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安,我的如安(组文)

赵玲

这样一条街(小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没有想到,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居然是这件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八年前的一个早晨,我开着那辆黄色的QQ从东寺街来到如安街,把车停在街边,去朝阳美食吃早餐。朝阳美食是我不想自己做早餐时候的大概率选择。小锅米线、卤面和各式汤圆各式砂锅是朝阳美食的特色。我一般选择小锅米线或者卤面,我一直坚信他们家有秘制的调料,不然,如安街两旁的小吃店几经变化,他们家怎么能够20多年静静地在如安街上,坚持着早上七点多开门,中午两点左右关门谢客的习惯,而从来没有愁过生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nbsp;&nbsp;朝阳美食是个面积很小的店(话又说回来,如安街上的各类小店面积都不大),到里面吃东西,端东西甚至坐在座位上都要谨慎一些,把包抱好,把腿收好,把身子侧着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和别人亲密接触。我正谨慎地吃着我的小锅米线,突然听到一个食客叫起来:“谁的车?”我和大家纷纷停箸向外望去:天啊!是我的小QQ,怎么回事!怎么自己顺着如安街往下移动?不好!手刹忘拉了!顿时,我大脑一片空白,冲出小吃店,我的黄色的QQ正匀速地顺着如安街的小斜坡往下滑行!&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nbsp;&nbsp;“妈妈!赵老师的车!”耳畔传来熟悉的声音,抬眼看过去,我的学生小马和他的妈妈跑到车前,两人用手抵住车,因为有缓坡,所以即使有高大的小马和他娇小的妈妈的全力相抵,车还是没有完全停住。小马的妈妈冲着跑过去的我大喊:“赵老师!快!开门拉手刹!”估计是车门也没有锁,我赶上慢慢移动的车,打开车门拉起手刹,车停住了。“赵老师,忘记拉手刹了?”小马娇小的妈妈对我说。身材高大到和初二年级不相称的调皮的常常被我批评的小马笑笑地看着我,一声不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又惊又羞又后怕,匆匆地词不达意地谢过他们母子,灰溜溜地上车逃离了现场。坐在办公室的我,一直在想,那些在朝阳美食吃早餐的人一定都出来看了吧?他们一定会释然:“原来是个女司机。”我的学生们估计第一节课下课就全都知道了吧?唉,可惜了我那碗没有吃完的小锅米线。那天之后的一个月,我都是自己做早餐,一个月后觉得没有人还会把那辆自由在如安街滑行的黄色的QQ和那个惊慌失措的女司机做为早餐时的谈资时,我才泰然自若地又走进朝阳美食,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似的。你看——如安街就是这样一条街:平时走多少个来回都不一定会遇到一个熟人,但关键时候他们都在。比如罗老师会把做好的猪儿粑送过来,比如儿子的数学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很快地找到小彭老师,比如小胡会在夜里和我一起散步。&nbsp;&nbsp;&nbsp;&nbsp;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如安街是这样一条街:东接五一路,西抵东风西路,长约370米。清初此路旁有巡抚署(今昆八中旧址),遂以“平安如意”之意将西半段命名为平安街,东半段为如安街,1979年统称如安街。一般情况下,要介绍一条街,必得把它和某一段历史联系起来,以彰显它的不同寻常。关于如安街,我所能找到的历史渊源,除了清初的巡抚署外,就只剩下与慈禧、与云腿月饼有关的一段了。&nbsp;话说清朝咸丰年间,宫廷白案厨师胡善、胡增贵父子(满族人)在如安街开办了合香楼糕饼铺,制作滇式糕点。一次慈禧做寿,胡善特意制作一套糕点进贡。慈禧太后吃后很满意,遂亲书了“合香楼”三字。