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随笔 坐七望八

坐七望八

<h1> 明天是八月十五,自然就让人联系起月饼。<br> 孩儿时代喜欢的节日除了过年就是八月十五。因为这天不仅是犯了过错不会挨打,要阖家团园,还有月饼吃。<br> 五十年代初的月饼不像现在的。一斤四个。店家现场用马粪纸(一种质地很粗的纸,像是马粪压成的一样)帮你包好。上面压张红纸,麻绳十字捆。你拎回家自己吃或者送人都方便。<br>八月十五的当天下午是买不到月饼的。店家说买完了。那时店家和厂家是合二为一的。既许柜台下还压有他也不卖。要保持店家的声誉:没有剩货!<br> 剩下在些月饼不可能自家吃光,留着干什么?打鸡仔饼!六十年代前,在两广这种饼很流行。就是用各种剩月饼混合压制而成的。鸡仔饼里含有淀粉、糖、蛋白质、盐,营养非常丰富。那个年代没有压宿面包,鸡仔饼顶替了压宿面包的功能。知青们要偷渡到香港,不可能搭趟班车到海边跳下水就往对岸游。要做周密的计划。其中一项就是买够充足的鸡仔饼当干粮,准备夜行两天山路到边境。<br> 公私合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月饼换新颜。刚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可以在街上摆摊,没有城管。一个摆小摊贩的朋友告我,一年四季在夏天卖西瓜,中秋节卖月饼,再加上春节卖鞭炮,这一年的生活费就挣得差不多了。这样就型成了一项“月饼经济”。懂做月饼的和不懂做月饼的齐上阵。到后来什么冰淇淋月饼、水果月饼、美国月饼应运而生。大主顾是单位。月饼进入市场竞争。先在节约成本上打主意,如用土豆代替莲蓉,这招大家都懂。后来在包装的上扩大宣传,各显神通。各种富丽堂皇的包装都出现了。有的还在包装上打上连他自己都读不懂的英文。让人有种出口转内销的感觉。打开层层的包装,里面就是四个小小的月饼。<br> 我总结出一条月饼定律:月饼的包装华丽程度与月饼的质量成反比。这是由价格和成本的关系决定的定律。<br> 很多厂家都报着一次性服务的动机。下次就拜拜了。<br> 节前买不完的月饼决不会拿去打鸡仔饼。撤开包装摊到早市上卖给农民工。有的厂家把原料放进冷冻库,来年再做月饼。<br>月饼的功能改变了。以前是用來自己吃的,现在用來送人的。外包装越漂亮越好。送月饼像送花。<br> 我有个忘年之交的朋友,力图恢复中国节日的历史文化面貌。去年端午节前,他们几个伙伴组织起来,各自带着自己读小学的儿女,在东西巷的地下层搞了次活动。兜售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节日纪念品。如刺绣的香包。到八月十五小朋友们还卖月饼,请师傅指导自己制作。保证价真货实,绿色食品,不放防腐剂。要先交钱予定。这不是商业行为,是文化行为。我俩公婆非常支持这种行为。我们带着外孙买了香包,后来还予定了一千元的月饼。我们不可能吃那么多,拿去送给大家都相识的朋友。回顾友情。<br> 节前月饼制好送来,隔不了几天就证实是绿色食品,没有放防腐剂:月饼发霉了。<br> 现在店里卖的月饼放了很多防腐剂。一般标称保质60天。我这个朋友没有经过那个时代。当时的月饼不放防腐剂,但很油腻,存放时间相对长。当时桂林的天气也没有这么热。那时的孩子们食品少,不到两天月饼就吃光了。现在的人讨厌油腻的月饼,血脂高。而且平时的食品种类多,月饼放好久都吃不完。把以前的理念搬到现在就行不通了。<br> 社会文化屈从于社会文明,接受文明进步的选择。<br><p> 我怀念孩儿时代的月饼,但把孩儿时代的月饼原原本本的搬给我,我不见得能得到孩儿时期那种享受。<b></b></p></h1> 我那个忘年之交的朋友结伙带着各自的子女在东西巷地下层兜售孩子们自己制作的节日纪念品。 这种月饼没有中文说明,就是这几个外国字。月饼盒很大,还有左右上下开关。里面装了十几个比像棋子大点的月饼。不知口味如何,我没有吃。 <br>根据包装亮丽与质量成反比的原则,我喜欢吃这种散装月饼。厂家有信心,不怕卖不出去。<br>恭城有一种葱花月饼我也喜欢,但不容易买到。<br><br> 坐七望八<br>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