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孔子周游列国居留卫国</p><p class="ql-block">秋雨</p><p class="ql-block">说起周游列国,孔子并不是第一人。春秋时期的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重耳(前671或前697年~前628),比孔子(前551~前479)早出生了一百多年,他是历史上周游列国第一人。重耳从晋国逃出,同行者卷走了钱财,他没有钱坐车骑马,只能凭着两只脚走路。途中经过卫国,想求得卫国施舍一点恩惠,但却被卫文公拒之城外,重耳一路忍受着饥饿,这才有了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重耳历尽艰辛到达北方的翟国。重耳后来得势,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为了纪念介子推确定了寒食节,之后推广到全中国,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重耳还对卫国进行了报复,占据了卫国的部分版图,今天的鹤壁市归入了晋国版图。</p><p class="ql-block">重耳在翟国生活了十二年后,历经两千里长途跋涉,经过许多小国,到达了最东边的齐国。之后抵达南方的楚国,又从楚国进入西方的秦国,最后回到晋国。重耳当时身处困境,凭着一双脚板,徒步走遍了东周时期的中华版图,比孔子历经的艰辛多,走的地域大,历经的时间长,因而结下的人缘最广,成了见识最多的一位春秋君主。</p><p class="ql-block">孔子步重耳后尘,携弟子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称得上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人。他自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等地,也曾到杞国找寻夏时古历法文献,并到达楚国的边界,所游历的地域皆在中原,尤其在卫国,先后足足居留了十年。虽然比重耳游历的地域小得多,但对孔子学术思想的形成意义重大,周游列国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奠定了基础,因而中原地域成为孔子思想形成的源泉之地。</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微子和微仲。微子是商末帝辛的庶兄,身在商而心在周,为商灭周兴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卖国贡献。商灭周兴后,微子被封于宋(河南省商丘),微子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父亲字叔梁,名纥,是鲁国的勇士,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不能承继父业。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据说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的意思,因而孔子又被戏称为孔老二。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逝,因而家境相当贫寒,又因没有背景靠山,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大的作为,只是出任过鲁国司寇。</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98年,孔子策划了堕毁“三桓”,史称“堕三都”事件,但不幸失败,从此改变了孔子的政治命运。春秋中后期,鲁国有三种政治势力:一是鲁定公代表的公室;二是由鲁国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构成的“三桓”贵族;三是家臣势力。鲁定公受制于“三桓”,“三桓”又受制于家臣,因而鲁定公希望削弱“三桓”,“三桓”希望打击家臣。于是,孔子就想利用这种矛盾,拆毁“三桓”家臣势力,但计划失败,“三桓”对孔子有了戒心,联合对付鲁定公和孔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97年,齐国送给鲁国歌舞美女八十人,骏马一百二十匹,诱使鲁国君臣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鲁定公由此不问朝政,沉湎于酒色。子路目睹此情劝孔子辞职,孔子心存幻想不愿离去,仍想通过郊祭看国君是否知“礼”,结果令孔子非常失望。孔子终于产生了“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想法,最后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开始周游列国。临行之际,孔子感叹说:“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p><p class="ql-block">由于不得志,不被国君重用,所以孔子想通过周游列国寻得一线做官的机遇。但十多年的游离依然无果,回归鲁国后便专心执教,不再梦幻官场。孔子打破当时的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贤徒们很多成为各国高官,实现了老师孔子的夙愿。</p><p class="ql-block">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便是卫国帝丘(河南省濮阳)。公元前497年,54岁的孔子与弟子一行数十人,自鲁国抵达卫国都城帝丘,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政治生涯。