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当幸福在脚跟时要变认它,鼓起勇气和决心俯下身去将幸福拥抱在怀里……并且将它留住。这是心灵的智慧。缺少心灵的智慧,就只能有逻辑的智慧。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阅读马克李维的《假如这是真的》一书,让45岁的我觉得与此书相见恨晚。如果早20年认识这本书,我对于爱情、幸福和生死的态度也许会有些不同理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我读这本书是因为马克李维连续十几年都是法国最畅销小说家,他的作品《偷影子的人》《如果一切重来》《七日成永恒》等都是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而我对他名字的熟悉更是超出了他的作品。《假如这是真的》一书是他的处女作,我对一个作家的认识都是从处女作开始。因为处女作中往往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小说的主人公劳伦,一个漂亮性感,年轻阳光的长发美女。在某个休假的早晨开着自己的老破车外出的时候遭遇严重车祸,尽管警察、医生、母亲竭尽全力,但劳伦还是陷入深度昏迷,成了植物人。阿瑟,一位已经三十岁,处事淡定的建筑师,在搬入新居的壁橱里看到了一个金发美女。他与劳伦如此相遇,而壁橱里的只是劳伦的灵魂,除了阿瑟,别人都看不到、听不到她的存在。阿瑟被这个幽灵深深吸引,甚至在别人眼里他像个疯子。他坚定的要与劳伦共同揭开昏迷的躯体与幽灵的关系,救活劳伦,在他想尽办法阻止劳伦的母亲对她实行安乐死。他们无忧无虑的在一起生活了三个月,最后,某天早晨,劳伦消失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数次幻想结局,如何才能给读者一个不是很忧伤的结局呢?然而,劳伦的消失并不是最后的结局,而是又一次反转。为了给没有读过小说的朋友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不能再剧透下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也许这一切只是劳伦的一场梦,也许这一切只是阿瑟的一场梦,虽然小说的题目“假如这是真的”,小说的结尾也没有揭示真假。但是读完小说,任何读者都不会纠结一切的真伪,会和小说里其他人物一样,相信它是真的,因为爱的力量唤醒了劳伦,救赎了阿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在马克·李维的笔下,没有仇恨,只有爱。而各种形式的爱,是我们在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里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假如这是真的》是我读过的最浪漫的爱情小说,在这个看似离奇的故事里,收藏了爱情的种种表达。阿瑟追求的正是最现实的爱情,相知、陪伴、长久……他认为将劳伦重新带回人间就是自己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他认为“一个出发的男人永远不应该回头”。当然这本书还提示了很多生活的态度,比如要更加珍惜当下的时间,有多少时间是在我们犹豫做还是不做的时候,就已经偷偷溜走。百度中有人专门整理了小说中的经典句子,对于爱情与人生的思考,即使不读小说全文,也能从下面这些截图中启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毫无疑问《假如这是真的》是近半年来我读到的最完美的一本书。不但故事的构思引人入胜,所传递的情感引人深思,结局令人动容,而且文笔(包括翻译)优美都用词丰富精准,而且非常幽默,随处体现着法国人的浪漫遐思。这本书很早就被搬上银幕,取名《出窍情人》,但是我并不打算看电影,因为我发现劳伦的扮演者并非我想象中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写完这篇读书笔记时,我已经在《假如这是真的》的故事中恍惚了一整天。此刻更加惋惜逝去的那些徘徊在“想做而没有勇气做”的时光,所有的梦想都有代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