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中秋🥮

☘昭君

中秋节的来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p> <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p> 中秋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的习俗是祭月、燃灯、赏月、追月、观潮、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竖中秋、耍禄仔、扎灯笼、玩花灯、烧斗香、拜祖先、舞火龙、听香、烧塔、中秋宴俗、玩兔爷。</p> <p class="ql-block">  吃月饼是我们过中秋节的一大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p> 中秋节的地位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节活动,而宋朝时期是我国中秋节活动比较盛行的时期,而在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地位已经与春节的地位没有什么区别了,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地区也会过中秋节,在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区,中秋节的气息会更加明显。</p> 我的中秋节 <p class="ql-block">  恰逢中秋,今天的主持课也学习了有关中秋节的词:《水调歌头》。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听完这首词,你是否想要回家看看?就让你们来看看我的中秋节吧!</p> <p class="ql-block">  迎着早晨含着丝丝秋意的风,我们来到了外婆家。中秋节送礼当然少不了月饼啦!我提着一提月饼送给了外公,当他接过月饼的一瞬间,我睹见了外公那因做工而龟裂的双手,和那满是皱纹的面庞。外公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年的累活,却只能逢年过节与家人团聚,我不禁心生一阵寒意。</p> <p class="ql-block">  小憩片刻后,我去到太爷爷家,他已将近耄耋之年,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生活很难自理,想当年他也是一名光辉的领导干部,可如今却也只能逢节时获得几分幸福。</p> <p class="ql-block">  因为是中秋节,所以外婆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虽然尽是普通的家常菜,但除了美味还夹杂着幸福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既然是过中秋,怎能不尝尝月饼?我拆开一盒,嚼上一口,满腔都是月饼浓郁的甜和秋日的淡香。</p> <p class="ql-block">   每逢中秋,最博人眼球的莫过于是那悬挂在黑色夜空中的一轮圆月。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但它也略显孤单,使人心生愁慨。</p> <p class="ql-block">   中秋的月亮,带着远方游子的思念,带着家人团聚的幸福,带着月饼的甜蜜。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制作:田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1年9月2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