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六院传承

杜撰三品

<p class="ql-block">序言</p> <p class="ql-block">一 概述</p><p class="ql-block"> 我叫杜夕国,是上个世纪公元一九五七年九月十日晚七点十分,农历前八月十七出生的。那年闰八月,也就是两个八月,一个前八月,一个后八月。我是前八月十七出生的,所以在我填写各种资料表格时,就用前八月十七这个时候节点来完成。同时,在测八字的时候,更得用这个时间,否则就测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六院,坐落在河北省元氏县董堡村杜家街的东半部,占地约三十亩。杜家自明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过来之后,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我的一世祖杜鹤飞生下六个儿子,分家另灶后,建立了六个相对独立的家庭。而六家都得到上一辈的福荫,过的都非常富裕,算得上是三里五乡说起来都提得着的大门大户,名副其实富裕人家,称得上是别人口中的杜家六院。</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杜家六院,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经过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代更替和社会变迁,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涕的动人故事和人物传闻,我们有责任把她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以此激励家族的后人,把我们的光荣传统和家风家训发扬光大,做的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献瑞爷爷介绍,那时候我们六院不仅有共有的堂号“两义号”当铺,更有六个弟兄每家都置了一百多倾良田好地。并且花了一屋子铜钱盖了六处祖屋祖院,所占面积之大,所建规格之高,在董堡这个元氏县的第一大村,堪称首屈一指。那真是宽房大屋,雕梁画栋,青砖绿瓦,气势恢宏!比起山西的王家大院也毫不逊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往下的行文方便,也为了避免把辈分搞乱,我首先普及一下传承体系知识,让大家心里清楚清楚。据史书记载,传承称呼是这样排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我往上排,自己,父亲,爷爷(祖父),老爷爷(曾祖父),高祖父,太祖父,太高祖父,一世祖……N世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我往下排,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曾玄孙,玄曾孙,一世孙.……N世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这个排序,杜清安就是我的太高祖父。太高祖父有六个儿子,就是说我有六个太祖父。六院传承下来,形成现在的这么多六院传人。我们六院的后人都是清安太高祖父的血脉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安祖的父亲,杜鹤飞,我的一世祖。他老人家一个儿子即我们的清安祖。鹤飞祖k弟兄四人,在弟兄四人中排行老四。从大到小分别是:龙飞。雄飞。鹏飞。鹤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现存一块长150厘米,宽65厘米,厚约3厘米的牌匾,这块牌匾既是祖辈的荣誉,又是历史的见证,还是未来的传承。匾额正中间上书“庸行济美”四个楷书大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左侧竖刻:</span>题补道特授正定府正堂 王为。右侧竖刻:光绪十二年二月 榖旦 追奖孝行杜鹤飞暨子清安立。正上方一枚8厘米的方形官印。匾的左右两侧距上方12一14厘米处,各安有耳环一个,供主家悬挂时利用。我记事,这块边就在家中存放,我父亲告诉我,文革时,红卫兵造反时,敲掉了我们家房子上所有的滴水瓦扣,因为上面有福禄等吉祥字眼。这块匾也被当作四旧给摘了下来。从此,这块匾额被当作床板或谁家盖房子上泥时的二层架。现在匾牌上的釵子印还清晰可见。此匾迄今13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百三十五年前,我六院的先祖不仅大兴孝道,家庭和睦,崇尚教育,还积极为国家捐款捐物,抗击外国入侵的敌人,而受到省级领导授匾表彰。下面我再解释一下牌匾的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庸行,是指平常在家里孝敬父母的行动和家庭合睦的美德;济美,是说在前人美德的基础上再次发扬光大。我的一世祖和太高祖因此而得到省级政府的表彰奖励,父亲做得好,儿子传承了父亲的美德和孝行,做的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氏县志同治篇,有专文记载,非常贴切地解释了牌匾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县志内容释义,也就是如何解释,我把这段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杜鹤飞,字仙客,董堡村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的母亲五十岁的时候,他才十四岁,从小寄养于本村一个姓路的人家,在人家家里吃住。那时候一到冬天吃完晚饭,他就回到自己家里。姓路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忠,一个叫孝。产生了疑问,就跟着他到了他家,看见他脱掉衣服钻进被子,等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被子热了,您睡吗?母亲说睡。他就穿好衣服起来。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姓路的儿子把这事告诉了他们的父亲。父亲很看重鹤飞这个人。就吩咐他的儿子要好好善待鹤飞,并且要大力资助他。自此鹤飞家的家境渐渐的好了起来。后来他的儿子杜清安也很孝敬父母,由此家里子孙旺盛,像瓜藤一样绵延悠长。这就是他美德和孝行的最好的回报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杜清安,字彦斋,鹤飞的儿子,国学生。性情非常敦厚实诚。侍奉父母的时候,既和颜悦色又细心照料。在父亲年老体衰卧床不起的时候,父亲的腿脚麻木冰凉,他就亲自煎制药汤,为父亲暖脚。亲自给父亲按摩搓擦,每次一定等到父亲熟睡以后才停下来,白日黑夜的不知疲倦。时间久了,父亲的身体瘦的很了,虽然铺着很厚的毡子和褥子,父亲也觉得不舒服。清安就和父亲钻进一个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父亲,使父亲有了非身体而不暖和的感觉。而对于训斥谩骂奴婢下人的家人,清安必教训他的家人:“他们虽然出身低贱,但他们也是父母所生,有点小错就呵斥谩骂,实在是有伤我们家忠厚的名声。”他就是这样对待所有人的,这是因为他深深的明白“敬亲不敢慢人,爱亲不敢侮人”</p><p class="ql-block">的道理。