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九):山西乔家大院

高爽

<p class="ql-block">据山西人讲,“地下文物看陕西 ,地上文物看山西 ”。</p><p class="ql-block">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人们知晓了乔家大院这个地方。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使乔家大院俨然成为晋商大院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祁县乔家堡村,祁县既然号称历史文化名城,倒也名副其实,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尽显晋商手笔,诏余古城破旧的城墙让人顿起厚重的历史感,那里积淀着太多的沧桑,这些让人改变了山西出产煤老板和醋的印象。掐指算来,三晋大地还真是遗珠遍地,颇多历史,是时候去一点一滴发现和挖掘了。</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 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楼,通往景区需要经过很长一段花园式通道 ,通道两旁有很多组表现乔家经商反映乔家故事的雕塑,这些雕塑栩栩如生,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乔家大院所在地区的生产、生活的真实状况。</p> <p class="ql-block">创业初,乔家先人和一位姓秦的,二人在内蒙古审时度势,先开草料铺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后来又经营银炉。当时并没有正式字号,只是二人同心协力,省吃俭用,苦心经营,加上待人接物态度好,生意才日见起色。首创的字号是“广盛公”,创建于清乾隆廿年,到乾隆后期,乔、秦二姓投资白银三万两,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业务以经营“六陈行”即油、粮、米、面为主。</p> <p class="ql-block">为适应当时市场的需求,先后开设了当铺、估衣铺、钱铺业务。当时包头既无官治,又无管理商业的行会组织,自由买卖,高抬低压,获利倍增,资力越来越雄厚。几年功夫,“复盛公”便成了包头市面上的头号大买卖。光绪三十年为了扩大再经营,“在中堂”又独立资本,在</p><p class="ql-block">包头</p><p class="ql-block">增设了“复盛全”、“复盛西”。咸丰以后又增设了复盛菜园280亩及复盛协、复盛信、复盛油场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复字号以其发达的商业促进了包头的市场繁荣,对包头城的形成和建设起了推动作用,故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p> <p class="ql-block">而“在中堂”则凭借包头这些发祥地,垄断、操纵了内蒙古市场,进而把商业字号陆续延伸至平津、东北直到长江流域各大商埠。光绪十年(1884年)乔家创办了“大德通”、“大德恒”票号,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资本家。在200余年岁月中,财资积累白银1000万两以上。</p> <p class="ql-block">1926年后,由于官商银行的出现,票号受到沉重打击,大德通、大德恒的业务每况愈下。“大德恒”经历了乔致庸、乔映霞、乔映奎之手,于1947年由乔映霞长子乔健接管,并于解放后倒闭。期间,复字号在冯玉祥撤退时,损失粮食合银洋150余万元,元气大伤。日军侵占后,复字号受到致命打击。1938年把当铺、估衣归并于“新亚当”,钱铺归并于“同和实业银行”,资金、货物、职工均由日伪接收。复字号一蹶不振,于1953年春关门。亿中恒钱庄则于阎锡山发行晋钞后受到限制,转入经营茶叶。在第五代映字辈时乔家分了家,各个小家庭散落于全国各地,主要居住在北京、天津、云南、美国、新加坡等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乔家大院的堡门外,一座巨大的“福”字照壁坐落在堡门前面。照壁正中是金色的“福”字,两侧是金色字对联。上联是“经济会通守纪律”,下联是“言词安定去雕镌”,横批是“尊古”。意为经营事业、商业来往要遵守道德法纪,诚信规范。与人交谈要使人心安,去除雕琢修饰,真诚实在。</p><p class="ql-block">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福”字照壁后面就是乔家大院的堡门,也是“ 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的入口。大门座西朝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p> <p class="ql-block">“百寿图”影壁,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无一雷同,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你能感受到艺术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百寿图是“在中堂”主人乔致庸的孙婿、近代著名学者、篆书家常赞春书写。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上联是“损人欲以复天理”,下联是“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体现了乔家主人的中庸思想。</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正门“古风”二字笔力雄健,淳朴浑厚,与对联相映成辉,门楼顶部悬挂着山西巡府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牌匾“福种琅娠”,这是乔家大院内保存最有价值的四块牌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呈双“喜”字造型。共有六座大院、二十进小院、三百一十三间房屋,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随着乔家经商规模的逐渐扩大而分三期完工的,乔家老院属于第一期工程,为乔致庸之父乔全美所建。</p><p class="ql-block">老院进门迎面是一座福德祠,其实乔家大院的每一个院门内大都有这样一座福德祠,只是其中内容不尽相同。 比如 这座福德祠,下面有一个小龛是用来供奉土地爷的,照壁上面和两边各有一对 狮子 ,谐音四时平安”,中间有几件法器戟、磬、如意,寓意为“吉庆如意”,下边有寿山石,寓意为“寿比南山”,旁边的芙蓉树,寓意为“福 如东海</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特色的院子正门。毋不敬三个字也彰显了这座老院在乔家大院建筑群中的地位。主要陈列和讲述了乔家生活风俗、时令节气、穿衣戴帽、饮食规矩等</p> <p class="ql-block">乔家东南院是乔家大院的二期工程,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乔家的发展史,从祖辈的乔贵发,到乔全美,到乔致庸,到乔映霞,院中列叙了乔家家谱以及各个时代的发展状况,另外还有一个乔家大院的木质模型,可以欣赏一下乔家大院整体呈双喜字结构的奇妙特征。</p> <p class="ql-block">乔家西南院又称三宝院,陈列着乔家大院的三件镇宅之宝。