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探寻思南文脉</p><p class="ql-block"> 进入思南,有几句宣传语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一句是“黔中首郡”。在县城乌江一桥上,这几个红色字相当醒目,既透露出了思南的厚重历史,也彰显着今日思南人满满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一句是“乌江明珠”。千里乌江,纵贯南北。思南从历史上的水上交通要塞演变为乌江流域的明星城市,被誉为“小重庆”,称“明珠”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 一句是“最美江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是湖北人的缘故,我从小就在潜意识把“江城”自动认知为武汉。后来才知道,实际上江城很多,然而敢称最美的却不多。思南敢称最美,来了就知道,她配得上这称号。</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句是“黔中砥柱”,我在田秋小学和乌江博物馆等多处见过。那是思南历史名人田秋的手迹。在众多宣传语中,我对这一句最为欣赏。在我看来,她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能穿越历史,铸就今天思南人的精神品格。往小里说她至少可以激励后人成才,田秋小学立她为校魂是有道理的。往大里说则是为思南人打好了精神底色,能更好地诠释今天思南人勇于拼搏、敢于担当、脱贫致富的伟大创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田秋手书“黔中砥柱”牌匾</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专程前往思南府文庙,就是想寻一寻思南的文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南府文庙</p> <p class="ql-block"> 府文庙在县城思唐街道文化街,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贵州省始建年代最早、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前往文庙的人很少。简单登记之后,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棂星门,进入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 门口的楹联非常眼熟:</p><p class="ql-block"> 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p><p class="ql-block"> 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前。“万世师表”四个字在殿前台阶下面正中位置,格外醒目。“大成殿”牌匾下还有“生民未有”的四字牌匾,两边也有一副楹联:</p><p class="ql-block">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p><p class="ql-block">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p> <p class="ql-block"> 从旁边的台阶上去,进入大成殿。殿内正中位置是巨幅孔子雕像及神位,而在圣人两边则是亚圣、宗圣、复圣和述圣,再两边还列有七十二贤人的神位。</p> <p class="ql-block"> 听思南教育界的朋友说,这里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孔子诞辰庆典仪式,民间尊师重教氛围非常浓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田秋的“黔中砥柱”到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贵州首次开科;从兴建贵州最早最大文庙,到保留至今的民间尊孔庆典;从首出进士到思南教育领跑贵州。我仿佛理出了一条线,而从这条线中,我仿佛已经找到了那条贯穿思南古今的文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信然!厚重而优秀的思南文化不正是今日思南飞速发展的文脉么?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