考虑到在匾额上落款会给官员带来见字叩头的麻烦,慈禧未在匾额上落款。从此,“合香楼”火腿饼就延续下来,成为云腿月饼的雏形。1956年,以吉庆祥、合香楼为代表的13家糕饼铺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造,胡氏后人也成为吉庆祥的员工 。国家恢复商标注册后,吉庆祥于1996年以“合香楼”三字,向国家商标局办理了商标登记和注册。&nbsp;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nbsp;这样一来,这段370米的小街一下子就有了古朴与贵气的味道了。不过,我知道,住在如安街的人们百分之九十五不知道这段历史,而人们对如安街的喜欢也绝不是因为这段隐隐约约的历史。&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不知道最好的住所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但是我觉得“方便”应该是必备条件。&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nbsp;先说购物。如果只是满足平时生活,从如安街的任何一个角落出发,不出五分钟就能走到富春农贸市场,虽然小,虽然贵,可架不住什么都有啊!更何况,买卖双方不知什么时候早就连成一体了,一进市场就有人招呼:“今天想吃点儿什么呀?”今天买张家明天买李家,随心所欲,其乐融融。如果需要更丰富的物品,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沃尔玛,这可是昆明第一家沃尔玛呢!如安街周围有着最齐全的药店,仿佛是昆明药店大全。五分钟路程之内,你可以找到五六家药店。这么说吧,在如安街生活,十分钟之内,你可以找到农贸市场、药店、餐厅、修单车的、配钥匙的、卖衣服的、送水的、收购废品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再说说看病。步行20分钟以内,可以到达云大医院、云南省中医院、五华区人民医院、五华区保健医院,再多走10分钟,昆华医院也到了。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步行啊!&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读书恐怕是最方便的了。我听如安街上的人们聊天时是这样说的:“房价涨啦!小学可以读百年武成,初中可以读聂耳的母校昆二中,真是太方便啦!”是的,步行5分钟到达昆二中,10分钟到达武成小学,15分钟到达红旗小学和华山中学,多走5分钟就到了声名显赫的昆明市第一中学了。昆一中、昆二中、武成、红旗,那可都是如假包换的名校啊!更何况,还有后起之秀让人们趋之若鹜的华山中学呢!只是,看到杂草丛生,成为停车场已经10年的昆八中旧址(昆八中成立于1952年,由1924年建校的护国中学、粤秀中学及抗日战争时期建校的建国中学、长城中学、云秀中学、布新中学等八所学校合并而成)时,还是很怀念当年铃声一响,如安街上青春飞扬的情景。&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购物、看病、上学都方便了,生活还能不方便吗?&nbsp;&nbsp;&nbsp;&nbsp;&nbsp;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只是,如安街,不仅仅是方便呢! </b></p> 如安温度 <p class="ql-block"><b>  如安街,还因为它是有温度的而令人留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在如安苑的对面,有一个老师傅在街边摆摊修自行车、电动车,小摊点占地最多1.5平方米,没有证的那种,当然也就没有桌子没有雨棚,只有一个小凳和几样必备的修理工具。他总是孤独地坐在那儿,神情有些落寞,但又总是带着微笑。每天他收摊的时候,总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辆小小的平板车上,这个时候,如安苑的保安就会出来帮他推到自行车棚里摆好,两人再站在大门口聊一会儿天。