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中秋

马爱江

<p class="ql-block">《历历中秋》</p><p class="ql-block"> 林庆明</p><p class="ql-block"> 这辈子过了很多次中秋,可值得回忆的却甚少。</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有一年过中秋,有个小朋友故意拿个月饼在我面前愰来愰去,刺激得我口水象屋檐下的雨滴叭叭掉地上。我情不自禁向他申手哀曰:“狗的(给我一点的意思)”,他说:“好,闭眼,张开你的爪等”,我照做,只听到“叭”的一声,感觉手撑心粘粘的,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包口水,羞得我追着他打。老爸知道后,很生气,愤愤地用玉米粉烙了一个象脸盘大的玉米饼,叫我拿着那饼,走过村里大巷小巷各家各户门口,久不久咬一口,让我装得美滋滋的样,我看到路边,几帮小朋友一面流着鼻涕一面吞口水,我仿佛象打了胜仗一样得意洋洋。其实玉米粉烙的饼,那味道什么也比不上那吐口水到手上的小朋友的饼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上高中的第一个年头,那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要跑到平果铝业大桥那边过。为什么呢?因为刚建起的那座大桥是平果历史上第一座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起来的大桥,跨度长,桥面宽,外表美,灯饰流光溢彩,非常雄伟。那晚我借了表哥的单车从县城骑到铝业,这段行程虽然只有7~8公里,但我却走了足足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到,为什么呢,因为那晚在去铝业的路段上,人头攒动,人流拥挤,可以说是人挨着人。名誉是骑车,其实都是在推车前行。当我到平铝大桥时,已是晚上10点,那晚我看不到八月十五的美景,只看到人头愰动和错乱的屁股,我平生感觉到人类的创举如此伟大。回到学校,我问老师:“那铝业大桥放钢筋不?”此话被老师足足笑话三年。</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我当上了一名教师,那时候的我还没结婚,时时想着过中秋,因为只有过中秋才能有机会偶遇校外的姑娘。说实在的,校内那几个珍贵的女教师,在高中就已被“定购”,我们只能咬着冷冷的牙咆以几声长啸。有一年在中秋节濛泷的月光下,认识了一位自己认为中意的长发及腰的女孩,拐弯抹角取得通信地址后,八月十五的第二天起就开始写一封又一封信进试探,想不到对方很快就答应了,可当我在大白天里面对面坐下聊天时,我才发现她“嘴巴少了一点”,后来我只能托词婉言离开。</p><p class="ql-block"> 过得最开心最怡情的八月十五是我在乡镇政府工作的那12个中秋。我所在的乡镇政府由于离县城远,干部职工大部分不回家过。吃完晚饭,在镇府那四合院内就有年轻人开始组织张罗中秋赏月之事,如果是下雨晚天,就搭起帐篷,反正是风雨不改。赏月吃喝和其他开消,全部AA制,有多拿多,有少拿少。比如象我经常钓鱼的,就要贡献出鱼仔,爱喝酒的自己带酒来,家在本镇的自动回家带来一些比如象板栗、柚子、花生之类土特产来,那时候与其说是赏月,还不如说是乡镇府的美食节。大人们一面赏月一面喝酒一面讲笑话;孩子们在月下追逐玩耍,整个院子内,月亮融融,人气融融……</p><p class="ql-block"> 调进城后,特别是住进小区后,我几乎没参加过多少次赏月。虽然生活是越来越好,可人情却越来越冷,凭栏眺月,月还是那个月,可人已不是那个人,世道多风雨,自个小心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