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么是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内在驱动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p><p class="ql-block">通俗点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p><p class="ql-block">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了,学习这件事算不算需要?</p><p class="ql-block">当然算!</p><p class="ql-block">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p><p class="ql-block">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吃穿都成问题,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你跟他谈学习是不是有点扯,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p><p class="ql-block">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试想,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的需要:</p><p class="ql-block">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p><p class="ql-block">亲子关系极差,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p><p class="ql-block">所以,当父母问起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我们会先问以上两个问题,因为,这是父母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p> <p class="ql-block">内驱力的好处</p><p class="ql-block">奖励和惩罚其实也是一种驱动力,不过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不具有延续性,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p><p class="ql-block">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我们知道,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可想而知,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p><p class="ql-block">半衰期太短,通俗点说,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问题就来了,你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你又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p><p class="ql-block">参与度更高,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他就是打心眼里想去做。</p><p class="ql-block">行动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p><p class="ql-block">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如何唤醒孩子们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唤醒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因此,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他,理解他,关心他,爱护他,鼓励他,这些本身就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作为父母和老师最应该做的事。</p><p class="ql-block">当满足了这些后,我认为,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主要靠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p><p class="ql-block">什么叫自主权,就是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对孩子而言,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学。</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当孩子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的时候,他的自主权其实也就释放出来了,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做主”这件事毫无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说了算,他们内心会倍爽。</p><p class="ql-block">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是唤醒他内驱力最基本的条件。</p><p class="ql-block">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采取控制,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过度干预,我们总觉得孩子不懂事,需要老师的辅助和监督,其实,这些做法,无形当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我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监督写作业,要知道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巩固当天的知识,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可我们迫于老师的压力,以及自身的焦虑,对孩子的写作业问题强加干涉,结果就造成了作业责任的转嫁,孩子会觉得,老师催,我就做,老师不催,我就一直拖着。</p><p class="ql-block">代选兴趣爱好,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课程,要知道,兴趣班之所以叫兴趣班,是因为它基于兴趣,孩子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非要强加给他,这不就是剥夺了他的自主权。</p><p class="ql-block">生活上的大包大揽,当孩子上小学后,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可我们总是觉得孩子没长大,还不够成熟,因此,把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大包大揽,渐渐地,孩子觉得这些事情都是父母的,自己没有必要去参与。</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习惯于干涉,习惯于控制,所以,养成了孩子依赖别人的个性,他的自主意识会变得极差,他更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他更喜欢把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p><p class="ql-block">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责任转交给孩子,他可以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p><p class="ql-block">同时,在生活上,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经常给他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独立自主的完成。</p><p class="ql-block">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想要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p><p class="ql-block">1、胜任力,拿手机游戏来说,如果一款游戏难度很大,你相信吗,只要孩子尝试几次失败,他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无法胜任,他总是被虐,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p><p class="ql-block">对应到学习,其实也一样,如果当前的课程太难,孩子hold不住,那么他同样也会放弃。</p><p class="ql-block">2、及时反馈,还拿手机游戏举例,游戏生产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反馈,比如,打死一只小怪有奖励,干掉一个boss还有奖励,打游戏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反馈的过程,对应到学习,孩子感受到的正面反馈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挫折,是卡壳。</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老师可以这么做:</p><p class="ql-block">暂时降低学习难度,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学习难度调低,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识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从初一补起,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让他觉得自己是可以hold住学习的,让他获得一些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没有人天生喜欢被虐,人们更喜欢干有好处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学习,爱上学习,那么,你得先让他感受到好处,先让他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要培养孩子内在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我们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没有,没有目标的事情,人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p><p class="ql-block">对学习来说,道理也一样,它也需要有目标,你总得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吧。</p><p class="ql-block">试想,我都不知道学习要用来干嘛,你觉得我会努力学习吗,当然不会。</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了,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吗,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这些是目标吗?</p><p class="ql-block">我说是!但是它们不是最好的目标,至少孩子不喜欢这些目标。</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可美好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孩子清楚吗,我觉得未必,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大多都不错,基本属于要啥给啥,他们觉得现在就挺好,既然如此,我何苦为了一个虚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你需要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可以看见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想要得到的。(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