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 <p class="ql-block">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p> 中秋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p> 诗歌吟诵寄托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形成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中秋文化。</p> 民间故事寄寓 <p class="ql-block">嫦娥奔月</p> <p class="ql-block">月中玉兔</p> <p class="ql-block">吴刚伐桂</p> <p class="ql-block">花好月圆圆月夜 人归语欢欢聚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