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中巴友谊桥梁的人》——齐海鸥、李力

齐海鸥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公路简介:中国承担了援建巴基斯坦修筑喀喇昆仑公路任务,从1968年至1979年,兵团先后两次派出施工队伍参加建设红其拉甫达坂—哈利格希(全长156.7公里)和哈利格希—塔科特路段(全长459.3公里),援巴公路历时11年,从1968年至1979年分一、二期和水毁工程。二期工程自1974年3月初至1978年6月,历时4年多,援巴筑路指挥部下设工程一支队(由120部队组成)、工程二支队(由兵团各师组建)、桥梁支队(由自治区桥工队、120部队组建)、技术大队、汽车支队、医院(由156医院组建)。筑指机关、技术大队、修理大队等单位由兵团和新疆军区抽调人员组成,共计9000多人,承担修建了哈利格希至塔科特援巴公路段,全长459.3公里。承建了66座桥梁的艰巨任务。中方一共牺牲了158名烈士,88名烈士埋在了异国它乡,还有70人致残。在巴基斯坦施工中,我们所有生活用品都是靠汽车从遥远的国内运来,生活异常艰苦。在施工中,随时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吉尔吉特大桥是全线的重点工程,河两边岸是几十米高的悬崖陡璧,河水流量大、流速快,施工难度和工程量都非常大。这是全线最长的一座300多米的大型桥梁,建桥任务十分艰巨,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建桥任务。吉尔吉特大桥胜利通车,施工支队受到了嘉奖。中巴公路1976年10月10日一支队一大队四中队在施工中遭遇大塌方,一次就牺牲25名战士,中巴公路艰难和危险号称世界公路史上的一大奇迹。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在领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时,有一位白发苍苍70多岁的巴基斯坦老人也获得此殊荣。他就是自愿黙黙地守候中国烈士陵园37个春秋的阿里.艾哈迈德老人。历史见证了中巴友谊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海关哨所</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帕米尔高源,终年积雪</p> <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援巴筑路老兵参观塔什库尔干县中巴友谊筑路园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向援建中巴公路牺牲的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雪域高原上的卡拉库勒湖</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纪念碑(碑文由肖德良书写)</p> <p class="ql-block">老战士重回中巴友谊路,寻找战友的英名,怀念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冉清国,原兵团工二师武装部部长,68年第一次援建巴基斯坦公路时任工程大队大队长;74年第二次援巴时任工程二支队支队长。(工程二支队全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p> <p class="ql-block">冉清国老人是原兵团工二师武装部长,晚年被中央电视台采访,回忆起当年两次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建设情况,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新疆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副经理孙兰生,先后两次援建巴基斯坦公路,第一次援巴任筑路工程指挥部工程大队中队长,第二次援巴任筑路指挥部工程二支队工程处副处长(图正在指挥放炮)。</p> <p class="ql-block">中国援巴修建的吉尔吉特大桥</p> <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到中巴公路南线工地与中国筑路员工合影。筑指孟东明主任(右)、王复华政委(左)</p> <p class="ql-block">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工程指挥部领导与巴基斯坦工兵司令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到援巴工程指摔部。陆维钊大使(右5)、筑指孟东明主任(左5)。</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视察筑路施工工地(右2雷建新、右1李力)</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到筑路指挥部看望中方人员时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李力(后排中间)和刘国元(前排左1)、杜庆福(前排右1)、孟和平(后排左1)、窦福新(后排右1)与巴基斯坦军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力(中)与巴基斯坦军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4年夏,巴基斯坦时任总理阿里.布托来筑路指挥部看望中方筑路员工时听取筑路指挥部孟东明主任(右)、王复华政委(左)介绍施工情况。(后排左1)筑指翻译蒋贞孝。</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总理布看望中国筑路员工</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领导与工作人员合影,第二排右起,筑路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全圣、筑指副政委李法德、筑指副主任牛海全、筑指主任孟东明、筑指副主任何尔彦、筑指副主任贺田、筑指政治部副主任李惠堂、赵文峰(前排右2)、(后三排右三)筑指宣传干事高士宽。</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巡逻兵和筑指工作人员合影(左3筑指宣传科干事肖德良、右1小车司机赵文峰)</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和巴基斯坦工兵篮球友谊赛后和双方运动员合影。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全圣(右4)、筑指桥梁支队长杨必习(右3)、筑指桥梁支队后勤处副处长吴恩涛(右2)。</p> <p class="ql-block">布托总理和巴基斯坦工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4年夏季布托总理前往筑指看望中国筑路员工。</p> <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孙武官(前排5)率巴方将军团访问筑指,筑指政委王复华(前排右7)、筑指政治部主任刘全圣(第二排右4)。</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领导和巴基斯坦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和筑路指挥部领导合影(右1杨胜利)。</p> <p class="ql-block">当年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的工兵司令和援巴筑路指挥部王复华政委在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中央慰问团团长、基建工程兵交通指挥部主任伍坤山(中排左5)、到援建巴基斯坦工程指挥部慰问筑路员工。