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知青生活,有苦也有乐。</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地方,离盘锦很近。那时候大片的湿地还没有开发成稻田,一望无际的荒野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坑,稀稀拉拉地长着不高的茅草。我们住的“十三栋半”南面,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劳动之余,知青们总爱往里面走走,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只要有个小水坑,里面准会有鱼,尤其是夏天每逢有冰雹过后,经常能拣到被雹子打晕的各种水鸟,记得有一种叫“长脖老等”的东西最多。</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不像现在,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捡到的“老等”大多成了盘中餐。直到现在才知它叫苍鹭,学名“灰鹳”,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p> <p class="ql-block"> 下乡的第二年,我搬到了羊肠河岸边的一处茅草房里,房前有一大片葱地。冬天如果不拔出来,第二年仍可长出葱叶,并开花,打籽。</p><p class="ql-block"> 坝下有一个水坑,很长,很宽。谁也不知道里面有鱼,直到有一次往里沤麻,就是把麻秸放在水里,待一段时间后。剥下外皮,用来搓麻绳,织麻袋。</p><p class="ql-block"> 当割下来成捆的新鲜麻秸放在水里没几天,水面上就晃晃悠悠浮上来一层大鱼。以黑鱼棒子居多,还有一些鲶鱼,鲫鱼壳子。</p><p class="ql-block"> 一传十,十传百,知青们纷纷拿着脸盆到坑边捞鱼。从来没有像现在抓鱼这么容易。这些大鱼都像喝了迷魂汤,不知道跑。一伸手就能捞好几条。</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条件,能吃到鱼,简直是求之不得。什么佐料都没有,把鱼收拾收拾,主要是黑鱼,个儿大,一个盆里只能放两三条。添点水,在脸盆底下支两块砖头,找来一些柴禾在下面烧。正好房前是葱地,大葱管够,只放点盐。</p><p class="ql-block"> 那鱼,做出来,鲜的无比。蒜瓣儿肉,没啥刺儿。大家美美的吃了好几顿大餐。</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时候,砸开一些冰面也能找到一些鱼,临到过年回家的时候,知青们各自都想往家背点儿年货,也没有冰箱呀,就开始到处藏,什么柴禾垛里,树洞里,千奇百怪,到处都是大家准备拿回家里的冻鱼。还有不劳而获的,专在晚上藏在一个角落里,盯着谁出来藏鱼,换一个地方就成了自己的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过去了,无论怎样评价当年的“知青下乡运动”,这段经历也是深深地烙在了知青人的记忆里,有悲伤有欢乐,有遗憾也有自责。无论走到哪里“我下过乡,我是知青。”一句话就可以拉近两个陌生人的距离。那是一份亲情,同吃同住同劳动。睡的一铺炕,吃的是一个脸盆里的饭,以至于知青聚会成了最热门的聚会,那种坦诚,朴实让人动容。回首往事,记住那杯“苦水”,才能品到“甜水”的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