扭曲身姿,非常震撼人心。</h3> <h3>卓娅的弟弟舒拉墓,他是在姐姐牺牲后进入坦克学校学习,成为坦克手走上战场的,在卫国战争胜利的前夕牺牲在前线。旁边红色的是他们母亲的墓,正是这位坚强的小学教师母亲,将两个孩子成长和英勇牺牲过程用文字呈现在人们面前。从墓碑上看,她1978年才去世。</h3><h3><br /></h3> <h3>马雅可夫斯基墓。正如头像背景热烈的红色墓碑石,他在我们心目中是个狂飙的革命诗人,不仅那短促和阶梯排列的诗句形式,还有那些直抒胸臆的铿锵诗句!不过现代俄罗斯青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读他的诗?中国就更不要说了。</h3> <h3>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新中国建立后,对几代人都影响至深的作品。保尔·柯察金正是以其自身经历塑造出来的文学典型。他还有一部作品《暴风雨里诞生的》,译介过来较迟,虽然也改变成电影过,影响则小多了。</h3> <h3>这是一位让俄国人同情和尊敬的曾经的第一夫人,是斯大林的妻子,昵称娜佳,从洁白的雕像和有机玻璃罩可以看出,人们对她敬爱有加。她在十月革命十五周年纪念日自杀身亡,年仅31岁。随着斯大林时代的结束,坊间对其身世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说。</h3> <h3>这是作家A·托尔斯泰墓。我们读过多少他的小说,但他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宏大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又被译制引进中国,曾是60年代最欣赏的苏联电影中的三部。群像应是那些小说中的人物。</h3> <h3> 契科夫称为世界短片小说之王。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短篇小说三巨头。是《变色龙》、《套中人》等名著的作者。他用他的小说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腐败体制。表达了下层人民的心声。 他是一位非常乐观、知足常乐的人,病逝时只有44岁。幽默的契诃夫在生前总劝告人们要珍惜生活。他曾经说过:"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地说,挺好,多亏这根刺没扎在眼睛里。要是你挨了一顿棍子的打,那你就应该乐得蹦起来说,看我多有运气,人家总算没拿带刺的棒子打我。如果你心爱的人背叛了你,你应该就感到万分庆幸,庆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国。" 这位语言精炼的大师,如今就埋葬在新圣女公墓的一个小尖顶屋子石雕的下面。</h3> <h3>尼库林,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苏联大马戏团,大概年长些的就无人不晓了。他的墓很有意思,因为终身未娶,唯一忠犬相伴一生,同时马戏团中的动物又是重要演员,所以该犬也成为墓碑雕塑的有机组成部分了。</h3><h3><br /></h3> <h3>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大概是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不止一次率苏联国家芭蕾舞剧院来中国演出过。她这个墓很朴实,但白色墓碑上的《天鹅湖》舞姿,非常经典,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对芭蕾认识的启蒙形象吧,而乌兰诺娃当然是启蒙老师了。</h3><h3><br /></h3> <h3> 参观新圣女公墓,一点没有身临亡灵之地阴森的感觉。这里没有死亡气息,有的倒是一个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有的是关于人生旅途的种种记录。墓前的一束束鲜花,表明很多活着的人仍乐意前来解读人生、陶冶灵魂。我们这些旅游者等于参观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露天雕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