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 制定好家规 提升文明素养 亲子共读 建设和谐家庭”活动启动仪式

美友239579818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p><p class="ql-block">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今日,辽河油田胜利小学在国旗下开展“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 制定好家规 提升文明素养 亲子共读 建设和谐家庭”活动启动仪式。</p><p class="ql-block"> 我校三结合教育负责人董露颖主任主持活动启动仪式,全校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建设良好的家文化能使学生阳光幸福地成长,能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学校拟通过“亲子共读”的形式形成家校共育,以“读书修身”为基石,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携手父母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p> <p class="ql-block">董露颖主任主持</p> 活动倡议书 <p class="ql-block">学生代表宣读活动倡议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制定好家规、提升文明素养, 亲子共读,建设和谐家庭”倡议书</b></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弘扬家庭美德,现向全体师生倡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争做“品质家规”的制订者。</span></p><p class="ql-block">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规,是帮助我们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我们都有义务成为“品质家规”的制定者,为美丽家庭的创建和提升奠定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争做“优秀家训”的传承者。</span></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影响深远。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祖辈遗留下来的“金玉良言”,努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幸福和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争做“良好家风”的践行者。</span></p><p class="ql-block">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全体师生要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争做“良好家风”的践行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争做“文明礼仪”的弘扬者。</span></p><p class="ql-block"> 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我们小学生应该争做“家校社”文明礼仪的弘扬者,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一份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五、争做“亲子共读”的先行者。</span></p><p class="ql-block">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让我们争做“亲子共读”的先行者,携手父母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小手拉大手,立刻行动起来,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合力助推“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三结合建设主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生代表&nbsp;姚天瑞&nbsp;李宜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21年9月22 日</p> <p class="ql-block">家长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良好家风助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毛校长、各位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年六班王淇同宣的家长李凡。</p><p class="ql-block"> 今天很高兴,能到校园里来分享家风建设的心得感受,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良好家风助成长</p><p class="ql-block"> 家是难舍的亲情,是心灵的港湾,是充满了爱与责任的驿站。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才能变得越来越出色。</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家风,就是个家庭的风气、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在我们家,有这样的家风家训:</p><p class="ql-block">第一:见人首先打招呼,这是基本礼貌;在公共场合讲话,尽量控制音量,不要打扰第三人;</p><p class="ql-block">第二:诚实守信、坚持不懈、勤俭节约、乐于助人;</p><p class="ql-block">第三: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p><p class="ql-block">第四: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尽量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这也是我和爸爸约定好互相做好提醒,我的情绪不好时、没有耐心语调高时,爸爸会马上提示我!我们要求孩子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耐心讲解,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p><p class="ql-block">第五: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穿戴、举止、观点等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我们家里是两个女孩子,我和爸爸特别注重穿衣得体端庄。</p><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风,我才成了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有时,我所学到的家风,是从父母的身上借鉴而来的。我觉得在此方面,父母对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风就会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家风,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为了家庭的美好未来,作为家长,我们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好家风、好家训”建设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也使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做好家风家训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们会配合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和孩子一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学习和成长!</p> 毛凤娜校长发言 <p class="ql-block">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p><p class="ql-block"> 好家风就是正能量。同学们,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大家不妨和家人一起讨论讨论,亦或回想一下你们的长辈们常挂在嘴边叮嘱你的话,又或是父母正直严谨的风范。当然,每个家庭的家风不尽相同。但凡是家风中好的东西,我们有责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优良的家风;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良好的校风;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我们现在都生活在胜利大家庭中,向善向上,求知求真。现在,你们是良好校风的践行者,同时,现在与将来你们都应该是优良家风的传承者,正像公益广告里那个孩子一样—于点滴中感悟优良家风,于行动中践行优良家风!也唯有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方能实现北宋大理学家张载对我们的励志鸿言:“<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span>”</p> 家校共建活动 <p class="ql-block">学校三结合心理室指导开展活动</p> <p class="ql-block">1.回家后与我们的家庭成员共同协商制定家风家训家规,一周之内制定完,贴到家中醒目的地方,互相监督,共同执行。</p><p class="ql-block">2.配合学校礼仪,共同学习家庭文明礼仪。一年至六年要养成尊敬长辈,熟悉就餐基本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学会早中晚说一句暖心的问候;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就餐先让长辈,待客热情有礼,做客尊重主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p><p class="ql-block">3.