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六个“一”教师成长工作室】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同行

A0麻雀校长张学勇

9月16日下午,泗水县实验小学珍珠泉校区【张学勇六个“一”教师成长工作室】在学校图书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同行”。我们选择的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们要求每位成员,从本书前50条建议中,任选一条或几条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给自己启发的建议展开论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验,谈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工作室所有成员,认真准备,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阅读的收获。 工作室成员齐聚图书室,准备开始分享交流。 张学勇校长介绍选择这本书共读的初衷和阅读要求。 汪桂苓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王泽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李蕊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翟洪英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王玉玲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单良勤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王莹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范修峰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王静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韩慧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张学勇校长分享心得体会 大家认真倾听,不时进行讨论交流。 以下为部分工作室成员发言材料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孩子一两年,想孩子一辈子</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学勇</b></div></b><br><br>翻开《给教师的建议》,读到第一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br><br>“教育工作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养成的一切,要过五年、十年才能显示出来。”<br><br>这句话,像一瓢冰水,让我顿时冷静了许多,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br><br>教育本就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来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吧!<br><br>为了一时的成绩,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每门功课都配备了好几样作业,搞得老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厌学现象日益严重。依靠挤占学生活动时间来取得较好的成绩,其实后患是无穷的。<br><br>前不久,北大吴谢宇弑母案终于尘埃落定,吴谢宇被判处死刑。试想,当年他考上北大的时候,他的母亲、他的老师、他的学校、他的亲朋好友,甚至他所在的小城,有几人不以他为荣?特别是他的母亲与他上过学的学校,都会把他当成自己最杰出的教育作品,都会以他为荣。结果呢?一个大家引以为荣的天才少年却成了十恶不赦的弑母凶手,人神共愤,天地难容。虽然他最终伏法,得到应有的惩罚,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br><br>孔子说:“有余力,则以学文。”三人重视道德修养,先学做人,再学知识。现在,我们虽然强调道德教育,但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非常严重。<br><br>家长说:“别的事儿,你不用管,只要学好习就行了。”<br><br>学校在评价老师的时候,也多以学生成绩为主,导致老师把“分”看成了自己的命根儿。有一些老师在评定三好学生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只要学习成绩好了,一俊遮百丑,其他的都是次要的!<br><br>整个社会也在道德滑坡,人心不古,形成良好品德的社会土壤不再那么肥沃……<br><br>虽然有许多客观环境因素我们无法左右,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教书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育人。教孩子一两年,要想孩子一辈子。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课堂里营造小气候。<br><br>作文课上,不要再让孩子去背范文……<br><br>考试的时候,不要教着孩子去作弊……<br><br>机械重复的作业,不要再去布置了……<br><br>在自己的课堂上,多一点儿幽默和笑声,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快乐一点儿……<br><br>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虽然我们的做法可能不随大流儿,虽然我们也可能取得不了甩人家几条街的成绩,但我觉得给孩子留点后劲儿,留下着最后冲刺的潜力,才是最重要的。<br><br>许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虽然在老师的强压之下,敢怒不敢言,还能给老师个面子。但,初中呢?高中呢?当他们的翅膀足够硬的时候,就像被压久了的弹簧,反弹起来,将是一场灾难。<br><br>老师们,醒醒吧!请牢记我们的初心,请从力所能及的地方着手,请从孩子的一生着眼!<br><br>如此,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的孩子才会更有竞争力。<div><br></div><div>2021年9月16日<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王莹</b></div></b>《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从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教学实习心得体会班主任心得体会《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印象最深的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伦敦租房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緣故”。让我想起了我国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他们的能力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尽可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br>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了解一个学生,不能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br>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这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认课教师同样应该家访:学生入学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察材,旁敲侧击学生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合教师“视其所以,观猜你喜欢其所由,察其所安”;平时教学时,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br>其次,在察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字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一百条裙子好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友展。对在字和词这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对字习各万面都感到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相信这些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翟洪英</div>在读了第二篇《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问题》后,让我对教师如何在工作中获得长久的工作乐趣,如何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新鲜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br>什么是幸福?教科书上给出的定义是一个人得到某种东西而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和喜悦。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对幸福有过一段精辟的诠释。他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老先生说的这四件事看起来都是很平常的日常琐事,但是幸福可能就在这一粥一饭、一颦一笑之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幸福是怎么论述的呢?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才能从热爱的事业中得到工作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幸福感。<br>“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人们这样来描述教师的工作,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等等,都说明教师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职业,他担负着缔造灵魂的重任。