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iv><div> 国庆前夕,我和老伴在国博参观了《两弹一星精神展》。展览图文并茂,生动地展示了无数科技专家隐姓埋名、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从事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的动人事迹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div> “两弹一星”背后的一串串数字、一桩桩事迹、一个个人物使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们由衷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点赞;为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爱国精神喝彩;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协同创新、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叫好;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力强大而自豪!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div> 1955年1月,在国家专门研究发展原子能问题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会议作出了关于研制原子弹的重大决定。随后成立了我国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div> 在祖国的召唤下,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积极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但要想实现这样的壮举,何其艰难!<br> 这是新中国最艰苦的时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技术基础极其薄弱、设施设备极其简陋 。一边是罕见的粮食短缺,一边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资源的尖端工程。 尤其具体到基层科研工作场地,更是困难重重。大家住帐篷,吃黑馍,饭煮不熟,喝河沟里的水。高寒缺氧,手脚龟裂是常事。那时,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办公桌,就用木箱子办公,没有电脑,没有电子计算器,用的是算盘和计算尺……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全体科技工作者,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凭着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 终于,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的升起宣告了超级大国核垄断时代的结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世界为之震惊。这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二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邓小平同志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随后我国在航天航空、探月探海等多项事业上取得长足发展。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展览突出展示了23位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科学家的无私奉献。 他们分别是 <b>中国导弹之父 </b><b>中国火箭之父 </b><b>导弹之王</b><div> </div><div>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div><div> 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div><div> 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div><div>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物理力学、航天与喷气、工程控制论、系统科学等多方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在他的努力带领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更是功勋卓著。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多次获得国家最高奖项。</div><div> 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div> 钱学森一家归国途中在“克科夫兰总统”号邮轮上 1956年2月1日,在招待出席全国政协会议代表的宴会上,毛泽东与钱学森亲切交谈。 1956年2月17日, 钱学森按周恩来总理嘱托,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亲自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对组建导弹研究的组织结构、人员选调、发展规划、实施步骤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 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导弹研制人才,钱学森亲自撰写教材,并给大家讲授第一课《导弹概论》。 <b> 两弹元勋</b><div><br></div><div>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div><div>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毅然回国。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div>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多次获得国家最高奖项。<div>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时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div> 1958年8月的一天,邓稼先在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的当天晚上对妻子许鹿希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了。并坚定而充满自信地说:“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生死未卜不知去向。<div> 图为1958年邓稼先与家人合影。</div> 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div> 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 高兴地写下: 红云冲天照九霄,</div><div> 千钧核力动地摇。</div><div> 二十年来勇攀后,</div><div> 二代轻舟已过桥。</div>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 1986年,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在妻子怀中离开人世。 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制造事业献出毕生精力,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b> 太空闪烁的小行星</b><div><br></div><div>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div><div>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div><div> 1949年, 郭永怀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div><div> 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div><div> 2018年7月,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div> 归国前郭永怀家人照 <b>核弹之父</b><div> </div><div>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生于江苏常熟。</div><div> 192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1930年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导师迈特纳。1932年,获得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授。 王淦昌在这一时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div><div> 1961年,接到核武器研制任务,仅一句“我愿以身报国”,这位在世界物理学界声名正盛的王淦昌,便放弃了本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基本粒子研究方向,投身戈壁荒漠,隐姓埋名,化名“王京”17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带领技术人员潜心攻关。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div> <b> 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b><div><br></div><div>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div><div> 1933年赵九章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 </div><div>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 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div><div> 1968年10月26日,因不堪红卫兵的迫害,自杀身亡。 1985年被追授于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于两弹一星元勋。</div> <b>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b><div> </div><div>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1932年,浙江湖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div><div>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div><div> 1937年9月,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div><div>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div><div>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div> <b> 光学科学家</b><div> </div><div>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著名光学科学家,江苏吴县人。</div><div>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div><div> 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 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div><div> 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div> <b>理论物理学家</b><div> </div><div>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div><div>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div><div> 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博士学位。 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div><div> 2007年2月28日21时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div> <b>卫星工程总设计师</b><div> </div><div>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div><div>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div><div> 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任新民逝世,享年102岁。</div> <b> 无线电电子学家</b><div> </div><div>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div><div>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机械系,后转入物理系。</div><div> 1938年初,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64年至1965年,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div><div> 2000年4月29日,84岁的陈芳允因病去世。</div> <b> 导弹技术专家</b><div> </div><div>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div><div> 2011年11月23日,黄纬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div> <b>火箭技术专家</b><div> </div><div>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div><div>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div><div> 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div><div> 2012年12月15日05时05分,屠守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br></div> <b> 材料学家</b><div> </div><div>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div><div>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008年,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div> 2008年5月24日19时4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 <b>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奠基人</b><div> </div><div> 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div><div> 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使中国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型号研制工作加快了步伐。 </div><div> 1983年,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6岁。</div> <b> 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b><div> </div><div> 程开甲(1918.08.03~ 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div><div>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老师。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div><div> 2018年11月17日上午,程开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div> <b>航天科技专家</b><div> </div><div>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 基者。</div><div>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div><div> 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div><div> 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div> <b> 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b><div> </div><div> 王希季(1921~ )卫星专家,生于昆明。</div><div> 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学士。</div><div> 1949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50年回国。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div><div> 他创造性地把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空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br></div> <b> 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b><div> </div><div>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div><div> 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div><div> 195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3年6月获得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1957年9月回国。任七机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div><div> 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革命群众”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名义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div> <b> 原子弹 氢弹专家</b><div> </div><div> 陈能宽(1923~2016.05.2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div><div> 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div><div> 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div><div> 2016年5月27日,陈能宽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div> <b>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b><div> </div><div> 朱光亚(1924.12.25~ 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div><div>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div><div> 1949年秋,朱光亚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1950年2月回国,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div><div>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朱光亚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div> <b>中国“氢弹之父”</b><div> </div><div>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div><div>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div><div> 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div><div>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div><div> 同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div> <b> 中国航天“大总师”</b><div> </div><div> 孙家栋(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div><div> 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被新华社誉为中国的航天“大总师”、“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div><div>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div> <b>中国科学院院长</b><div> </div><div>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div><div> 195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div><div> 1961年从苏联回国,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1962年底,协助邓稼先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和中国战略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定型以及此后核武器的预研与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div><div> 1996年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div> 在这一伟大事业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创造了“两弹一星”奇迹,也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2周年国庆节即将到来之时写下这段文字并赋诗一首,以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div> 荒野爆双弹, <br> 太空飞一星 。<br> 神州豪气壮,<br> 莫忘元勋功。<br> </div><div> 王来旺2021年9月21日于北京海淀</div><h5> ( 图片文字数据来源:百度)</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