这个老师傅不是如安苑的住户,也许把小平板车摆在如安苑,可以让他方便不少吧? </b></p><p class="ql-block"><b> 这条小街上,还蕴藏着大名鼎鼎的“尹氏鼻炎诊所”,只要一开门,必定人满为患。尹医生医治鼻炎靠的是祖传秘技。不过,与祖传秘技完全不同的是,尹医生每年5月份全休,周游列国并度假,每周的休息也雷打不动。尹医生温文尔雅,看病时神情专注,态度温和,令人起敬。每次路过尹医生的诊所时,我都觉得有些羞赧。记得我做尹医生儿子的班主任时,常常因为小尹同学淘气或者缺交作业而把尹医生请到办公室来,每次尹医生都会很快到达。现在想想,那时多不懂事啊!不知耽误了尹医生和病人多少事啊!&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如安街上有一个生意很好的卖炒货的店,不知开了多少年。只记得刚刚开的时候,老板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然后就有了一位总是面带微笑的姑娘加入了;然后是一个小婴儿,然后这个小婴儿变成了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坐在街边做作业的小学生;再然后又是一个小婴儿,变成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一家四口,炒着瓜子、领着孩子、做着作业,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岁月静好、天长地久的样子。&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 &nbsp;如安街上的烧饵块、泰菜、冒菜;如安街上的修车和配钥匙的铺子、如安街上缝缝补补改改的姐妹俩……淡淡的烟火气息,淡淡的温度。</b></p> 如安菌事 <p class="ql-block"><b>  云南的雨季是饱满的,几场雨下来,山就变得又翠又绿,饱满得要滴出汁液;玉米、小瓜、豆角蹭蹭地往上长往前爬,留下一片绿阴;山泉、河水、小溪终日汩汩地流着,仿佛奏一曲欢快的夏之歌!</b></p><p class="ql-block"><b> 而这个时候,在云南的大山中、松林中、腐殖土下,一场夏之梦的盛会正在悄悄酝酿。一场雨后,先头部队探出头来打量这个世界。也许是一朵青头菌,粉嫩的绿,圆而厚实的小伞;也许是一朵鸡枞,深深地扎根在红土中,只探出一个尖尖的小脑袋;也许是一朵早出的谷熟菌,鲜嫩的黄,轻盈的身躯!这个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中国汉字的精妙,“朵”!是的,是朵,菌子像花儿一样盛开,树根旁,树叶下,盛放着一朵朵菌儿!是的,是“菌儿”,请尝试着用儿化音来读吧,把舌尖轻轻卷起,尾音稍稍拖长,一朵朵“菌儿”就盛放在你眼前了!如果一定要说成“菌子”,那就反而少了一份期盼一份欣喜!&nbsp;清纱弥漫的山野中,就多了早起捡菌儿的人们,是的,是“捡”,仿佛天之神把这些小精灵遗忘在了这人间,专门等着人们去捡拾!早起的人们走过山林跨过山丘,篮子里有了满满的收获!后来的人们也不会空手而归,菌儿们总是在不同的时间探出头来迎接你的到来!</b></p><p class="ql-block"><b> 记得七月份去成都时,谈起“菌儿”,成都的朋友说成都无菌,那时我是用多么悲悯的眼光看着他们啊!虽然你们有兔儿脑壳,有夫妻肺片,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可你们没有“菌儿”,这样的夏天还叫夏天吗?</b></p><p class="ql-block"><b> 七月,夏之梦的序幕正式拉开,街子上,餐桌上,微信上,QQ上,渐渐多了菌儿的身影;到了七月末八月的时候,夏之梦的高潮正式奏响,青头菌、鸡枞、谷熟菌之外,浩浩荡荡的菌儿大军轰轰烈烈而至:见手青喷香诱人,可是其剧毒的威胁又让每一次品尝都带着一丝为美味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视死如归;奶浆菌轻轻一折就会流出洁白粘稠的汁液;大红菌艳丽夺目,打破了颜色鲜艳的菌儿必然有毒的论断,是补血的佳品;铜绿菌外表沧桑,有着青铜器般的颜色,味道却鲜嫩无边;鸡油菌宛似小家碧玉,一身嫩黄的装扮,煮出的汤鲜得让你找不到词语来形容!