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拍日照古格的美景,9月20日扎达县城还在沉睡中,我们离开酒店,在外用好早餐后,前往古格王朝。</p><p class="ql-block"> 约7:45到达古格王朝遗址下方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7:58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想了解前几天的记实,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rpdqzs"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1圆梦阿里环线游记实之八(普兰→札达)</a></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遗址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从远处看,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p> <p class="ql-block"> 曾经辉煌一时繁荣昌盛的古格王朝如今留下的尽是岁月的催残和沧桑!8:30左右,随着阳光慢慢地照亮它,仿佛也在向我们诉说着他千百年来经历过的所有故事!</p><p class="ql-block">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格王朝的10万民众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span>,这是一个千古谜团。</p> <p class="ql-block"> 延迟照:日照古格</p> <p class="ql-block"> 约9:05购票后进入遗址参观</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p> <p class="ql-block"> 现存遗址的山脚处有300余间成排的窟洞和简陋的房屋遗迹,是当时奴隶与百姓们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山腰上建有高大的庙宇和密集的僧房。其中保存较好的有红庙和白庙,约为300平方米。其内均有雕塑和色彩艳丽的彩画、壁画。壁画内容有吐蕃历代赞普和古格王国国王世系画像。</p> <p class="ql-block"> 到皇宫的唯一通道就是一个隧洞,其它地方均为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 山顶的绝壁上是王宫。包括聚会议事的大殿、进行佛事活动的经堂、坛城、神殿和王室成员居住的冬宫、夏宫等。</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专业讲解,我们只能走马观花。走在上山道上,看着山体上一个个窑洞和城堡的断壁残垣,遥想当时古格王朝的兴旺景象。</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参观古格王朝的时候,罗老师选择去了托林寺,下面是她参观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10:30我们离开古格王朝遗址,在和罗老师会合后,上G565前往皮央东嘎参观。</p> <p class="ql-block"> 11:04从札达大桥过象泉河,我们将远离它。</p> <p class="ql-block"> 途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 来张竖版的,看看感觉如何。</p> <p class="ql-block"> 视频:行驶在土林中</p> <p class="ql-block"> 11:40到达下图中标识当前位置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经漫长时期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个扎达县内。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457平方千米),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有的宛若一字排开的罗汉。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生动富丽。</p> <p class="ql-block"> 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p> <p class="ql-block"> 到达观景台远眺,成片的土林沿着象泉河两岸绵延起伏,远处雪山群峰就是喜马拉雅山脉。</p><p class="ql-block"> 如天气好的话,最高峰海拔7756米的加梅德峰均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大片荒凉到极致的土地上,一座座造型奇特的土堆屹立期间,这就是气势宏伟的札达土林,土林上下落差近800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下图是我在19年5月底在此观景台上拍摄的。</span></p><p class="ql-block"> 卡美特冰峰,又称加梅德峰,海拔7756米,排世界第29高峰,周围簇拥着108座雪山相伴左右,整座雪山群绵延上百公里。</p><p class="ql-block"> 卡美特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乡境南部,属喜马拉雅山山脉中段,是中国札达县与印度北阿肯德邦的界山。中印两国以卡美特山脊为界,北面属中国,南面属印度。卡美特冰峰,为札达县全县海拔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 气势宏伟的扎达土林</p> <p class="ql-block"> 12点在公安检查站边上,从G219转乡道743前往皮央石窟遗址游览。</p> <p class="ql-block"> 视频:从东嘎村→皮央村,途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视频:皮央石窟全景</p> <p class="ql-block"> 12:25到达皮央村,我们顾不上用中餐,前经皮央石窟游览。