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课学习重点</p><p class="ql-block">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1.归属感。要让孩子有归属感,父母需要记住:用正面语言跟孩子共情,很高兴你告诉我XXX;我看到你很XXX(指难过、沮丧、开心等一切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自主感。培养孩子的自主感,要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父母可以使用启发式提问,你有什么建议呢?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好的方案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胜任感。用目标拆分法,将看起来很难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可以完成的小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案例引入:</p><p class="ql-block">🍀孩子学习全靠催,每天都是“给爸妈学习” </p><p class="ql-block">🍀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作业需要父母反复提醒才会做;</p><p class="ql-block">🍀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么三心二意,要么磨磨蹭蹭,只要父母不盯着,手机、IPAD就玩上了;</p><p class="ql-block">🍀马上要考试了,自己不会主动去复习,要父母盯着做了学习计划,才会有行动;</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爸爸妈妈们要么轻声细语地叮咛催促,要么生气暴怒河东狮吼,要么干脆搬把椅子坐在孩子旁边当陪读……</p><p class="ql-block">🍀可是即使你不停地催,拿着小鞭子在后面逼迫,恨不得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学习效果也并没有变好,把孩子逼急了,还会哭着跟你说:“我是没办法给你好好学习了,你再生一个孩子替你学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看,明明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到最后,他满腔委屈觉得自己是替爸妈受罪来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不能主动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所以他们的学习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是父母“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p><p class="ql-block">🍀那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因分析: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与三个要素有关 </p><p class="ql-block">1.归属感</p><p class="ql-block">对孩子来说,归属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认同和包容。</p><p class="ql-block">当他感觉自己在家庭中被父母关注、理解、认可,他的归属感被充分满足,他就会真正将自己融入到家庭中,努力做到自己最好的状态。</p><p class="ql-block">2.自主感</p><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有些事情会让孩子兴致高昂,而有些事情孩子则看上去意兴索然。</p><p class="ql-block">如果这件事不是他说了算,而是被安排或者被命令的,孩子就很难把它当成自己事情去用心,自然也很难做好。</p><p class="ql-block">只有当孩子觉得自己有自主感,可以自己说了算的时候,他才会对这件事情担负责任,并且有主动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胜任感</p><p class="ql-block">胜任感是能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和信心。</p><p class="ql-block">只有在孩子一边行动,一边获得看得到的成果时,孩子才会受到鼓舞,才会愿意继续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让孩子有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 </p><p class="ql-block">1.“正面语言”给孩子无条件接纳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你可以跟孩子说:“很开心你跟我分享这么好的消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么理想的成绩,真应该为你自己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看到你感觉很沮丧难过,你觉得这次成绩不理想,你可以想想怎样才能掌握那些你不够熟练的知识点,需要帮助的话随时来找我,我相信通过努力你可以做得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启发式提问”赋予孩子自主感</p><p class="ql-block">你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告诉妈妈你的想法,你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如果不报补习班,你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你需要妈妈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激励式刻意练习”让孩子产生胜任感</p><p class="ql-block">孩子遇到学习瓶颈,觉得“我不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一点一点找回信心。找回信心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分解目标刻意练习,第二步是适时激励增加美好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后练习 </p><p class="ql-block">1. 练习用正面语言表达</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出现各种表现时,你怎么用正面语言跟他沟通,用纸笔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练习启发式提问</p><p class="ql-block">大家可以想一想,平常你都喜欢怎么跟孩子说话,如果换一种方式,用启发式提问你会怎么说,也跟大家把这个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但是,育儿交流没有绝对的答案,在面对孩子时,我们的言语或者行为,只要是遵循老师课程中讲到的方法、话术以及原则,就是值得肯定的。希望大家多多练习哦!</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些情形当中,家长可以使用的正面语言和启发式提问:</p><p class="ql-block">1.当孩子考试成绩很糟糕,心情不好时,可以跟孩子说:我看到你有点难过,关于这次考试,你有什么想法,愿意跟我聊一下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可以随时来找我。</p><p class="ql-block">2.孩子觉得自己学得很好了,不用复习,可以跟孩子说:你可以看看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自行决定你的复习安排,我相信你。</p><p class="ql-block">3.作业没完成,捧着手机不撒手,可以跟孩子说:我们的日常惯例表上,现在是写作业的时间。(和善而坚定地收走孩子的手机)</p><p class="ql-block">4.不敢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可以跟孩子说:我看到你很紧张,你需要我的帮助吗?或者,聊一聊你的担忧。</p><p class="ql-block">5.不愿意做难度大的题目,可以跟孩子说:这道题比我们先前做过的要难一些,但前面你完成过差不多难度的题,我相信这难不倒你,如果需要我的帮助,你可以在晚上9点之前找我。</p><p class="ql-block">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