筑指副政委李法德(中排右2)、筑指桥梁支队副政委郭庆祥(中排左4)和慰问团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中央慰问团到筑指慰问全体筑路员工,慰问团团长、基建工程兵交通指挥部主任伍坤山(前排左9)。</p> <p class="ql-block">布托总理到筑路指挥部工程一支队时与陆正前(左1)握手。</p> <p class="ql-block">孙传平支队长(右三)援巴期间与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的握手照片。</p> <p class="ql-block">巴方布托总理与筑路工程一支队支队长孙传平握手(左2)、筑路指挥部政委王复华(右1)、筑路指部政委主仼孟东明(左王前面)。</p> <p class="ql-block">1974年夏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前往援巴筑路指挥部时和援巴筑路指挥部医院医务人员赵军(左3)握手。</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供应科曹科长和桥梁支队战友与中央慰问团赠送的旌旗合影留念。前排右起:李力、古永贵、曹科长、王伯锁、倪仁云、徐细新,第二排杨义志(右2)、黄仕明(右3)、张定锡(右4)、严干事(右5)</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慰问团授予的旌旗《为全世界人民服务》(前排左2)张全仁</p> <p class="ql-block">在周恩来总理出访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玫瑰公园种下的中巴友谊树下留影。(赵文峰)</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留影(赵文峰)</p> <p class="ql-block">冯新生在中巴公路巴方零公里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巴朋友亲如兄弟,张全仁(前排左2)、吕树凯(前排右2)</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长存</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和巴方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爱里普尔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中国援建巴基斯坦修筑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中国援建的干尼西大桥</p> <p class="ql-block">在修建中巴友谊公路的工地上</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艰苦的工作环境</p> <p class="ql-block">在中巴公路施工中</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在工地干活</p> <p class="ql-block">巴方工兵在架浮桥。</p> <p class="ql-block">巴方筑路员工在架浮桥</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艰苦的劳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筑路工地上的巴基斯坦筑路人员</p> <p class="ql-block">援外医务人员合影留念(1974年4月27日)。</p> <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武官(右2)率巴方将军团访问筑路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六医院二所医护人员出国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医院第一所全体医护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医护人员和巴方患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筑指桥梁支队卫生队王承均医生在给巴基斯坦当地村民看病。</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卫生队王承均医生给当地巴基斯坦老百姓看病</p> <p class="ql-block">援巴指挥部医务人员给巴方患者做手术</p> <p class="ql-block">军中绿花、巾帼英雄(赵军、张京渡、常欣欣、赵军)</p> <p class="ql-block">中方筑路指挥部医院,黎宾(翻译)、赵军(化验员)</p> <p class="ql-block">桥梁支队卫生队医务人员和当地老百姓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巴方朋友合影(此照片由付胜强提供)</p> <p class="ql-block">和巴基斯坦军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付胜强同学援巴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10日援巴筑路指挥部工程一支队一大队四中队塌方牺牲了25名战友追悼大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贺光国等25名战友追悼大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吉尔吉斯中国烈士陵园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吉尔吉斯中国烈士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阿里.艾哈迈德老人精心守护中国筑路牺牲的88位烈士陵园四十年,感动中国,中巴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筑牢的友谊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吉尔吉特中国筑路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埋葬着88名修筑中巴友谊路牺牲的烈士。巴方老人阿里.艾哈迈德守护墓园37年,中巴友谊世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守护陵园的巴基斯坦老人,传承中巴友谊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p> <p class="ql-block">1971年6月疆字913部队一营通信班合影。班长施治康(前排右1)在1976年6月在援巴施工中不幸牺牲,年仅26岁。营部书记周建生(前排中)、周文林(前排左1)、后排右起:李力、施东恩、郭迷军、房树林</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同学何光国,我很熟悉的一位大哥,1969年下乡到额敏九师工作,后参军入伍,在援巴修筑公路施工中,因山大塌方不幸遇难,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赵万林,工二师子校学生,在援巴筑路施工中,因大塌方,不幸遇难,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贺光国(左)与生前战友张建国在工地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贺光国(中)生前和同学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郭顺堂在贺光国等25名战友牺牲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战友牺牲处合影留念。