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22.亲吻 “黒土地 ”,赴黑龙江自驾游散记 (14)《胭脂沟》,《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孙顺裕

<p class="ql-block">  胭脂沟位于漠河市金沟林场(现在在重新修建中),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5'至122°34',北纬53°15'至53°22'之间,又名“老沟”、“老金沟”,从清末至今一直是淘金圣地。 胭脂沟又称老金沟。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胭脂沟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这里黄金储量之丰富。</p> <p class="ql-block">  胭脂沟里的白桦树。</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20分左右我们安抵到漠河县,漠河县街道上非常干净整洁,建筑风格很前卫,俄式风格与现代民族风格相结合,观赏性特强。</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槢的“红全鼎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鳇鱼</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 </i></b>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尾长2.4米,重 140公斤,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其中一尾长达3.9米,重501公斤,年龄54岁。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鳇为生活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p><p class="ql-block"> 古称“鳣”。硬骨鱼纲,鲟科。体形和鲟相似,唯口裂大,有时达头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体侧骨板小;吻须4条,侧扁。长达5m以上,重达1000kg。背部青绿色,腹部白色。幼鱼以枝角类、摇蚊幼虫为食,成鱼以鱼为食。性成熟年龄在16龄以上,5-7月在水流平稳、水深2-3m的沙质江段产卵。中国产于黑龙江水系。肉味鲜美,卵盐渍成的“鳇鱼粒”更是名贵,鳔和脊索可制成鱼胶。</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品尝了鳇魚,肉质鲜嫩细腻,真的挺好吃的!魚皮更鲜美肥而不腻!胜过吃肉皮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i>  漠河县城的夜景。</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漠河不忘历史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i></b></p><p class="ql-block"> 没有经历过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现场的惨烈,而这一段历史,也渐渐湮灭在,许多人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那场大火,大兴安岭的四个林场,共101万森林资源毁于一旦,起因,却只是几个人的疏忽大意。</p><p class="ql-block">当年四大火区之一的西林吉林场,如今的漠河西林吉镇,奇迹般完整保存下来的松苑旁,矗立着,你到漠河来,值得看看的火灾纪念馆。纪念馆如实地记述了所有历史,完整而翔实,默默地看完一切,你会发现,不用刻意去记,过往种种,如影片般深印脑海。</p><p class="ql-block"> 烈火熔城,许多家庭来不及逃生,丧身火海的地狱场景,也被一一真实还原如初,这种体验,在当今的人生中,并不多见。</p><p class="ql-block"> 有的历史,应该一直铭记,有的过往,不该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在大兴安岭林区走了数天,从林场的防火工作是相当的重视,各森林防火宣传做到人人重视,话题始终离不开1987年的那场森林大火。离开漠河之前,很有必要去趟纪念馆,深入了解下34年前的事故。 </p><p class="ql-block">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是为了反思纪念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造。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西林吉镇中华路东侧,十七区西北端,1988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2006年重新改扩建,新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20平方米,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i>相关事件</i></b></p><p class="ql-block">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据初步统计,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森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2公里。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火灾现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 </i></b>直接肇事者叫汪玉峰,河北一农民到林场干活刚刚13天。他启动割灌机引燃了地上的汽油,割灌机也着了,如果他脱下大衣一捂,火就可能被扑灭,可汪却拖着机器跑了七八米,等他叫人来时,火势已变成很难控制的树冠火了。汪玉锋被拘留时,竟还问“我这个月的工资还开不开呢?”</p><p class="ql-block"> 本来这场特大森林火灾已经灭了,5月7日上午,经过众人一整夜的扑打,位于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的这场不太大的火,明火已经熄灭,却没有打净残火余火,结果大火就在这时腾起,脱缰远去,25天里烧过100万公顷土地,焚毁85万立方米存材。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最严重的森林火灾。</p><p class="ql-block"> 本来林区防火为大兴安岭地方管辖,但大兴安岭林区是林业部的直属企业,地方行政归属黑龙江省,而版图又属内蒙古自治区。这样,一仆三主,大家都拥有,大家又都不肯投钱尽心尽力。结果用了大钱,天上是飞机,地上是装甲车,实施人工降雨,开辟生土隔离带。有人估算,这次大规模大兵团立体化的行动,光是军需保障后勤供给,每天就要花掉近百万。有人说:“防火时扎紧钱袋,扑火时却钱袋朝下。”</p><p class="ql-block"> 本来救火万分火急,但有人不急。5月8日21点30分森警空运一大队赶到被火三面包围的盘古林业公司,一下车教导员张国华就被叫去开会到23点45分,几位县领导仍在为“从哪里打,怎么打,打不灭怎么办”争论不休,张教导员怒离会场,率兵冲向火场,结果大火离弹药库只有几十米远了。</p><p class="ql-block"> 大火被扑灭三四天后,6月6日,国务院撤销了杨钟的林业部长职务,撤销董志勇的林业部副部长职务。</p><p class="ql-block"> 森林火灾发生时,杨钟正在住院,他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部署抢险灭火工作,但在此之前却几次出院参加外事活动,直到国务院领导同志批评之后,他才不得不在5月25日到达灭火前线,但表现消极。期间,杨钟同志没有作任何自我批评和检讨,只是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评之后,才作了表态性检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故事:悲惨瞬间</i></b></p><p class="ql-block"> 在图强某处的一个车库内,一家9被烧死的景象惨不忍睹:车库大门口,是一位母亲被烧焦的尸体,两侧躺着两个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女儿;门里,二儿媳和三女儿的身体被烧的不足80厘米,四岁的孙子几乎化成灰烬;车库里一个装着4吨水的水箱上,趴着大女儿的尸体,大儿媳已被烤沸的水煮熟,在她们的身下,是出生才五个月的小孙子……面对着这一堆堆尸骨残骸,亲人们痛不欲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冰河逃生</i></b></p><p class="ql-block"> 位于图强林业局南边的阿木尔河,在5月7日晚上,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当大火烧到图强的时候,数千群众逃到河边,冰凉的河水使他们躲过了残暴的火魔。为了感谢这条河的救命之思,人们把这条河亲切地叫作“母亲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悲伤的城市</i></b></p><p class="ql-block"> 大火过后,山岭上那满眼的绿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焦土和“黑色森林”、残墙、断壁、废墟、焦土,一根根黝黑的烟囱仿佛一座座墓碑,一块块惨白的布块包裹着烧焦的尸骸。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谁能承受这样的打击?转瞬之时林毁城消、百业俱废,如何弥补巨大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人民战争</i></b></p><p class="ql-block"><b> 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从5月6日至6月2日,持续燃烧了28天。参加扑火的军民共计5.88万余人,其中解放军官兵3.4万余人,森林、消防干警和专业扑火队员2100余人,预备役民兵、林业职工和群众2.27万余人。共扑灭火头4,打出防火隔离带8公里。出动汽车1600余辆,飞机96架(1542架次,2175小时),空运机降灭火人员2400多人。调用各种手工工具34512件,风力灭火机3600余台,干粉灭火弹16万枚,干粉灭火剂102吨,使用干冰1000公斤,碘化银炮弹4000发,降雨面积2万平方公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勤于防火,国兴民安;</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疏于防火,必酿后果!</i></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