亲子每月共读一至俩本书,摘抄优美词句,可拍下亲子共读美好时光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听,同学们气势轩昂的“我能做到”!看,几千双坚定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好的家风家训家规就是一种正能量。让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规范的文明礼仪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让亲子共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p> 文明礼仪进家庭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与礼仪相伴,与文明同行</span></p><p class="ql-block"> 家庭礼仪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仪式。</p><p class="ql-block"> 我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标准是:人际和睦,勤俭持家,艰苦朴素,讲究礼仪。这是巩固和维护家庭正常关系的纽带,也是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工作、学习效率的强大精神支柱。通常所说的&nbsp;“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可见“和(相互谦恭有礼)”是关键。为了建设团结和睦的家庭,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家庭礼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节&nbsp;&nbsp;长辈与晚辈</span></p><p class="ql-block">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礼仪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孝敬父母要从如下做起:</p><p class="ql-block">1.&nbsp;主动关心问候,听从父母教诲。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p><p class="ql-block">2.&nbsp;理解照顾长辈,注意行事态度。经常主动地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有过错不要隐瞒、撒谎;对父母孝顺体贴,要言辞温婉,不顶撞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而不能与父母为敌。</p><p class="ql-block">3.&nbsp;分担父母忧虑,不给父母添乱。体谅长辈的艰辛,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离家外出时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餐后洗碗、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节&nbsp;&nbsp;待客与做客</span></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礼仪中,不仅要和自家的亲人相处好,注意礼仪,还要有社交,其中迎来送往就是有很多的学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当好主人和客人呢?</p><p class="ql-block">一、家庭待客礼仪</p><p class="ql-block">1.做好接待准备</p><p class="ql-block">(1)&nbsp;布置接待环境。家庭中接待客人的地方是一个家庭对外的窗口,要尽量把接待客人的房间布置得清洁、明亮、整洁,营造良好的待客环境,要有方便主客交谈的沙发、椅凳和放置茶水的桌子或茶几,让客人一进门就感到家庭的洁净和温馨。</p><p class="ql-block">(2)&nbsp;准备接待物品。招待客人的茶具、茶杯、烟灰缸,水果、小吃等要事先准备好。</p><p class="ql-block">(3)&nbsp;做好心理准备。接待客人还要作好心理准备,要从心理上尊重来客,善待来客,待人接物热情开朗、不要让客人一进门就感到你不欢迎他们来,而让自己及家人都留下“拒客”的不良印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另外尊重来客还要注意自己的服装仪表,让客人感到主人家确实做好各种准备,是真心实意地欢迎自己。</p><p class="ql-block">2.接待工作</p><p class="ql-block">(1)&nbsp;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并为客人安排座位,可用茶水、糖果等招待。</p><p class="ql-block">(2) 若是你自己的朋友,初次来访时要向父母介绍,并把自己的父母也介绍给你的朋友;若是长辈来访,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夏天酷热,要电扇或是空调。</p><p class="ql-block">(3) 吃饭时来客,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p><p class="ql-block">(4) 接受客人礼品,应该道谢,但不可当场拆开食用或玩弄。</p><p class="ql-block">(5) 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p><p class="ql-block">(6) 客人提出告辞,表示要走时, 可以婉言相留,希望其多坐一会儿,但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能强行挽留,以免贻误他们的生活安排。</p><p class="ql-block">(7) 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p><p class="ql-block">&nbsp;二、外出做客礼仪</p><p class="ql-block">1.&nbsp;去亲友做客首先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2.&nbsp;要掌握并且确定好具体时间,并届时如约而至,切记客随主便,以不干扰主人的生活与休息为原则,避免作不速之客。</p><p class="ql-block">3.&nbsp;进门前应先按门铃或是敲门,未经允许,切勿推门而入。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进门后,必要时应脱下大衣、帽子、手套,并换着拖鞋,然后在主人指定之处入座,未请坐,不可坐下,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见到主人的其它家人或朋友应主动问候,不可不理。作客时,要彬彬有礼,举止稳重,要尊重主人的规矩和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4.&nbsp;去别人家做客,要搞清与主人的关系,明白怎样称呼主人,向主人致以问候。当主人端上糖果糕点、茶水时,应先道谢,然后用双手去接。</p><p class="ql-block">5.&nbsp;交谈时,要掌握好时间,了解对方的心情,不要强人所难,要谈吐文明,离开时要主动告别。如有新客到来,要等候新客坐稳,方能告辞。</p><p class="ql-block">6.&nbsp;在主人家不要不拘小节,不经主人允许,不能随意乱逛、乱翻、乱动摆设和物品,更不能任意开抽屉、柜子门、冰箱等。</p><p class="ql-block">7.&nbsp;告别时,注意向主人打招呼说“再见”,并对主人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如“今天真高兴”,也可邀请主人来家做客如“欢迎到我家去”。</p> 文明礼仪进家庭2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与礼仪相伴,与文明同行(餐桌礼仪)</span></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同学聚会、家庭聚餐也随之增多。当您带着孩子一同赴宴,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流露,还是您家庭教育的体现。当别人夸我们的孩子表现得体时,您一定为自己平时的付出而欣慰。小时候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孩子走向社会,与人交往将起到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一、&nbsp;餐前礼仪:</p><p class="ql-block"> 进餐前要先请长辈或客人就坐。饭前主动帮助家长拿餐具。</p><p class="ql-block">&nbsp;二、进餐礼仪:</p><p class="ql-block">1.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夹菜。不挑食,不剩饭。</p><p class="ql-block">2.嘴里含着食物时不要说话。嚼食物、喝汤时不要发出声响,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p><p class="ql-block">3.不要把嘴里塞得满满的,狼吞虎咽,饭菜多少要适量。</p><p class="ql-block">4.进餐时尽可能不打喷嚏、哈欠,不咳嗽,如不能抑制,要用纸巾或手帕遮挡口鼻,转身,脸侧向一方,低头,尽量压低声音。</p><p class="ql-block">5.鱼刺、骨头等物,不要往地上扔,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盘子里或纸上。</p><p class="ql-block">6.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起身。不要把自己喜欢的菜移到自己面前。不要用自己独用的筷子给别人夹菜。</p><p class="ql-block">&nbsp;三、餐后礼仪</p><p class="ql-block">1.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该轻声向家人以及在座客人礼貌打招呼。</p><p class="ql-block">2.全家人用完餐后,应该主动帮家人收拾餐桌,洗刷碗筷。</p><p class="ql-block">3.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p>

家风

家庭

父母

家训

礼仪

共读

客人

主人

家规

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