到了这个时候,主角干巴菌和松茸就要隆重登场了:干巴菌外表如一簇簇的缩小的石峰,又或者如一簇簇黑色的火把,貌不惊人,却是当之无愧的菌中之王,佐之于红绿两色辣椒以及几粒小米辣,炒出来绝对是无菌能及,实在舍不得多吃的时候,也可以再放上几粒火腿丁,炒一盘干巴菌炒饭,保准叫你直呼过瘾;松茸成为菌中上品时日不长,却有了许多高贵的吃法:烤着吃,切成片蘸着芥末生吃,和土鸡一起熬成汤也令人叫绝,谁要是炒着吃,一定被批评为不解风情了!当然,这时的配角们也是可圈可点的:竹荪、虎掌菌、扫把菌、皮挑菌争先恐后;老人头、灵芝、喇叭菌也随处可见。至于黑松露和羊肚菌就是一菌难求了。不知什么时候起,云南人觉得一种种菌儿分开来吃不过瘾,于是菌儿火锅横空出世:十多种甚至更多的菌子被切成片,放到土鸡汤或者的老鸭汤煮成火锅,让饕餮之徒一次吃个够,不过,因为菌儿的味道、不同,火候的要求不一样,先放那种后放那种,什么时候可以吃,食客说了都不算,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忙来忙去店里的姑娘小伙,看着火锅里翻腾的菌儿兀自吞咽着口水,直到时间到了(什么时候是时间到,你是不知道的),他们淡淡地说一声:“可以吃了!”这淡淡的一声不啻天籁,宛如大赦,使你食欲大开,大快朵颐。不过,这种吃法在北京的表姐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暴殄天物。</b></p><p class="ql-block"><b> 四年前,一次偶然就造就了一个节日——如安菌事。从那以后,每逢菌子上市,一群发小就要以菌儿的名义在如安街的一个家庭里相聚,他们唱歌、喝酒、大碗吃菌、谈天论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每次都有那么一两个喝醉了,成为第二年的谈资。因为如安街主人的热情好客,两桌甚至是三桌已是常事!当然,这主要归功于活动的发起者段同学,有了第一次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今年段同学的父亲抱恙住院,可是段总仍然以买菌儿为己任,父亲出院后段总立马行动,抱得山珍归,9月2日夜晚“如安菌事”如期上演。虽然如安街的女主人要加班,但仍然不妨碍她的兴致勃勃;虽然李医生要开会,但也不妨碍她利用空闲跑过来洗菌儿;虽然另一个李医生身体不适,但也不妨碍她抱着自己泡的酒如约而至;虽然老王同志天天为股市忧心,但也不妨碍他熬制出喷香的鸡汤;虽然黄医生公务繁忙,疲惫不堪,但也不妨碍她要求一个人洗碗的决心和行动;虽然陈医生中午回不来,但也不妨碍她利用中午空闲时间做出了26个人的蘸水;虽然小左为银行指标操碎了心,天天焦头烂额,但也不妨碍她又是收桌子又是削水果;虽然检察官平日日理万机,但也不妨碍她细心体贴地带着新疆的特产来共享;虽然两位警官宴席还没有开始就接到命令赶回单位待命了,但也不妨碍他们和大家小坐叙旧,周警官还成了我们家的新成员“老米”的干妈!</b></p><p class="ql-block"><b> 等到女主人加班完毕回到家里,“如安菌事”的高潮已过,家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女主人悲伤地发现:自己在与不在还真的一个样!闺蜜们像对待贵客似的围上来殷勤招待,害得我好几次想申明:“我是这儿的女主人!”从闺蜜们口中知道,她们居然在开始的时候高呼口号:“祖国万岁!和平万岁!”然后才开始吃菌喝酒。我对她们油然而生出无比的崇敬!</b></p><p class="ql-block"><b> 其实,如安街这个简单的家见证了我们的友谊,见证了我们队伍的壮大,见证了我们孩子的成长,那些小姑娘小伙子现在都是不折不扣的帅哥美女了!</b></p> 卖烧饵块的大姐 <p class="ql-block"><b>  :清晨六点四十。找手机、拿包、换鞋,一片混乱。七点要赶到学校,看来早点是吃不成了。对,用饵块解决!