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一路花开,一路酸甜苦辣。有泪水,有焦虑,伴着欢声笑语,一言难尽。</p><p class="ql-block"> 九月,微风不燥,阳光甚好,很美的一个下午。</p> <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一群有缘人依然在周末该休息的日子相聚一堂。当我打开“家庭教育研究会”会议室的大门,刘丽校长已经买好了果盘在陪伴着大家,每个人都捧着书在安静地阅读,我悄悄地坐到座位上,从包里抽出《父母的格局》。今天阅读的是本书的最后一章《给孩子一个爱的港湾》,这一章不轻松,可谓是压轴部分,由邵清、田丽两位老师领读。</p> <p class="ql-block"> 邵老师提纲挈领直奔主题,将书中的重点一一拎出,然后用自己身上鲜明的事例,与儿子相处的生活日常来贯穿内容,像是用最快的速度穿了一条珍珠项链,让我们很快豁然开朗。期间,杨翠平老师不时对自己育儿的困惑提出质疑,刘校长与两位老师的即兴情景剧表演,为我们直观展示了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应对方式,也让我们明白有效的言语沟通才能拉近孩子的心。</p><p class="ql-block"> 趁热打铁,邵老师立即给我们总结作者黄静洁的话: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我们爱孩子,就要去读懂孩子,只有培养好亲子关系,让家成为爱的港湾,我们才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并更好地应对和化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成长。邵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书中的内容:我们对孩子的任何负面影响,都可能成为孩子性格和命运的后天力量。</p> <p class="ql-block">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同一感,我也深切地回忆了女儿上高中后的一段艰难时光。对照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回溯到前面几个发展阶段,去寻找了问题的根源所在。</p><p class="ql-block"> 最后,邵老师提醒我们重视四个家庭链接:共同的兴趣,互相的情感投入,互相的信任感和互相的尊重。她分享了自己陪儿子看电影、爬山等温馨的亲子时光,为我们解读亲子关系的相处方式。</p> <p class="ql-block"> 讲到让孩子开心入园的四个妙招时,泡泡妈妈高燕老师深情而欣慰地说出自己在书中找到了方法,让三岁的儿子带个安慰物渡过了困难时期。她说:提升了孩子拥有自我安抚的能力,分离焦虑就会减少,直至消失。</p><p class="ql-block"> 面对大家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刘校长笑着提醒大家继续边吃水果边聊,读书分享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 田老师补充说道:孩子快乐记忆的开关,需要妈妈来打开。大家都表示竭尽所能,这就意味着大家不能遇到苦难就将目标放弃,而是始终坚信,总有办法打开锁着的门。</p><p class="ql-block"> “目标设置好,需要坚持!”由徐丽丽老师刚引荐加入的祁海燕老师在宽松的氛围中大方从容,“坚持很重要,也很难,这就是要我们家长,观察孩子,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同时自己做好榜样。”徐老师始终欣赏地看着她,给予赞许的目光。迎着窗外透进的一缕阳光,我看到了传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一晃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依然谈兴正浓,余味未尽。</p><p class="ql-block"> 最后,刘校长一边热情地分派果盘里的水果,一边深情地总结:做孩子的人生导师,去帮助,去支持,去陪伴,让TA在爱的港湾里成为TA自己。</p> <p class="ql-block"> 读书就是和大师对话,共读共享大家的智慧,《父母的格局》成就了优秀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掩卷深思之余,我们更多地期待开启下一本书的悦读之旅!</p> <p class="ql-block">文字:吴海燕</p><p class="ql-block">图片:高 燕</p><p class="ql-block">编版:邵 清</p><p class="ql-block"> 泗阳县家庭教育研究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