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8日(农历八月初二)18点30分,生我养我疼我的父亲大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七十七虚岁。</p><p class="ql-block"> 父亲大人馬公讳武,武威,祖藉山西省五台县孙家庄(今沟南乡化龙岗村),1945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出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胜利营乡苛岚夭村,家境贫寒,吃苦耐劳。兄弟姐妹七人,兄弟中排行老六,16岁丧母,父亲多病,从此承担起了抚养家庭的重担。</p><p class="ql-block"> 20岁娶妻,妻子周氏讳美莲(1947年农历四月初十出生,卒于2016年农历五月二十八中午11:45分),育有一子二女,夫妻含辛茹苦,共同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 1967年农历10月,祖父马公讳来拴离世,父亲亲手操办了祖父母的合葬大事。</p><p class="ql-block"> 守孝壹年多后,于1969年初春,家父随四兄长马公讳龙娃举家迁移到和林格尔县巧尔什营村。告别了苦寒的山区生活,父亲从小练就了能吃苦、不怕累的品质,在生产队劳动中,任劳任怨,白天在农田干活,晚上做饲养员(喂养骡马),同时还照顾着生产队里的五保户(抗美援朝伤残退伍军人)的生活起居,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儿,从来没有抱怨过。</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的前夜,1980年岁末,父亲共挣工分4600多,生产队决算下来后,每个工分为负的壹毛(角)钱,辛辛苦苦没明没夜一人当几人的苦干,到头来反倒背负了460元的债务(转到了农业信用社)。父亲回家后抱头痛哭,对前途彻底迷茫了。</p><p class="ql-block"> 1981年春天,生产队分青苗到户,父母二人终日在地里辛勤劳动,苍天不负有心人,庄稼长得比周边谁家的都好,秋天获得了大丰收,交完公粮扣了农业税,还纳了余粮,还了一部分上一年所背负的债务。</p><p class="ql-block"> 几年辛勤劳作下来,到1985年,父亲终于将背负信用社的债务全部还清,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p><p class="ql-block"> 1985年暑期,父亲贷款5000元,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水渠巷及二道河奶牛场购买两头荷兰黑白花奶牛饲养。我随父亲一同前往,记得当时太阳偏西从呼市二道河步行赶着牛出发的,沿着呼托旧公路沿线走,牛在路边边吃草,边向前走,当走到土左旗沙尔营桥下时,应该已接近凌晨二三点,牛困人乏,便在桥下歇息,父子二人吃了点随身带的干粮白焙子,喝点水,躺在桥下斜土坡上,仰面朝天,望着天上挂着的明月,都没有说话,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忽然听到耳边有很粗的呼吸声,睁眼一看,一只巨大的牛头出现在眼前,爬起身伸个懒腰,向东方望去,霞光非常美。父子二人继续赶着牛出发,当天下午回到家中。一家人非常高兴,象过年一样庆祝,明知道接下来的活儿更苦更累,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p><p class="ql-block"> 从1985年秋起到2012年冬,父亲种地、喂奶牛,十分辛苦,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喂牛、挤牛奶,再将挤好的牛奶骑自行车送到托克托县永圣域乳粉厂,吃上几囗随身带的干粱,再喝上几口冷开水,便匆匆往回赶,来回近30公里的路程。在农忙季节,连家都不回,直接到地里干农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后来又将牛奶送到土左旗的沙尔沁镇等地方,直到后来村里的养牛户不断增多,伊利、蒙牛公司在当地设立奶站后,才不再骑自行车送牛奶。父母终日喂奶牛、农田劳作,除了供我读书及分批还信用社货款外,一年到头,兜里所剩无几。</p><p class="ql-block"> 1992年秋天,就在我刚上班两年后,我正在外地出差,得知母亲生病需住院治疗,父亲陪同前来,那时我的基本月工资仅60多元,少的可怜。妇科医生诊断结果是需手术治疗,父子共同求亲戚找朋友拼揍够了住院押金。住院七天,我与女友仅能在下班时间去医院送饭陪伴,父亲终日住在病房陪床,困了就将两张椅子拼在一起休息,没有一丝怨言。</p><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