</p><p class="ql-block"> 东嘎-皮央石窟,位于札达县境内的东嘎和皮央两村。因两村相距不远,石窟群规模较大,故得名。1992年首次发现。东嘎—皮央石窟群存石窟总数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与僧房窟、仓库窟与厨房窟等不同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制有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比丘、飞天、供养人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礼佛图、各种密宗曼荼罗以及动物、植物和不同种类的装饰图案。东嘎—皮央石窟群是西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也是国内年代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皮央石窟群的全景</p><p class="ql-block"> 皮央石窟群位于东嘎乡的皮央村,坐落在一个于涸的河岸台地约90米高的山丘上。</p><p class="ql-block"> 皮央,汉语中亦译为培阳、皮旺、其旺等,系一处由寺院建筑、城堡遗址与石窟群组成的规模宏大的佛教遗迹。</p> <p class="ql-block"> 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山脚、山腰及山顶的南北两侧,总面积逾万平方米。这里有佛殿、民居、窟洞、佛塔、石窟等,是一处由寺院、城堡与石窟、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皮央石窟共有四区,编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分布,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与后山区……</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地传说这里洞窟的数量是“前山一千,后山一千”,可以想象千年前的这里是多么辉煌,商家僧侣来来往往,但是又是什么导致它谜一样的消失呢?人去楼空仿佛人间蒸发……</p> <p class="ql-block"> 目前东嘎皮央,有编号的洞窟近千个,使它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洞窟式遗址。</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皮央石窟的上山道上,看到部分洞窟已经被风腐蚀坍塌,一切都很神秘,据说每一个洞窟都有一个修行者,他们居住在这里,默默的守候着他们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据说,安装门的洞窟,是为了保护洞窟内的壁画,而安装的。</p> <p class="ql-block"> 洞形状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还有上、下分层贯通的双层洞室。</p> <p class="ql-block"> 洞内遗有被烟熏黑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站在半山腰住下看,石皮央前山的山脚,有一块高大的台地,名为“格林塘”,上有古老佛寺与塔林的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 洞窟遗址下一个皮央小村,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千年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屹立在悬崖边,历尽沧桑佛塔,有的已全部倒堒。</p> <p class="ql-block"> 爬到山顶发现,东边到山体蔚为壮观有点像先前看到的土林,应该说它就是札达土林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下图这个建筑是杜康,也就是集会殿。</p><p class="ql-block"> 殿内壁画,因长年雨水冲刷,已部分模糊不清,我没去打卡。</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为当年的宫殿,现在已残垣断壁。</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曾经是第二个王宫,和上午看到的古格王国并存,因与古格王朝分庭抗衡毁于一旦……</p> <p class="ql-block"> 在宫殿残垣下,有二个石窟内的壁画可供观赏。</p> <p class="ql-block"> 在石窟边上,有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伯,也是石窟管理人员。想看壁画,需要去找这两个老伯,由他们开门并带着参观。</p><p class="ql-block"> 现在能参观的只有二个石窟。</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有幸有这个在网络无数次出镜的老伯,带我们参观。</p><p class="ql-block"> 一道门、两道门,老伯打开了皮央洞窟的门,也打开了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再一次在荒芜的砂石土林中看到色彩绚烂的古老壁画。</p> <p class="ql-block"> 老伯认真地打着手电给我们讲解壁画的内容,方寸之地竟包含了格鲁、萨迦、宁玛多教派的内容,释迦牟尼在中间,两壁从上到下的信徒目光都一致投向佛祖,生动逼真。</p> <p class="ql-block"> 从老伯的介绍里,我们知道这小小屋子也没有躲过文革的浩劫,部分壁画惨遭破坏。</p> <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没有录音录像,老伯讲解的内容,无法记全,只能编个九宫格,欣赏一下带着岁月痕迹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视频:老伯讲解之一</p> <p class="ql-block"> 视频:老伯讲解之二</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皮央村还在改建中,相信不久,会有一个更的环境展示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约13:40下山,回到车上,补充了一些能量后,驱车前往东嘎村。