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中秋,走陈大/作者:于景雪

潇雪散文

<p class="ql-block">记忆中,我从未去过陈大,也许离义门太近,去义门时,能看见路边的写着陈大的标牌,也是匆匆一眼。2021年8月17日,亳州市作协组织三县一区的部分会员去陈大采风。接到通知时,我心里在嘀咕,去陈大,有什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自认为自己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四季花开、栽稻种麦、时节更替,我还不糊涂。当驱车到达涡阳飞涛种植专业合作社,看着满大棚的翠绿,我真不知道种的是什么。同行的一个文友问我,猜猜这是什么?我越看越酷似我养的文竹,就是比文竹大了许多。文友笑着说,刚进大棚时我也以为是文竹,听了大棚的管理人员介绍,才知道这就是芦芛。这时,我才注意一个身材微胖,肤色黝黑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几根有成人的大拇指那么粗,绿绿的东西在讲解着。小伙子说,芦芛种一次能收十五年,一亩地每年能收入万元。现有六十一个大棚,占地三百多亩。附近的农民可到合作社工作,按劳计酬拿工资,优先考虑贫困家庭,让贫困户脱贫……</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听着小伙子的介绍,我不解地问,在商超和市场上怎么不见销售芦芛的?那小伙微微一笑说,我的货都是直供大型餐馆和一、二线城市的超市。在本地销量很小,也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芦芛价格高,我们当地消费水平在这呢……小伙说话声音不大,我能听出了小小的自信和骄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真的没有想到,在我们涡阳的陈大竟然看见了孔雀。说起孔雀,关联的肯定是泼水节上那白衣筒裙,长发如墨的傣族少女。肯定是洱海的俊秀,苍山的妖娆。肯定是关牧村那醇厚的嗓音在吟唱: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绿色的雾哟</p><p class="ql-block"> 陈大镇道源珍禽家庭农场给西南边陲的"孔雀公主",在我们这淮北平原安了个家。农场里不但有孔雀,还有鸵鸟,野鸡等等。那鸵鸟,硕大的体态、长长的颈脖、两只圆圆的大眼睛看着我。我拿起手机自拍杆想给鸵鸟拍张照片,其中的一只用鸟喙轻轻地啄一下我的手机。那神情可爱极了。为了防止野鸡们打架,每只鸡的鼻梁上都加了一副小小的红色眼镜,看上去有点滑稽。农场流转土地110亩,投资500万元,建成集现代绿色农业、农耕文化博览、生态环保休闲、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示范园。农场本着"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经营理念运作发展。因为错过了草莓和火龙果的采摘时节,只能看见成片成片的草莓秧子和火龙果那粗壮的枝条。在不大的展厅里,用孔雀的羽毛做成精美的工艺品,雅致灵巧。鸵蛋壳上,五彩描绘的山水画,镂空雕刻的工艺品,玲珑剔透、美不胜收。这些工艺品在网络平台上都能卖出好价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涡阳县恒洲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者张恒洲,高高瘦瘦,谈吐中略带几分儒雅。要是不介绍,我会想到站在我眼前的是回归乡梓的退休教师。在果园里,他向我们介绍他种植的金星苹果梨。梨子的滋味我们刚刚尝过,皮薄核小,脆甜可囗。走进园时,我发现,梨树下生长着半腿深的野草。我不解地问,梨树下怎么不放养大鹅,让大鹅吃草,或打除草剂。这么深的草会不会和梨树争水争肥?他笑了笑说,这就是我种植方法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我的园子里从不用农药除草剂。打了这些东西会把土地里的有益元素伤着,水果里也会有残留。让梨树下长草,草丛里会隐藏着许多益虫,这些益虫会消灭掉梨树上的害虫。一物降一物,石膏降豆腐。要是草丛中放养了大鹅,粪便增多,不但不能增加肥量,还会滋生许多有害的东西。草丛的下面,有许多蚯蚓,蚯蚓的粪便是最好的有机肥。所以说,我的果子囗感好,农药无残留。正说着,他的手机响起,只听他说,一级大梨8块钱一斤,二级中梨6块一斤,货也不多了,你现在就来拉,都是客户谁来早给谁,我存不住货。不要带现金,你直接微信转账,手机银行转帐就行了……挂掉电话,张恒洲又接着说,我们还帮助其他果树种植的农民,只要需要,免费为他们把产量低,口感差的梨树通过嫁接都改良成金星苹果梨。果子好,商家包销,有多少收多少,不让大家为销路操心。看着在梨园里谈的生意的张恒洲,说句实话,我心中涌出了感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最近很火的一句话,生命的历程中不论出现什么,都是最合理的安排。能走在陈大这片土地上,冥冥之中,觉得是补偿以往我对陈大的忽略。 多少年来,我们己经习惯于把农民和农民工划上等号。多少年来,我们总以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一年两季,收麦种豆。今天,走入田野,走近农民,和当代的农民近距离交谈接触,感受到今天的农民己经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已不是把外出打工当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前进的大军中,中国农民正在华丽转身。采风前,在陈大镇政府会议室,我们听取了陈大镇党委委书记张路华介绍工作思路:三条线: 一、建好沿S309农业休闲采摘线,二、建好涡河百里风光带陈大段旅游观光线,三、建好5公里义花路一线万亩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两结合:一、产业发展与“十四五”规划相结合。 二是产业发展与遗留问题处理相结合。两定位: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二、建设“义陈园区”。半天的时间不长,我能感受到这些计划正在一步步地落实和实施。当我们为航空员遨游太空喝彩时,当我们为奥运健儿奋力夺冠欢呼时,当我们为抗疫英雄扼制病魔感动时,蓦然回首,我们中国的新一代农民,以他们的自信充实的精神面貌,以他们学习进取生活态度,精耕细作着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在乡镇,最基层的政府机构的带领和指引下,他们能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动向,积极地溶入到我们中国前进的大軍中去。为国家的前进和发展奠定着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回来时,村村通的水泥路两旁晾晒着刚刚收获的玉米。大型的玉米收割机在田野里忙碌着。高粱穗子还没有红透,黄豆的叶子已经开始变黄。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多下去走走吧!到广阔的田野中去,到广大的农民中去,我们的文字才能充满泥土的芳香。用心感触百姓的情感,我们的作品才会有温度有筋骨,我们的情怀才能与时代同步。</p><p class="ql-block">以往,有朋友来涡阳,我总会如数家珍地向他们介绍闸北的天静宫,老子庙旧址。如果时间宽裕,我会带他们去曹市,去观赏徽山的三秋盏菊,十里荷香。会去义门古镇,去领略仲春时节的芍花,如炫彩的丝绸铺满大地,田头路边,一根麻绳系在两树中间,麻绳上整齐地挂满着翠绿的苔干。微风中,如姑娘们的裙摆。以后的日子里,远方的朋友再来涡阳,我会说,走,咱去陈大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