<br>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需要,这种情感需要暗示着我们、督促着我们去热爱这份工作,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身为教师的一种必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到他的健康。不会正确地抑制每日每时的激动,不会掌握局面,是最折磨教师的心脏,消耗教师精神系统的事。<br>幽默是消除激动和兴奋的制胜法宝,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学活动自然不会得到成功。丰富的精神生活可以是语言变得幽默,举止变得优雅,从点点滴滴的相处中感化学生的生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孩子自然会逐渐成长起来。<br>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犹如读一本教育教学的教科书,从学习修身等方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教师的建议》有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蕊</div>在课余时间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虽然文中的一些教育形势与我们今天大有不同,但他的教育政策思想却一点也不过时。其文内容鞭辟入里、常读常新,从中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就好似一位智者,在对我们娓娓道来,给我们排解烦恼,指点迷津。<br>其中,我对第五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印象尤为深刻。<br>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成绩。学习成绩,如同一条小船,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我们作为教育者则要保护好这小路和火花。<br>文中假设,要求所有刚上学的学生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不仅会损害他的力气,而且会打击他的自信心。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在低年级成绩跟不上的同学,到高年级慢慢跟上来,甚至在初高中爆发小宇宙,成绩斐然。<br>这也就给我们启示: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个体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他的特质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学生不可能做到同样好,但往往我们还是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容许有学生离开这个标准太远。现在我知道,我们应该容许孩子之间有差距,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那些学生,相反要尽所能缩短这种差距。尤其是现今终身学习已成为教育趋势,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兴趣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保护他们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让他们在重复、高压的学习环境过早的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如今高考中考指挥棒依然存在的教育形式下,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告诉这些孩子:“你们行。”要为他们找回自信;其次,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积极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再次,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师。<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给教师的建议》第八条有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 慧</div>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里的第八条《让学生记住基本知识》,我觉得特别实用。我真正的感受到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对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原来认为只要把现在的学生教得能考出好的成绩也就行了,但这种观念很快的就转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交往能力和自信心都会在这个时候的实践中得到逐步的锻炼。这个时候养成的习惯,将会是他们影响最深、延用一生的习惯。<br>知识的地基包括哪些方面,无外乎基本的听说读写和运算能力。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有具体的例子使我们看到了如何利用教材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去掌握这些知识,他提出了一个很符合现在新课改精神的方法,那就是如何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br>他用记忆的技术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小学所应掌握的词汇量,他用给“童话”题词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六百个“童话用的”词,这些方法读后都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这样化整为零,教给学生“记忆的技术”,让他们把当天要掌握的字、词、句、段,及时记入脑海,及时复习。如此积少成多,及时复习和汇总复习想结合。而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等到期末时再来逼着学生复习,弄得学生苦不堪言,自己也是劳心劳力,却收效甚微。学生即使当时抢记下来了,考试过后也忘得一干二净。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发现识记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到他们之间的规律,而不总是死记硬背。<br>从这学期开始,我决定把我从苏霍姆林斯基这里学到的宝贵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记得更牢固,基础打得更扎实。<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给老师的建议》第六条有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玉玲</b></div>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一名教育实践家,每次读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条都是这样实用而中肯。他能结合儿童学习的规律,举出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指导老师们在每一个学习细节上应该如何处理。夜阑人静之时,阅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心中不免掀起几许的波动。我静静地品味着作者精彩的理论分析,也细细地聆听着那些生动事例.<br>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br>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br>想想自己真的是这样,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br>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br>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读《给教师的建议》第2条有感</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单良勤</b></div></b>最近几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指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娓娓道来。让人读了受益匪浅。<br>书中的第2条建议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它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一天过得非常紧张,但有时还感觉有些工作没做好。<br>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他在书中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br>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由苏霍姆林斯基举的这个例子,我明白了:这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技巧,上天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寒暑假及节假日,应制定合理的计划,保证学习时间,不断为大脑补充营养,增强知识储备,到教学用到时就不必再去现学了,这就节省了一部分时间,正如那位上课的教师,对课题直接准备,只用了15分钟,其实课题的内容早已存在他的脑海里。我一定接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节约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不断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到上课时就应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了,再也不会感到天天忙忙碌碌了。<br>《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都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br>

教师

苏霍姆

学生

林斯基

老师

心得体会

我们

建议

学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