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为九月,序属三秋。秋之美,不仅美于一份明澈,更美于人不倦之奋进。9月18日上午,实验小学大同校区“侯化珍名师工作室”在致知楼多功能厅举行课例研讨暨学历案培训活动,全体语文教师汇聚一堂,听课研讨,以研促教。</p> 分享交流启明灯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实验小学荆河路校区李恩老师对学历案样案四年级上册《母鸡》进行解读。学历案与教案学案、导学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突出“历”突出学生如何学会的经历。从资源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堂练习到学后反思,始终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视角来研制方案。</p> 先行磨课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由姚明华老师执教低段立标课。姚老师带来的《雾在哪里》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选自二年上册第七单元。上课伊始,姚老师通过板书一个“雾”字,引导学生回顾带有“雨字头”的字,进而写好并读好课题,导入简洁明了,温故而知新。</p><p class="ql-block"> 初读环节,姚老师带领孩子们边读文、边识字,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既攻克了识字难关,又梳理了课文内容,提纲挈领。研读环节,师生共同“海上捉迷藏”,师启发、生自悟,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雾孩子”时而调皮,时而神秘。整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识字写字,既美读了文本,又进行了语用训练。姚老师的循循善诱,更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王蓉华老师执教《麻雀》一课。王老师借助教材提供的文本结构及语言样式,为学生的读写铺路、搭桥,助推学生从“阅读的此岸”抵达“习作的彼岸”。引导学生“慢读”与“细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进而感受交流作者是如何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为突出老麻雀“无畏”等品质,其实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p> 规范引领化平常 <p class="ql-block"> 课例观摩后,杨玉楠老师带领大家沿着时间轴线全面梳理,再次明晰了学生晨读、午读、午写、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杨老师指出,一定要保证《早读晨诵》《语文》课本的诵读时间,组织学生坐端正、张开嘴、大声读。全校静心阅读的午读时光,让全校师生沉浸在经典文学的海洋。午写练字,通过讲析——练习与讲评——展评三个环节,将学生练字落到实处。课堂学习从上课前的候课、问好,到课中的倾听、表达,到深入的小组交流,每一个环节渗透着对学生学习规范的养成。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愿我们师生言行相随,让规范的学习行为蔚然成风!</p> 落实素养绽芳香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侯化珍主任做了题为《备好学历案,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讲座。侯主任在讲座中提到,第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管住自己的嘴,好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第二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我们设计的学历案要把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进阶过程设计出来。第三重视学后反思的设计,教下去的是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教下去的是课文,留下来的是道。</p> <p class="ql-block"> 🌷徐校长、孙校长凝神聚听,笔录不停,享受着语文课堂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窗外是九月,碧空、流云。致知楼里,我们欢聚一堂,畅谈课堂,交流教学,碰撞智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工作室活动,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学历案的核心要素以及撰写要求。相信老师们会以本次工作室活动为新的起点,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用“培养习惯”铸魂,语文是永远的四月天,小语人是散花人,相信大同实小的语文之春将常在常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