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月,念月

红卫

<p class="ql-block"> 我们潍坊一带方圆大概三、五十里的地方过八月十五有一个习俗就是蒸“月”念“月”。</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营丘镇据潍坊市区三十余里,这里有八月十五看闺女一说,也不知起于何朝何代。说是看闺女实际是趁着秋高气爽的丰收季节去和亲家聚一聚,聊聊家常,增加亲情。而带来的礼品中一定有“月”, 是给小外甥的。</p><p class="ql-block"> 当姥姥的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蒸月,用自家磨的头边面(精粉),从自家枣树上打下刚变红的新鲜红枣,然后发面,洗枣,拾掇好大锅,全家动手,根据自己的想象与爱好做出与众不同的“月”来,一般是先用面团擀出一个圆形,大小根据自家的情况而定。上面摆满了大枣,然后再擀一个面皮,做上花纹,之后上面就看一家人的手艺了,做小兔是少不了的,还有小鸟,鱼等等动物的,也做各种花草的,再点缀上小枣。当然也有更复杂的,别出心裁的人是层出不穷的。</p><p class="ql-block"> “月”带来后大家都欣赏,先不吃,到了十五的晚上,全家人喝酒赏月,月亮🌙升起来后,小孩子们就拿着“月”出门了,一般是比较大的“月”用大盘子托着,小一点的用方巾(手绢)四角呈十字状系起来提着,来到大街上,满街的小孩子都拿着自家的“月”,举的高高的,对着月亮🌙大声念起来“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了,念月了,我家的月最大了”。声音此起彼伏,有的人家三、四个小孩子都出来,大声的吆喝,满大街充满了孩子们的叫喊嬉笑声,非常热闹。吆喝累了,小孩子们就开始相互比较起各家的“月”了,比大小:“我家的大!我家的大!”;比造型好看:“我的小兔漂亮!我的花🌸像真的!”,都认为自己的姥姥手巧;比谁家的 红枣多等等,争论不休,也有偷偷记住人家的造型回家和家人说的,也有调皮的孩子趁着大家比的时候,一下子从别人的“月”上抠一个枣吃了,惹得大家又笑又闹。持续半个时辰后各自回家,这时大人们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于是把“月”切割分享。</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景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现在“月”还在蒸,并且作为传统每逢中秋节各个社区、幼儿园都有组织蒸月活动的,但“念月”不再有了,城区没有,乡村也没有了,大概是小孩子少了,人少不热闹;再加上生活好了,小孩子啥也不缺,不会再去比“月”。</p> <p class="ql-block">  其实蒸月不仅是姥姥们的事,家里有年轻姑娘出嫁了,有了小外甥,如果做姥姥的不在了或是在外地,别的长辈也会给蒸月的。我姥姥去世的早,七十年代时经常是姨姥姥蒸了月来我家。而八十年代时我父母在外省工作居住,我二伯母也会给我女儿蒸月。即使姥姥家族没有给蒸月的,做母亲的也会给小孩子蒸一个。发展到现在蒸月已成了一种传统继承下来,甚至成了商品。</p><p class="ql-block"> 所以看似做一种面食,其实它有太多的内涵:一是拜月,丰收的季节,一年最明亮的月夜,人们借助念月来祭拜月神,以求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所以“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一斗麦子蒸一个“月”那得多大啊,那是怎样的大丰收啊!二是最初由姥姥家蒸起,借助送“月”来联络两家的感情,增进联姻关系,当然里面还有各家众多的细节小事,以及诸多亲朋好友的感情维系。三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在没有朋友圈的年代,一声“念月了”等于宣告了我家过节了,我姥姥家人来过了!细想古人对中秋佳节是何等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我做的“月”还是比较传统的,没有新奇花样,当然也不够精致。😄</p> <p class="ql-block"> 今年和先生合作制作了一个带有“寿”字的月送给我90岁的老父亲!</p> <p class="ql-block">  蒸月念月作为潍坊区域特有的中秋节风俗不仅被继承下来,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融合在人们快乐的生活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