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耄耋老人中秋故都长安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来临之际,正是一年一度花好月圆,万家团圆的幸福时刻。2021年农历8月13日清晨七点半出发,与弟弟陪伴90岁高龄慈母首次乘坐高铁,开始古都长安之旅,完成了老人第一次出境旅游的心愿,也是人生最具意义难忘的母子中秋团圆活动。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不落人后、智慧远见的农村妇女。在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代,她参加扫盲学习,认识不少字,因此长期担任妇女小队长、记分员工作,算是周围妇女中的佼佼者了;我们兄弟二人都是60后,在幼小时,家里生活条件差,母亲也不放松子女的文化培养和言传身教。为我们学知识,夜晚在煤油灯下,用废弃的水泥袋牛皮纸用针线订作业本,讲一些聊斋的故事,熏陶学习兴趣等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大集体,我们家里缺少劳力,每年都是倒找户,夏秋季预决算分粮,牢看别人的白眼。队里大会小会都是被点名批评的对象。队长带有人格侮辱性的言词不堪入耳,多次警告父母“不把你儿子拉回来挣工分,看你儿子将来能把你能抬到五台山上”。当时发生的这些事,母亲深深地埋在心底,直到十几年前才告诉我,以前从不提及,怕影响儿女学习成长。当时的岁月环境,她是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伟大母亲。因此,我们弟兄也没有辜负父母教养,成为周围首批走出农村,进城工作,找到自己人生坐标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年,吴忠高铁开通西安,母亲一次问起高铁站的事,我简单作了介绍。虽然母亲没有说清意思,但我已心领神会了。母亲一辈子为儿女含辛茹苦,没有出过远门,真正意义的旅游未曾有过。现在年事已高,朝不保夕,享受人间的幸福才刚刚开始,“子欲养亲不待”更是我心中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旅游也是可能性不大,更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掠不走的阴影和内疚。前一周,我陪同母亲去了一趟盐池长城关探路式旅游,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了一次考察,感觉良好。便与弟弟商量决定陪同慈母乘高铁旅行,游览古都西安风光,圆满一次心愿,尽到我们一份责任,于是就出现了开篇的一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游览西安钟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9月19日中午,经过3小时的运行,母亲第一次乘坐高铁,跨境宁甘陕来到故都长安,出地铁站,穿过茫茫人海,径直登上距今400多年的西安钟楼,一览古都城市风光。眼前的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站在楼台,长安东西南北各条大街尽收眼底,条条大道车水马龙。游客在钟楼一口特大晨钟前纷纷拍照留念,母亲也顽皮地举起右手,手指作出“V”字动作。这一举动并未经谁人提示,也未曾想到老人有如此可爱浪漫情商,由此发自内心传递耄耋老人登钟楼的胜利喜悦。在钟楼展厅,一件件仿古文物,让人一时穿越历史。我一边观看,一边按配图文字作讲解,母亲也听得仔细,看得高兴。景区工作人员为年迈老人登高游览精神所折服,每到一处,都开方便之门,反映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文化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游览华清宫 秦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9月20日上午,晓色云开,天遂人意,前夜雨过还晴。首站来到骊山,山青翠绿,风景如画。景区大石碑上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华清宫”金色碑文,耀眼夺目。我向母亲讲解唐明皇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历史故事;西安事变五间厅旧址碑前,讲解1936年“双十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兵变,逼蒋联共抗战,建立统一战线,拯救中华民族危机存亡。华清宫广场,一块矩形白居易《长恨歌》碑文非常醒目,因为我一直喜爱这首长诗,以前还尝试着背会,但至今也是去头去尾。此时此刻,在诗的发源地见到,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我吟诵“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讲述杨贵妃华清池牛乳温泉浴皇宫奢华生活及其悲剧历史。在秦陵,几十米高大的秦始皇石雕像占据广场中央,母亲好奇地了解秦始皇的历史,我又讲解秦始皇墓,兵马俑,焚书坑儒,秦长城,陈涉世家的历史。临潼秦陵,因游人太多,排队参观,限定人数,我们只在秦陵广场游览,没有参观到俑坑,留下此行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夜游古城墙 大雁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晚上8点多,西安唐城墙遗址南城墙游人如织,我们陪同母亲从永宁门登上大唐南城墙,四周霓虹辉煌,一个长安不夜城展示在游人面前,目不暇给,琼楼宇阁美不胜收,古文化韵味魅力无穷;大雁塔广场人如潮涌,歌舞升平。围墙内的大雁塔不能供游人近观,半截身子凸现在空中辉煌夺目,一种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的美景让人享受不尽,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萦绕在脑海。此情此景,我们母子三人身处异国他乡的中秋团圆,不禁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十三朝故都长安,今之西安,留给人的回忆是美好的;中秋团圆节,母子同行,别具一格的旅游也是难忘的,我们心中永远铭记2021中秋节这一美好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