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黎平县境内。肇兴侗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建于山中盆地,四面环山,就像被世间隔开的一个小小的桃源。</p> <p class="ql-block">侗寨有三宝,鼓楼、戏台、风雨桥,一个鼓楼就是一个团,相当于一个村,肇兴侗寨五个团,团团相连,只有从鼓楼不同区分不同的团。</p> <p class="ql-block">整个寨子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家族,五个群团: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每个群团都有自己的风雨桥和鼓楼,各有特色,可以挨个观赏。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地面积78.3平方米。侗语称为“楼斗迫”,为白、马家族所建。</p> <p class="ql-block">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地面积77.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地面积70.3平方米。侗语称为“楼纇”为赢和满、龙、邓家族所建。该楼系 肇兴 的首座鼓楼,始建于17世纪,重建于1982年。</p> <p class="ql-block">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面积81.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鼓楼一般是人们集会议事的地方,也供大家休闲聊天;而戏台自然是演侗戏的地方,一般就设在鼓楼旁;风雨桥主要为田间劳作的人们遮风挡雨。</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四面环山,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小青瓦,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两条小溪穿过寨子,不要沿着大路走,移步到小溪边,感受浓浓的侗乡风味。</p> <p class="ql-block">寨子很多蜡染工坊,都是手工制作,别有风味。“侗布”染布、晒布、捶打是侗寨人的主要工作,染布工艺是沿袭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手法。在水烧开的大锅中,加入靛蓝或者紫的、红的染料,将布匹放进去后翻煮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挂在长竹竿上晾晒。</p> <p class="ql-block">侗寨百年老宅经历了风风雨雨洗礼,古朴厚重的青石板路连接侗寨。放眼望去,整个村寨的吊脚楼,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紧密相连的美丽画面。</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族文化展示中心</p> <p class="ql-block">堂安侗寨被称作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黎平县堂安侗寨生态博物馆,这里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乃至水碾、纺车等实物都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国首个以村为单位建立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堂安侗寨是一个团,但是面积不小,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梯田规模大,线条也美,值得好好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安堂侗寨没有商业化的喧嚣,这里只有静静的梯田,静静的在这老宅里生活的人们,用心感受着梯田的风光。用心耕耘着……</p> <p class="ql-block">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1160年间,肇兴的先民就在这里定居,距今已有858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侗寨。自古以来,肇兴人都称他们的居住地为“绍”。“绍”为侗语,是人们对“白鹭鸟”的称谓,意为“白鹭栖息之地”。相传,在千年发展历程中,肇兴侗寨由当年祖先拓荒落户时的一座茅草屋,发展成为如今的千家聚落。早年开发这片谷地的肇兴先民为闹暖兄弟。兄弟俩在此拓荒落户时,见到最多的是一群群飞越于山谷之间的白鹭鸟,因此他们称此地为“绍”。古时,肇兴村长期被称为“肇洞”,直到1941年设立肇兴乡时,原“肇洞”更名为“ 肇兴村”。因此,“ 肇兴 ”一名的由来,既与“绍”有关,也是古时“肇洞”称谓的沿袭与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