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

原来如此

<p class="ql-block">  月到中秋。</p><p class="ql-block"> 唯有一年中今日的满月让人怀想和期盼,无论看到与否。今日傍晚,和小红行走在蜿蜒的沙滩上,晚风吹拂,日星隐耀,即便没有圆月,倒也不甚漆黑。这就是海南岛,似乎离着阳光总是近些。对岸的灯火依旧闪烁,天边的渔火也影影绰绰,偶尔还有闪电耀目的曲折的串联着天和地,彰显着光明冲破黑暗的斗争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独在异乡为异客,即便此时有一瓢酒,有嫦娥莲步轻移、霓裳飘舞,也难以让人举酒欲饮、对酒当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是不见朗月的黑暗,低头是无处不在的思念。想起了父母在世时每日里看天气预报总要等播报完杭州,才会从沙发上站起若有所得的外出散步。那时候每每在心里暗笑着他们。现在斯人已去,才知道“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的沉沉的牵挂。亲人还是少为佳,要不,怎记得那么多?中秋一过,很快就到了哥和老三的生日。想到这里,转头看着小红笑了,想到了看得见孩子们的成长,也看得见家庭的枝繁叶茂、遮风挡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外的时间久了,更多时让自己有意无意承受着受恩深处便为家的慨叹。真的亦或假的?自己也是摇头叹息。就像世事多经后,那些从小耳渲目染耳熟能详经常脱口而出随口念念有词的“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好报”,不过是古人的自我安慰更或者是一种虔诚的信仰一种执着的信念,突出了唯心,信则有。更多诱人向善的话语,只是圈囿了原本就心怀善意的人。好人真的好报吗?从古至今,都是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自从慈爱的母亲骤然离开我们,我就再没有相信过“好人”相对应的结果。母亲此刻也在想着我们吧?想着她曾经可爱顽皮如今已是人到中年的孩子,想着她聪明伶俐而且乖巧向上的孙女们。惟愿母亲心安。是的,此心安处是吾乡!</p> <p class="ql-block">  其实很久以来我感觉到了字里行间中我的变化。文字多像现在这样,多了平和多了安慰更多了劝慰多了对生活的接受,相对应的,是没有戾气没有睥睨少了以往的豪气更失去了从前的锐气,这是岁月带给我的进步?还是自己固执的内退和散淡让自己遗落了进入社会的勇气?或者说这样的环境让我失去了打开新的大门的动力?我是一个比较环境化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就有着什么样的心境,于是就产生了适宜这个环境的行为,心性如水,有着随遇而安、道法自然的秉性。如今缺少了引燃我的那根火柴,也就隐没了至柔至刚的另一面属性,居然是内心的力量大过了外界的影响,自己如同一块煤矸石,固执的等待着。就在昨晚,首长还严厉的批评我,让我拿起而且能够以笔为枪,抓住重点,直奔主题,字字惊心。他的警厉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今年看了鲁迅很多文集,几乎有其全集的一半。现在想来,我是有些梁实秋的“颓废”和他的“费厄泼赖”。是很多年没有翻看梁实秋的文章了。</p> 一轮圆月从漂浮的如青纱一样的云彩中挣脱了出来,刹那间寰宇澄澈,情景交融。月光如水水如天,当真是,白光漂浮水面水面波光粼粼,月涌大江流;远处黑水接着黑夜,如漆如靛,天与地在空蒙中交合,有恍惚隐约的汽笛在远处回荡。此时此景,海上生明月,似乎苏轼从明月中缓缓走来。呵呵,才子佳人好些?还是英雄美人好些?说起来,古代文人中我比较崇拜两个人,一位是苏轼,一位是李渔。苏轼有亲情,有才华,有情趣,有风骨,豁达坦荡,处事不惊,亦能随遇而安,情随事迁。在伴随一生的跌宕起伏中活的真情,活的洒脱,活的天真烂漫,活的童叟无欺,活的磊落天然,处江湖之远且由他人忧君,居庙堂之高则必自己承担,是一颗心光耀了千年,是一支笔承载了千年。 <div>  我愿头顶有青天,有情人终成眷属,嫦娥也不用为不经意间逃离了爱情而遗憾;天庭处处花好月圆,父母携手快乐如仙。我愿人间无遗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尘埋的铜钟重新悬挂在钟楼之上,震响四面八方;让困顿的千里马遇到九方皋,终成世间龙凤。</div><div><br></div><div> 如此,天下太平,人间祥瑞。而我这样目光如鼠又身无长物之人,乐得逍遥、赖得平安,只要做到不为人累、不为世弃,又何尝不可嘛?</div> <div>  我愿头顶是青天,人间竟英豪!哪如此,一场瘟疫竟然久久不去,连亲朋好友之间的相见,除了期盼节假日、等待机缘、或者筹措银两,居然还得多一层顾虑——隔离?</div><div><br> 略一叹息,我确实为我的颓废和费厄泼赖找到了原由。原来我也是朝中岁月,山中心情!</div> <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感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