</p> <p class="ql-block"> 13:52到达东嘎村,村中无人,看到一些倒堒的房屋,我估计是否这个村庄是否在搬迁了。</p> <p class="ql-block"> 据说,东嘎石窟群内壁画保存的较好,但考虑到见不到管理人员,而且要爬山上去,见不到壁画的可能胜很大,以及时间的原因,我们只能放弃打卡了。</p> <p class="ql-block"> 视频:从东嘎村→G565途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14:35到达G665上的札达公安检查站,过检查站后,朝G219方向行驶。</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海拨约五千米的国道上,在离天最近的阿里看云彩,云卷云舒雄浑壮美宛如天堂。</p> <p class="ql-block"> 视频:行驶在G565上,苍穹低垂,白云似乎就悬在车顶。</p> <p class="ql-block"> 15:25到达一处挂有经幡处,在海拨近五千米的高原上,在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p> <p class="ql-block"> 如天气给力的话,此处是G665上,拍卡美特峰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卡美特峰有两个峰顶,峰顶犹如一座平顶的巨大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图是我在19年5月底拍摄的</span></p> <p class="ql-block"> 离开经幡不久,右手边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山脉…阿伊拉日居山。</p><p class="ql-block"> 阿伊拉日居山也称“阿依拉山”“五彩山”。 它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6495米,是狮泉河流域与象泉河流域的分水岭,札达县与噶尔县的界山。</p> <p class="ql-block"> 阿伊拉日居山脉,有奇异的色彩,这一点不奇怪,山中的矿产资源有铬、铜、铁、兰晶石、叶腊石、红宝石、大理石、白云母、石英沙……,称之为宝山亦不为过。富含矿物的山脉裸露着斑斓的色彩---真可谓大地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15:45开始盘山,翻越龙嘎拉大坂。</p> <p class="ql-block"> 一路经过的山峦寸草不生,山坡、山岭、山崖都是彩色的,有不同颜色的山岩,黄色的、红色的、褐色的、黑色的,一条条,一块块,错落有致地铺陈在山体上,似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在16:02到达山口,看到了海拔5166米的龙嘎拉达坂牌子一闪而过,哑口规模不大,也挂着经幡还看到一些玛尼堆,我们在此停留拍照。</p> <p class="ql-block"> 此地因山体色彩斑斓,又被形象地称为五彩山。</p> <p class="ql-block"> 在五颜六色的山峦之间静卧着一个蓝色的小湖,名叫龙嘎措琼。在夏秋季节,龙嘎措琼边上还会多出一个碧绿色的季节性水洼,两潭湖水在五彩山的怀抱中,如同大地的两滴眼泪,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天使之泪”。</p> <p class="ql-block"> 视频:离开龙嘎拉达坂下山途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 16:23从G565转到G219,向狮泉河方向行驶。</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G219上,一路上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戈壁、湿地,一路相伴。</p> <p class="ql-block"> 视频:行驶在G219上,途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因途中换了一次备胎,故在18:15翻越狮泉河达坂。</p> <p class="ql-block"> 翻过狮泉河达坂后,于18:25到达进入阿里地区行政中心的门楼处。</p> <p class="ql-block"> 18:40到达狮泉河镇,在七哥川菜馆用晚餐。</p><p class="ql-block"> 这家餐馆,我19年5月份曾经来过,感觉味道不错,这次团友们吃过后,一致好评,决定明晚再到这儿吃。</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19:25左右穿过狮泉河镇,前往班公湖畔入住。</p> <p class="ql-block"> 穿过狮泉镇后,到达317国道,在317国道终点,转到G219,往班公湖方向前行。</p><p class="ql-block"> 317国道(或“国道317线”、“G317线”)是中国的一条国道,也称为川藏公路北线,318国道支线,起点为四川成都,到西藏那曲,里程为2030千米,在十三五时期,延长终点为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p> <p class="ql-block"> 约20:20左右,太阳开始落山,由于在山谷里,找不到拍日落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在十四的月亮照耀下,约21:30到达班公湖,入住湖畔的小木屋。</p><p class="ql-block"> 想了解后几天的记实,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vmchxx"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2021圆梦阿里环游线记实之十(班公湖→狮泉河)</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