孔子要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去齐国,因为“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齐赠女乐”的事又大大激怒了孔子。向西奔卫,是他和弟子们认真商议决定的。</p><p class="ql-block">卫国商代已有,周灭商后,卫国成为周初的姬姓封国。后来发生了“三监之乱”,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将邶、鄘、卫合并为新的卫国,由八弟姬封在淇河岸边的今河南省浚县卫贤镇一带(有争议,需文物佐证)立国。后因北方入侵,国都迁往楚丘(河南省滑县境内),后又迁往帝丘(河南濮阳)。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灭亡的前一年,秦二世废卫君为庶人,卫国灭亡于野王(河南省沁阳)。卫国是秦统一后名义上唯一存在的诸侯国,共历八百余年,卫国版图先后包括今天的新乡北部、鹤壁、濮阳、安阳、邯郸等。</p><p class="ql-block">卫国是鲁国近邻,鲁国为周公姬旦之后裔,卫国是康叔姬封之后裔,姬旦、姬封都是所谓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孔子好友蘧伯玉是卫国大夫,一生侍奉卫国献公、襄公、灵公,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的多位学生是卫国人,诸如得意门生子夏、子贡,还有一些较知名的弟子句井疆、琴牢、颜仇由等。颜仇由是子路妻兄,在卫国当官。除了颜仇由,还有孔子连襟弥子瑕是卫灵公的宠臣。还有史鱼、公子荆、公叔发等一批卫国大臣,都是孔子比较欣赏的。这些人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子路积极主张孔子到卫国去,认为可以通过蘧伯玉、颜仇由、弥子瑕等人,与卫灵公建立联系,有可能得到重用。这就促成了孔子直奔卫国,他对前往的卫国满怀着希望。</p><p class="ql-block">孔子抵达帝丘,来到子路妻兄颜仇由的家里,颜仇由禀告卫灵公,卫灵公大喜,认为孔子是名扬天下的圣人,此来定可为卫国效力。卫灵公接见了孔子,问了孔子在卫国的官职俸禄,孔子聊发豪言壮语:“我所追求的是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卫灵公也表露了图强之心,但却没有给孔子封官,虽给了食禄,其实冷落了孔子。孔子觉得卫灵公并不懂自己,感到话不投缘。虽不能当官,但孔子在卫国却是衣食无忧,一方面能与贤者交往,一方面还能教导众弟子,生活得还算可以。</p><p class="ql-block">可是好景不长,卫国发生了公叔戌叛逃事件。公孙戌是卫国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文子在卫国声望极高,富而能臣,富而不骄,可是他的儿子却既富且骄,卫灵公很烦他。公叔戌与他的同伙一起密谋,欲除掉卫灵公夫人南子及同党,被南子发现,于是卫灵公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同党。孔子因出于对公叔文子的尊重,曾和弟子一起采集过文子的言论事迹,和公叔戌也有交往。公叔戌被驱逐后,孔子与公叔戌的关系引起卫灵公的猜疑,卫灵公在孔子身边安插了心腹暗探。孔子察觉后,决定离开卫国前往陈国。后来孔子一行在陈国、蔡国等地逗留了一段时间,但是大多数时间都在卫国。</p><p class="ql-block">孔子在卫国先后足足停留了十年,孔子的后半生与卫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产生了许多故事,如今的比干墓碑上仍留有他亲笔写的“比干之莫”,有成语典故“弟子掩目”“郑卫之音”等。还有对商末帝辛极力诋毁,他在卫国游历的地方,总是躲开帝辛曾经停留的地点,故浚县卫贤镇一带没有孔子的足迹,而淇门却有孔子讲学的传说,并且出现了“纣都朝歌”“助纣为虐”;对周人极力歌颂,最著名的就是“克己复礼”“文王曰”“武王曰”等。并将生活于淇河岸边的商末大臣比干、箕子和微子树为“三仁”,而真实的微子却是一位卖国者,比干、箕子虽可算作爱国者,但却是帝辛的反对派,多少有些不顾商末的大局,迎合了西岐周人的需要。历史上的帝辛并不比所谓的周文王、周武王逊色,帝辛其实很伟大,帝辛之罪多是周人及后世儒者凭莫须有强加,与当下某些人诋毁领袖的行为很相似。</p><p class="ql-block">孔子思想受到历代封建帝王的尊捧,但黎民百姓并不认可,因而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时,被陈国黎民困在淮阳三年,曾绝粮多日,险些被饿死。恰巧发生了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趁乱带弟子才得以脱身。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自陈脱身后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p><p class="ql-block">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因受到冷遇,便静下心来致力于教育事业,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弟子们还为他编著了《论语》,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等,到了元代,尊孔达到高峰,元代加封孔子为“万世师表”,但元代统治中原时间很短,犹如昙花一现便灭亡了。汉代之后的儒家理论亦非孔子的原始儒家理论,发生了大的变异,参入了一些封建糟粕思想,尤其是董仲舒的“纲常理论”,以及朱熹在董仲舒“纲常理论”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延展,还有残害女界,令女人裹脚。今天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千万不能一股脑儿地什么都是好的,一定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