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活动安排:</p> <p class="ql-block">1.晚上6点40全体高中部学生在高中部广场集合,6点45有序到田径场集合;</p><p class="ql-block">2.主持人说明活动目的、意义及要求;</p><p class="ql-block">3.观看表演:舞蹈《探窗》、古筝伴舞《明月千里寄相思》、歌曲《麻雀》 </p><p class="ql-block">4.各班级代表到舞台送祝福(1-2名学生)</p><p class="ql-block">5.全体学生吟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p><p class="ql-block">6.各班级围坐在一起,品月饼,话团圆,每位学生和老师都手捧电蜡烛到班级圈中聊聊中秋团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7.有才艺的学生可以在班级圈中才艺表演;</p><p class="ql-block">8.全体欢唱《相亲相爱一家人》</p><p class="ql-block">9.各班级有序退场,回到班级,回顾总结</p><p class="ql-block">10.等待学部统计安排放学</p><p class="ql-block">诚挚邀请全体老师莅临! </p> <p class="ql-block"> 学校给家长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将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合并。请各位家长放心,学校已精心为孩子们安排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建议家长不要来校探访。</p><p class="ql-block"> 赏月</p><p class="ql-block"> 中秋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至宋代,赏月之风更盛,并有“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之景,而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全国各地至今遗存相当多的“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该时期,中国多地则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时至今日,中秋赏月之风也没有绝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