</b></p><p class="ql-block"><b> 一路小跑,卖烧饵块的大姐已经利索地打开了门,炉火烧得正旺。红红的火光映红了大姐的脸,她微微笑着的脸上沁出了细微的汗珠。我刚走到小铺面的门口,大姐便抬起头来招呼一声:“赵老师早!白米的?”边说边戴上手套,熟练地拿起一个饵块丢在炉子上。这是一个居民楼一层的小铺面,三四个平方,一张桌子,一个炉子,一个烤火腿肠的小烤炉,剩下的地方就只够一个人站了,连转身都困难。“赵老师,还是要甜酱吗?”边说边利索地用一块光滑的小竹片挑了甜面酱抹在饵块上,抹完,竹片又呈现了光溜溜的深褐色。大姐用一个可降解的塑料袋裹好饵块,连同一张餐巾纸一同递给我。我拿出10元扔进大姐装钱小盒子里,自己找7块5毛。是的,两块五毛,就是我今早的早点! </b></p><p class="ql-block"><b> 搬来如安街已经5年多了,搬来的时候大姐已经在卖饵块了,五年来,她铺子的旁边,曾经来过一家品牌饵块店“英凤”,于是那段时间,我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英凤饵块点的小伙计不是在低头玩手机,就是蒙头在柜台上睡觉,而大姐这边却排着不少人。不知什么时候,那家名牌饵块店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p><p class="ql-block"><b> 其实我并不喜欢吃烧饵块。注意到大姐的小店还是因为我的朋友。每年总有那么几次,我的几个好友会从县城跑上昆明,晚上临睡时,她们总是交代我“明天不要做早点,我们要吃烧饵块。”连续几次后,我有点疑惑:真有那么好吃吗?一尝,果然,是比我吃过的烧饵块都好吃的!正如我的朋友的评价:这是昆明最好吃的烧饵块!虽然我仍然不太喜欢吃烧饵块,但有时时间太紧,也会去吃一次。每次去的时候,她总是会招呼一声“赵老师”,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交集,不知怎么她知道我是“赵老师”,也许是某天在买烧饵块时有个老师和我打了招呼; 也许也可能是学生喊了我吧,总而言之,不知什么时候她就开始以“赵老师”称呼我了。 </b></p><p class="ql-block"><b> 熟识了,有时我也会问她,怎么中午三四点就下班了?学生放学,大人下班时不是还可以再赚些钱吗?她淡淡地说:“赵老师,钱是赚不完的。每天我都要去买点新鲜菜,回家做饭。不新鲜的不好吃呢!” </b></p><p class="ql-block"><b> 菌子上市的季节,总有那么两三次见到她在没有顾客的时候拣着干巴菌,我不由心生感慨:这要卖多少烧饵块才能买这么一点菌子啊!可一想到她说的“钱是赚不完的”“不新鲜的不好吃呢”,便就释然了。 </b></p><p class="ql-block"><b> 她总是在火炉旁摆一个小纸盒放钱,顾客们都是自己把钱放进去,自己找补,有时我看到顾客投的是50元或100元的,不免担心:要是假钱怎么办?半个早上不是白忙活了?可看她泰然自若、专注烤饵块的样子,又觉得这样的担心完全没有来由,甚至想着想着自己会有些惭愧。 </b></p><p class="ql-block"><b> 卖烧饵块的大姐,姓什么我还不知道,我总称呼她为大姐。</b></p> 如安诗事 <p class="ql-block"><b>  在如安街生活,我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四的晚上了。因为,这天晚上,在如安街的一套普通房子里,必定灯火辉煌,鲜花盛开,茶香四溢,衣袂飘飘,小吃汇聚,上演一周最典雅最隆重的大戏----学习朗诵,我暂且名之曰“如安诗事”。</b></p><p class="ql-block"><b> “如安诗事”是我发起的,原因是听了一节语调铿锵的语文课《再别康桥》,备受刺激,痛定思痛,觉得有学习朗诵的必要了!于是,招兵买马,广纳英才,刹那间各路群雄汇聚,语文老师唱主角,数学老师、口腔医生、公司老总粉墨登场。</b></p><p class="ql-block"><b> 茫然四顾,只有老师没有学生,彷徨间王博士果断出手相助,介绍了好朋友赵海清老师! 赵海清老师,乃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播音员、记者也!