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刘峰三</p><p class="ql-block">文字:李淑存</p> <p class="ql-block"> 舌尖上的乡愁——永昌月饼</p><p class="ql-block"> 文/李淑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月到中秋,月饼也到了中秋。古人说月是故乡圆,我们说月饼是永昌的攒劲。“攒劲”是永昌老百姓给予本地月饼的最恰当的赞美,不仅夸它味道香甜鲜美,也夸它的样子独特、做工繁琐而细致。自古到今,不论时代怎么变,永昌月饼的样子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要说变,就是制作流程中的工具变了,吃月饼的感觉变了。工具借用了现代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吃月饼,不再是简单的为了享用美食、填饱肚子,而是一种念想,一种重温妈妈的味道、回忆旧时光的思亲情怀。无论是在外求学的孩子,还是飘在他乡讨生活的大人,只要在中秋节吃到永昌的月饼,就算是回到了故乡、和亲人们团圆了。</p> <p class="ql-block"> 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吃月饼也是由来已久,有一种说法是月饼起始于元朝;另一种说法是月饼是张骞从西域带来的,一开始叫胡饼;还有一种说法是唐朝盛行吃月饼。无论哪种说法,所指的月饼就是小小的圆饼,几口就可以吃完了。但永昌的月饼不同,不说它的外表有多美,只说它的大小就有车轱辘大,大概一块月饼就够一家三口吃一个月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月之饼。那这么大的月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 永昌月饼的制作工序很多,也很讲究。记得我小时候,也就是七十年代,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会为做月饼忙碌,那时候的新麦子已经入仓了,即便是没有入仓,也已经收割了,当家的大叔大婶就会早早地把当年种出来的麦子用棒子敲出来,簸干净了晒干,磨出最好的面粉,等着八月十五前几天蒸月饼</p> <p class="ql-block"> 蒸月饼可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事,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事。我记得每当蒸月饼时,我们院子里的五六家人都开始行动。首先各自要在两三天前调酵头子(发酵):先用水泡好自家做的糟子(酵母粉),然后一点点的往里面加面、加温水拌匀,一天三四次,温度高的话两天就成发面了,如果温度低需要三天。发好了面,就开始生火准备蒸月饼。首先要把面揉地道了,少则三四次,多则五六次,揉了发,发了再揉,直到面团一揉就光光的为止。这时候,几家人就开始合作了,说好先做谁家的(一般一天最多能开三家的火同时蒸月饼),做好一家的上锅,再做另一家的,有序而热闹,连孩子们都跟着开心。</p> <p class="ql-block"> 做月饼前,院子里的婶婶、奶奶们都会把平时准备下的颜料拿出来,共同使用。开始做月饼了,先用擀面杖擀个大大的长方形面皮,然后抹上胡麻油,在姜黄(能食用的一种黄色颜料)、红曲(能食用的一种红色调料)、绿颜色(香豆子粉)、玫瑰粉、胡麻籽粉等颜料里面挑一种抹上,再均匀地撒上面粉,沿着一个边一点点卷起来,再把卷起来的长条圈成一个圆,用手压一压,再擀成一厘米左右厚的圆形千层面饼,月饼的底子就做好了。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定,有的车轱辘大;有的脸盆大;最小的也有大大的月亮那么大。这样做出的月饼底吃起来味道酥软,即使晾干了也不会咬不动。</p> <p class="ql-block"> 永昌月饼的样子,就像个大大的葵花,而做月饼最麻烦的也是做花瓣。首先还是要擀一块长方形的面皮,抹上胡麻油,再撒上三四种不同的颜料,在颜料上再撒一层白砂糖和干面粉,然后卷成半尺宽的饼状,横着切成大概两厘米宽的长条,花瓣的原型就出来了。母亲说,糖不能撒得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月饼很硬,而且不容易熟透,少了又不甜,就无法突出月饼的香味。放好各种佐料后,就由两三个人围着一个圆饼底,在上面一层一层地摆花瓣。从外围开始,要挤紧,还不能乱,上一层的直径都要比下一层的小三四里米。一块月饼最多四层,也有三层的,再厚了不好看,也蒸不熟。花瓣摆好了,就在上面盖一层纯面的圆饼,就是面子,面子上还要抹上一层食油,用针勾出图案,比如牡丹呀、荷花呀、犀牛望月呀,这可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整个月饼的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 一朵大大的葵花形月饼模型做好了,就要入笼蒸了,还要加盖一层薄而硬的面皮,以免蒸馏水破坏了月饼的面子。这样的月饼,一般用三层笼屉,一次蒸三块,需要大火蒸三个小时。想起那热气腾腾的蒸笼,人间烟火的浓稠就弥漫在整个生命里了。</p> <p class="ql-block"> 月饼出锅了,首先要趁热取掉上面的那层盖,再把每一块月饼挪到芨芨草编好的圆形家具上,这种家具透气而吸水,月饼容易晾干。等月饼凉了,再把上面的图案用颜料染出来,这时,整个蒸月饼就像一个大大的彩色向日葵,不由得你不流口水。</p> <p class="ql-block"> 可是,跟着兴奋了一天,还是吃不到月饼的。吃月饼起码要等到第二天早上,因为月饼需要晾好了才能切,不然切口粘合了就不好看了。那时妈妈切月饼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围在身边,等一块一块切好,我们首先得到的是切月饼时掉下来的渣渣子,那也是很好吃的。吃完了渣渣子,才能吃整块的月饼。现在想起来,都能感觉到等待切月饼的那一刻,口舌间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八月十五到了,家家都把留下的一整块月饼献到月亮底下,还要献上瓜果、上三炷香,美其名曰“完月”,大概是祈福团圆、美满的意思吧!那时候每个家庭蒸的三四块月饼,并不是都用来自己吃的,大部分是要在八月十五、十六日去走亲访友时拿几小块,剩下的不能天天吃,要高高地放在家里晾食物的架上,过几天馋了由妈妈分配着吃。每当妈妈架上取东西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幸福时刻。</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化,,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人们已经不自己蒸月饼了,想吃就去大大小小的专门做馍馍的店里买。每到中秋节期间,蒸馍馍的店里总是不分昼夜的忙。好在不用生火,电闸一开就可以了。工具也变了,蒸笼轻便好用,而且大的可以装下四块月饼。揉面大部分也由机器代替。但月饼的制作工序没有变,只是不再用针去勾画图案,蒸好了直接按一个花印章。</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吃月饼也不再那么急切,有的人甚至不怎么吃了,但中秋节的月饼还是不能少的,大家都排着长队买了,要寄给远方的儿女;也要寄给不在本地的亲朋好友;还要留几块献给月亮。于是,永昌的月饼就随着中秋佳节的到来,整箱整箱的往外运,有的飞到了北京、上海;有的走向了新疆、兰州……似乎吃到了永昌的月饼,也就仿佛是和亲人一起过节赏月了。</p><p class="ql-block">——2021.09.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