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按照最大的礼数处理了后事,得到宗族乡亲的好评,称赞他是个大孝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匾额,是我们家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 能够证明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之后的一百三十余年来,我们的家族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社会,以致于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族人也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家族成员也有成员参加了这些战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我的准伯伯就参加了入朝作战,与参战部队一起,勇敢作战,抗击敌寇。</p> <p class="ql-block">二 平分时居住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献瑞爷爷回忆,民国38年,平分时,我六院的居住情况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六院居住的杜家街的东半部,目前还有舞台为标志。东起路家街,南从舞台东南角沿路家街向北一直到小路家街的西头,从小路家街的西头往西,一直到凤楼,瑞山他们这个巷子。在这里向南,一直到杜家街往东到青竹爷他们巷子口,从此向南到甲戌哥,二物件哥,小四哥家南边的道,从此向东到舞台东南角,这个不规则的长方形里,都是我六院的地方。另外还有克叔家的地方离我们的祖宅稍微有点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队舞台所占据的地方,是六院第四院的庄裹;紧挨着舞台的西邻,是六院第六院的庄裹,这个庄裹里分东西两院,东院里是方书老爷爷,群书老爷爷,丙书老爷爷家,西院是考老一老老爷爷家;以上是杜家街的道南。道北从东说,第一户是我七十爷爷家,往北是辰子爷爷,准伯伯家;再往北是申伯伯家;七十爷家的西邻,是卯子爷爷家,北邻是吉书老爷爷和庆书老爷爷家;卯子爷爷家的西邻是我家,北邻是我大老爷爷家,再往北是骡子爷家,再往北是庚申,小春,小晋老爷爷家。再往北到一个东西小道,由此向西至道,向南拐到杜家街,是六院的第二院的庄裹;从杜家街往西割两户路北,是青竹爷爷家。</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董堡村的人们都应该清楚,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地方。这个庄园是我们的前辈努力奋斗得来的。使得我们六院有了足够强大,足够富裕的美好生活。那时期我们六院在十里八乡也算是提念着的大户人家。作为六院的后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祖坟情况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据献瑞爷爷讲,咱们六院白佛寺这里的祖坟,是从原来十队场的那块地方拔来的,第一个坟头是一世祖鹤飞。往下是太高祖清安,再往下六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分时,成分划分情况是这样的。平分时,我们家中按人口计算,每人平均二十亩地及以上的,属于地主富农成分,地富的划分标准是,家里人有干活的,农忙时雇短工的,为富农成分,而自己家里没人干活,雇了管家,雇长工也雇短工的,为地主成分。我们六院地主,富农成分比较多。下文有详细记载。</p><p class="ql-block">文革对我家族的冲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人口普查的情况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有幸看到了咱们村平分时的原始资料,显示时间是民国38年9月20日。民国38年是1949年。这就对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用公历纪年法了。以下是我们六院平分后的房屋院落和土地分配的详细记载。</p> <p class="ql-block">分地以后,就要缴纳皇粮国税。下面就是缴纳国税的登记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51年到1958年,在七年的时间里,我们六院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过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献瑞爷爷讲,初级社不允许地主富农参加,1956年成立高级社的时候,才吸收地富参加进来的。1958年由高级社转化为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 人民公社时,成立的食堂,接生院等,我们社的接生院就设在我家南屋的西头,我1957年8月就出生在这里。接生员是狗皮老姥姥。</p><p class="ql-block"> </p> <p>一九六四年进行了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间截止在1964年的6月30日24时。咱们六院家住董堡村的成员情况如下。</p> <p>1979年3月,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对地主富农进行了摘帽活动,我们六院的改变成分情况,有以下登记表佐证。</p> <p class="ql-block">二 杜氏图腾</p> <p class="ql-block">三 杜氏家训</p><p class="ql-block">孝悌为先 耕读为本 </p><p class="ql-block">宗族宜睦 纲常宜正</p><p class="ql-block">酒色勿贪 崇正黜邪 </p><p class="ql-block">赌博宜禁 安分守法</p><p class="ql-block">劳动为生 早完赋税</p> <p class="ql-block">四 人脉传承</p><p class="ql-block">我的生辰八字为:丁酉,己酉,乙酉,丙戌。</p><p class="ql-block">出生地的具体方位</p><p class="ql-block">六院的概况</p><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分房居住情况</p><p class="ql-block">坟地的分移情况。</p><p class="ql-block">人口身份变化情况</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地区的河北省元氏县董堡村。我们村,北距北京297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9公里。南离元氏县城7公里。村西到国家大动脉京广铁路和107国道2公里,村东至京港澳高速公路直线距离3公里。</p><p class="ql-block">我们村历来有七大姓八道街的传承。村子里从东到西村落有致的排列着靳家街,杨家街,高家街,大、小路家街,杜家街,曹家街,刘家街。除七大姓外,还有20多个姓氏比较少的人家。全村现有2000多户人家,将近7000来人。我们杜姓人家绝大部分集中在杜家街。而我六院的祖院就在我的家,处在杜家街也是全村的最中央,我们家的出水从院里出来,往东西两面分流。我们家,我,我父亲,我爷爷始终站在杜家六院的第一股枝,因此一直居住祖房祖院。后下面有详细叙述。我们六院现有居住在本村和能够联系到的大小男丁(截至……)有 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五 人物篇</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欢迎六院所有家人,提供资料和照片。目前家里所有人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