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不能成春,互学必然进步 ——记玉门三中语文教研组“三个课堂”教研活动

霞霞

<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伴着蒙蒙秋雨,玉门三中语文组“三个课堂”教研活动,在教科室精密安排下,语文教研组精心组织<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span>9月13日下午如期进行,活动历时一周。在“读教材,研课标”的基础上,初二组全体语文老师展示了精品课。一堂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展示了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雒维新校长非常重视此次活动,百忙之中亲临一线,全程听课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发展理念,对活动参与者既是一次次鞭策,也是一次次鼓励!</p> <p class="ql-block">  13日下午,赵玉松老师和张英老师分别展示了群文阅读课《古诗词中的酒》和《背影》。</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经验丰富,从古文字酒这一意象入手,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涵盖面广,教师有教头,学生有嚼头,整堂课构思精巧,内容丰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经验丰富的张英老师以情为线,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老师以美文《背影》为范例,引导学生感受了父子深情,进而拓展了其他类文,张老师引导到位,学生被老师的激情打动。</p> <p class="ql-block">14日下午,酒泉名师豆培琴老师带大家走进了新闻现场,《我是新闻小记者》一课取材于生活,设计新颖,以勇闯记者训练营、奔赴新闻最前线、新闻写作等环节,让学生化身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15日下午,彭文老师和袁芳老师分别展示了群文阅读课《隐逸人生味不同》和《民族脊梁—杜甫》。</p><p class="ql-block"> 彭文老师深挖教材,对比阅读了《饮酒》和《野望》两首诗,课堂容量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整堂课老师饱含激情,带领学生在诗的海洋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袁芳老师以杜甫的四首诗,串起了诗人的一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挖掘了诗人伟大人格形成的原因,整堂课思路清晰,教师引导到位,板书潇洒大气。</p> <p class="ql-block">16日下午,蒋雅辉老师展示了诗词鉴赏课《诗中美景寄深情》,蒋老师问题设计灵活,以“赏美景、妙语评景、细品诗情”等环节,领学生层层深入的品味了三首古诗,既教给生学习诗歌的方法,也提升了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18日下午,王月玲和李红玲老师分别展示了群文阅读课《与朱元思书》和《典型事例,鲜活人物》。 </p><p class="ql-block"> 王月玲老师,温文尔雅,教态大方,利用"1+x"的组文方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课堂容量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鉴赏美文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李红玲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务实的群文阅读课。本堂课既是一堂文学作品鉴赏课,也是一堂写作指导课。李老师从《我的老师》入手,要求学生找事例,寻特征,重视“双基”训练。整堂课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理念。</p> <p class="ql-block">  相聚在这属于自己的语文“殿堂”里,一起分享、交流和探讨,这样的日子总会让人感觉格外充实。此次教研活动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每个教师风采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从而使我们每个参与者都获益匪浅,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供稿:张海霞</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忠良</p>

老师

学生

语文

展示

教研

群文

整堂

课堂

鉴赏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