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生活清贫,吃的大多都是粗粮,只有过年才会吃的精细一些。而那时过年的好饭也不过是现在人的家常便饭。</b></p><p class="ql-block"><b> 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兄妹共五个。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大小事情靠母亲一个人操劳。母亲对五个孩子的生日记得很牢,每当我们生日时,母亲会做面食来给孩子们庆祝生日。包子、面条、水饺,不过大多数时候是吃包子。</b></p><p class="ql-block"><b> 母亲包包子一定是放肉的,肉切成丁状先腌制一会,然后和菜和在一起,每个包子里的肉不多,也就几块。包子个大,包子褶捏成麦穗状,包好的包子下面替上洗好的玉米皮,放在大铁锅里的竹篦子上蒸。随着锅边蒸汽渐渐冒出,包子的香气四溢,远远的都能闻到包子的香味,孩子们早已急不可待。</b></p><p class="ql-block"><b> 包子出锅,母亲会打发其中一个孩子去给叔叔、姑姑家送,不多每家两个,只是给小孩子解解馋。叔叔姑姑家离我们家很近,去送的急三火四的速去速回,因为着急回家吃。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一顿能吃三个,相当于现在大小伙子的饭量了。有时我吃到最后一个,会将里面的肉先捡出来放在玉米皮上,留到最后慢慢的嚼细细的品肉的滋味。</b></p><p class="ql-block"><b> 过生日的人和大家吃的一样,没有特殊礼物。但心里感觉大家沾了自己生日的光,才吃上一顿美味,不免有点沾沾自喜。 因为美味的吸引,孩子们之间也会大致记着彼此的生日。</b></p><p class="ql-block"><b> 长大离家后,对生日不再是那样的祈盼。而每当我过生日母亲会打电话说:今天你过生日,我包的包子。虽然吃不上母亲为我包的生日包子,虽然包子已算不上美食了,但电话这头的我心里一热———母亲为我过生日!母亲直到年迈行动不便,仍然记得孩子们的生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