</b></p><p class="ql-block"><b> 也许是因为海清老师和王博士关系太铁;也许是海清老师对语文老师一贯的“情何以堪“的态度(有赵老师的微信为证:以前上学的时候,语文算是我最好的科目之一,但是我严重不听话,不做作业,作文写言情小说,考试写诗歌……而且我从小到大的班主任大多是语文老师,我是被批评教育大的(虽说没什么效果)云云);也许是海清老师深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道理,准备也虐一虐语文老师了:总之,海清老师答应教我们了,每周一个小时,周四晚上!</b></p><p class="ql-block"><b> 于是这么一群在讲台上胸有成竹(其实有些心虚)指点学生语调语速、轻重缓急、情感把握的老师要重新做回学生了!也许他们上一个小时还站在讲台上或慷慨激昂或横眉竖眼或语重心长,可是到了星期四7:30,他们自动调整模式,从老师变回学生了!</b></p><p class="ql-block"><b> 当然,任何事情的开始都是需要辅垫的,“如安诗事”的辅垫是一顿丰盛的晚餐。说真心话,这顿晚餐是很不讲究章法的,餐桌上忽而有张平老师带来的卤猪蹄,于是一群奔着朗诵而来的诗意语文人就不顾忌形象了,人人手捧猪蹄大快朵颐;忽而是罗浩宇老师带来的冰糖芦荟,为上面到底放几片玫瑰花,她还和人家餐厅主管认真探讨了“衬托”的分寸;忽而是小胡端来的一大锅酸菜鱼,繁忙的她当然叫的是外卖;忽而是罗莲芳的昭通苹果如安卤肉;忽而是揽月的柚子秋香的大枣。当然,唯一没有发生改变的就是我精心熬煮排骨藕汤,排骨罗卜汤,排骨白菜汤,有时连上三个汤,琳琅满目,好像也相得益彰!</b></p><p class="ql-block"><b> 饭毕,自有年轻人收拾,空了巢的几位移步客厅,此时的客厅茶几上已是鲜花盛开,翠叶红花,游鱼戏水,茶香袅袅,满屋诗情。趁老师还没有来,大家手捧教材,或漫步轻摇或斜倚沙发,喃喃轻诵。那䵧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的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从厨房到餐厅,再到客厅到过道,甚至是卧室,简着无处不在,愁绪浓浓。过两周,“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又回荡在明亮的灯光下了。</b></p><p class="ql-block"><b> 门一开,各位迅速起立恭迎海清老师到来。老师落座,奉上香茶,注目疑视,老师开讲啦!老师端坐凳上,学生一一走到他面前还课,他时而闭目细听,不见表情;时而指手画脚,提示语调高低;时而果断喊停,纠错示范;时而沉声怒喝“站到到厨房那边去”,原来是声音没有力量;时而不吝表扬,大家喜笑颜开!大家边听边练,每次还课都看得见进步。海清老师最让我们钦佩的是,他所有的朗读都建立在文本的解读上,而且解读有理,吾等十分赞同!特别我们在朗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老师深感不满,觉得我们太过悲壮,完成曲解了汪国真。他认为应该读出一种“解放后的自由”,这是“心灵释放后的吿白”,他甚至建议我们先读一个笑话再去朗诵《热爱生命》,还别说,效果居然不错!原来朗诵的技巧只是附着在文本解读上的“皇帝的新装”啊!</b></p><p class="ql-block"><b> 一个小时的时间总是转瞬即逝,慷慨的赵老师总要延长10多20分钟,然后老师布置作业,大家再次起立恭送海清老师离开。</b></p><p class="ql-block"><b> 海清老师音质好,关键是他对文本的处理有独到的见解,几十万字的《第四野战军》在“喜马拉雅FM”播出后,收获了无数的粉丝!