分别为 九龙 屏风、犀牛望月镜和 九龙 灯。</p><p class="ql-block">九龙屏风,清代,花梨木。屏风镶嵌9条玉祥龙,此外,还雕有七十二条小龙盘绕其间,或盘曲回绕,排云戏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或蓦然回首,游搏祥云。整个屏风共九九八十一条龙,形体各异,密疏相间,相互呼应。整个屏风工艺精湛,充满祥和富贵。此屏风应为宫廷用品,据说为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流落民间。</p> <p class="ql-block">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有一米左右的镜子,是用 东南亚 铁梨木雕刻而成的,平时我们所见的木头都是密度小于水的,所以放在</p><p class="ql-block">水里</p><p class="ql-block">会漂浮起来,而 东南亚 铁梨木的密度则很大,它会沉在水底,两百年来,镜子影像清晰,结构完美。雕刻有祥云犀牛,祥云缭绕在圆镜下方如彩云烘月,祥云下方的犀牛回顾上瞥,似在痴望明月。乔家奉“犀牛望月”为生财镇宅之宝。从此“明月高照祥云绕,安居 乐业 鸿运来”。“犀牛望月镜”是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九龙灯: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全国至今未发现第三盏。灯之主体上下通轴,共分3层。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4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有5条龙,其中4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字形,并能转动、伸屈;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在下层的4条龙头上均有灯台、蜡签。综观全器,制作工艺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结构造型独具匠心,动静结合,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p> <p class="ql-block">乔家新院,由乔致庸的侄孙乔映霞所建,整个院子处处体现出了他留学所带来的先进技术。</p><p class="ql-block">第一,东厢房屋檐下的雕刻,是一列火车正呼啸着在桥上行驶,当年中国还是没有火车的;</p><p class="ql-block">第二,正房的窗户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p><p class="ql-block">第三,门楣上面的砖雕,正中是一个香炉,上面还坐了一个小孩,寓意香火旺盛,两边分别是琴棋书画,希望子孙多才多艺;再往两边则分别是钟和表,教育乔家的后代子孙珍惜时光。</p> <p class="ql-block">乔家西北院,即在中堂,为乔致庸所建,是乔家大院中最漂亮的院子。</p><p class="ql-block">在中堂,取意为“不偏不倚,执用之中”,体现了主人的中庸思想,门楣上雕刻有福禄寿 三星 ,两边有八骏的雕刻,希望后代子孙都有所作为。</p> <p class="ql-block">进入在中堂,直奔后院,这里就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广目送亲弟弟乔致庸上京赶考的取景地,这座院子建筑恢弘、雕刻精美,代表了乔家最鼎盛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乔家书房院,位于在中堂以西,现在是一处花园。据说当年这里是规划了一座书房,后来只建成了个花园之后就因为时局动荡,乔家举家外逃,这里的建筑工程也就终止了,便成了现在的样子:花草树木,藤萝花廊,池塘喷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风景秀丽,清新雅致 !</p> <p class="ql-block">穿过花园,再往西就是乔家德兴堂, 德兴堂现在陈列的是关于当地风俗民情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大院里,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让深深的庭院多了些灵性和飘逸。</p><p class="ql-block">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乔家始祖是目不识丁的老家,到后来悟清了不读书之苦,因而对子弟学业要求上也逐渐严格起来。不过起初他们并不外出求学,只是以家塾形式请师就读。民国前,是由家族的长者任教。到民国初年,乔映霞开设了文史、数理化、英语等课程,新聘了教师,不仅各房子弟就读,还吸收了年轻媳妇。同时,还改了过去不外出就读的陈规,使子弟在家读完中学课程后,外出报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再出国留学深造。“在中堂”请的教师是有名望的饱学之士,待遇优厚,年薪200元现大洋。逢年过节设专宴款待,宴请宾朋时请教师坐正席。平时教师回家以轿车接送,主人们一字排开送到大门外,等教师上车后才回去。“在中堂”如此尊师重教,目的是在子弟心目中树立教师的尊严和威望,让子弟尊敬教师,使教师秉权而教。</p> <p class="ql-block">“在中堂”的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不准吸毒;不准酗酒。在乔致庸时期,治家亦严。《朱子治家格言》是其儿孙们启蒙的必读课,并写在屏门扇上,以作平日之鉴。乔致庸还把他自己拟定的对联着人写好刻就,挂在内宅门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以告诫儿孙,时刻注重俭德,切莫贪图安逸,坐享祖业。</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代表着晋商的一个缩影,从乔家大院的规模,也可以看出当年晋商的辉煌。</p><p class="ql-block">“在中堂”各字号经商业务和方式方法和其它商号大体一样,只是因它的资力最厚,经营范围最广,连号最多,名声最大,因而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作风。</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 山西 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城墙、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这些精致无比、保存完好的宅院,都有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以它们永远的真实,期待着我们对三晋文明史的阐释,期待着我们对晋商辉煌史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有句话叫做:十年中国看深圳 ,百年中国看上海 ,千年中国看北京 ,三千年中国看陕西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p><p class="ql-block">晋南到晋北,纵贯山西,触摸千年,邂逅古中国,旅行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