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日入秋,寸草结籽。放学路上看到路边生长一个生命周期的小草,都已经开始结出属于它们的果实了。记得给五年级的孩子们开班会的时候讲过,每天上学的路上两边有很多小草、大树和庄稼,从春到秋,从幼苗到成熟,每一棵植物都经历它的"一生",有它的自己"收获",然后让孩子们每天观察路过的一棵草或者一片庄稼,看看一天两天会不会有变化?孩子们给的答案是否定的,我想告诉他们的是我们要学会坚持,必须像庄稼一样,每天都要吸收养分,每天都要成长一点,那么最后才会有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 每天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时间长了仿佛都有了固定的语言指令。就餐、路队、课间……,孩子们似乎都能猜到老师要说什么,而我也在和孩子们一次次的共同“行动”中反思自己的语言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或者怎样的表达更为合适。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是室外课,两个孩子需要站路队离校,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收拾书包的速度和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我一遍遍地说“快一点”,但是他们手里的动作依然快不了,只能快速抬头看我一眼,却不停手上的动作。当我说了四五遍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匆忙的只是我自己,孩子们已经在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收拾书包了,而我所说的“快一点”给不了他们任何的助力,所以即使着急地想去帮他们收拾书包,我也不说了,站在教室外面静静等着。虽然走出教室的我们都有一些迟到,但是孩子们的内心已经觉得自己做到了老师要求的“快一点”了。</p> <p class="ql-block"> 练字时间,拿起钢笔的孩子们千姿百态,钢笔的“刷刷”声在教室里回荡着,虽然时间要求质量和速度必须并重,我说过“快一点”,也说过“慢一点”,但是孩子们的字似乎不是因为哪三个字有所改变,而进步却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显现。每次的午餐时间,我也说过“快一点”和“慢一点”,但是孩子们享用美食的速度似乎也和这几个字无关。"拔苗助长"告诉我们,催促,并不能影响生命的拔节,而时间可以。</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满树繁花,不出一月化作春泥,快不了,慢不了;若想收获水稻,必须夏种秋收,快不了,慢不了;如果种下的是小麦,必须经历寒冬的等待,快不了,也慢不了……这是自然的神奇规律。我们教育培养的是孩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样快不了,也慢不了,这也是教育的规律。只有给孩子时间,让他们一天天的成长,而我们能做的是陪伴、引导和扶持,或许“快一点”、“慢一点”都不如顺其自然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