特别是他对《背影》的诠释,更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深深叹息、喝水、轻轻搬动凳子,一段往事就徐徐在我们眼前展开: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的父亲努力地翻过月台,在信上写着“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流泪的儿子,不能体悟父爱的儿子,内疚自责的儿子,纷乱的家庭琐屑,似一幅浓郁的水墨画,又似一首低吟的曲子,海清老师好似在对着什么人慢慢诉说,又好似是面对着过去独白,特别是读到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时,仿佛有什么东西撞击着我们的心,眼眸一下就湿润了。</b></p><p class="ql-block"><b> 特别可爱的要数李总了,她身为企业老总,钟情于朗诵。她告诉我们,她每天都要练习,不论多晚回家,总要把全家召集起来听她朗诵,大家还要发表评论。当我一想到胡润圆和爸爸,还有外公外婆一起围坐客厅听李总朗诵的情景,总觉得实在温馨可爱!</b></p> 如安之秋(尾记) <p class="ql-block"><b>  如安街只是一条370米的小街,街景算得上乏善可陈,可是到了秋天,它居然能够拍出大片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如安街两旁种着我至今叫不上名儿的高大落叶乔木。春天抽芽,夏天繁茂,秋天落叶,冬天蕴蓄力量,和所有的落叶乔木无二致。如果一定要找出不同,就是春天抽芽的时候,一定会有蚜虫的“蜜露”滴下来,迷迷糊糊的,树上的叶子油光发亮,有时候密密麻麻像小雨一样,车上、衣服上都难免“中招”。春天的夜晚,常常有环卫部门来喷洒药物,短短的如安街上弥漫着说不清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 可是,到了秋天,一切都不一样了。秋天的时候,仿佛是一夜之间,树叶就全都黄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安街金黄灿烂,到处都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仰视几近透明的碧天,天空纤尘不染,天色澄澈过一池春水,阳光在街上斑驳跳跃。是的,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样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在如安街上匆匆走着的少女被秋天染上了明媚的橘色;</b></p><p class="ql-block"><b> 转角的那只小狗在和阳光捉迷藏;</b></p><p class="ql-block"><b> 婴儿车的婴儿手里拿着一片秋叶,“咿呀咿呀”地说着什么;</b></p><p class="ql-block"><b> 台阶上坐着聊天的两位奶奶的白发上闪烁着金色。</b></p><p class="ql-block"><b> 这个时候,会有着一袭白色的或者淡绿色的长裙的姑娘坐在街边,捧一本书,看看书,看看落叶,看看人;这个时候,会有着与秋色相近的焦糖色、驼色的裙装的姑娘,飒飒地从街边走过,配钥匙的师傅抬起头来目光追随着那跳跃的背影;这个时候,要么是几个叽叽喳喳的闺蜜,要么是一对安静的情侣会在如安街拍照,偶尔还有一两个模特趁着车没有驶过的时候,举起追光板,定格下这个秋日最美的背影。</b></p><p class="ql-block"><b> 又仿佛是一夜之间,树叶就全部凋零了,街道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秋风起来,金黄的落叶打着旋在街上追逐嬉戏,小区的大门也落满了树叶,踩上去“吱吱”作响。秋天变得更加浓稠了。这是如安街一年中光线最明亮、色彩最丰富的日子,转瞬即逝。</b></p><p class="ql-block"><b> 心里一直有一幅画面:一个长发的女子,着一袭白色的长裙,衣袂飘飘地站在秋天清晨的如安街上,手里牵着一个眼眸明亮的五六岁的小姑娘,长发的女子弯下腰,轻轻对小姑娘说:“如安,你看,这就是妈妈和你说过的如安街。”</b></p><p class="ql-block"><b> 是的,如果有一个小姑娘,一定要叫她为“如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