前排左起:张启文、李建华、侯学义,中排左起蒋入社、任凯宏、李雨深,后排左起蒋加喜、孔压机班余班长、郭新义、郭顺堂</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陵园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为中国陵园守墓37年的老人阿里.艾哈迈德,中巴友谊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李力(前排左1)和潜水小组成员合影(1974年4月,中国第一期援巴建的友谊大桥被淹没在堰塞湖下后,中方立即将从海军旅顺基地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皮革厂的潜水员石俊滨(前排左2)刘青林抽调到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组成二十余人潜水小组对水下友谊桥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全面勘察工作。</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中国陵园三代守墓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和巴基斯坦朋友合影。赵文峰(右)</p> <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参加国家竣工仪。</p> <p class="ql-block">中方医务人员和巴基斯坦患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当地女青年</p> <p class="ql-block">中方筑路指挥部小车司机赵文峰和战友</p> <p class="ql-block">赵文峰在巴基斯坦大花车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一支队汽车中队排长杜正荣和班长马富胜在吉尔吉特大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李力和筑路指挥部支队杨必习支队长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地区市政大厅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和巴基斯坦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和巴方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员工和巴基斯坦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巴方和中国筑指官员观看巴方马球比赛,(第二排右3)为筑指宣传科高士宽干事。</p> <p class="ql-block">(右一)李建华、(中)李力、(左一)为雷建新</p> <p class="ql-block">1975年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右2在筑路指挥部主仼孟东明(右1)陪同下视察桥梁支队施工工地,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长杨必习、政委王洪声(左1)</p> <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27日毛泽东主席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p> <p class="ql-block">1976年12月桥梁支队庆功大会暨吉尔吉特大桥会战动员大会同时举行的,桥梁支队四中队副分队长吕树凯(右)荣立三等功,筑指王复华政委颁发证书。</p> <p class="ql-block">1978年5月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领导合影。(从左起,筑指桥梁支队马顺孝政委、筑指杨必习副主任、筑指桥梁支队原政委王洪声、筑指桥梁支队后勤处处长周俊卿、筑指桥梁支队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郑兴、筑指后勤处处长吴恩涛)</p> <p class="ql-block">1978年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马顺孝政委(左3)、邢春斌支队长(左2)、工程处金处长(左1)在水毁桥梁施工工地。</p> <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18日,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马顺孝政委在巴基斯坦塔科特参加中巴公路峻工仪式上和巴基斯坦工兵连长品尝芒果。</p> <p class="ql-block">1979年7月左右,齐亚哈克总统到援巴水毁工程指挥部看望援巴员工,并与支队以上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11月份整个援巴筑路工程竣工,巴基斯坦邀请中国援巴部分领导到巴基斯坦国内参观(这是在巴基斯坦工兵训练基地参观)。</p> <p class="ql-block">1979年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徐以新(第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半个)夫妇(右3、右4)在筑路指挥部主任李光培(右2)、筑指副主任杨必习(右4)、筑指桥梁支队政委马顺孝陪同下,视察中巴公路水毁工程桥梁施工工地。</p> <p class="ql-block">中方筑路员工在紧张施工,艰苦的工作环境</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徐以新(中)夫妇在筑指李光培主任(右1)和筑指桥梁支队马顺孝政委(左1)陪同下视察筑指桥梁水毁工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长杨必习(右)、政委王洪声</p> <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在印度河旁山腰中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高徒峭风化石随时都有从山顶滚下的石头,造成人员伤亡。</p> <p class="ql-block">一期友谊公路桥被泥石流冲毁后,巴基斯坦工兵在印度河上架起浮桥,保证中国筑路员工出国和生活筑路物资通过。</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汽车支队的车辆正在运输施工机械(空压机)。</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杨必习副主任在水毁工地上参加劳动。</p> <p class="ql-block">1974年4月因泥石流将河道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淹没在堰塞湖底,現在巴境内洪扎地区的阿塔巴斯湖。</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公路</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境内有名的中巴老虎嘴路段。</p> <p class="ql-block">张全仁战友与巴方朋友合影(背后是巴基斯坦大花车)</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的战友(前排右起)彭相虎、倪仁云、王汉舟、张再臣、殷延浩、杨义志,(后排右起)严干事、李国伟、陈艳国</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工程一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徐明亮(左)和工程一支队汽车中队排长杜正荣修筑中巴公路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雷建新与巴基斯坦军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雷建新在援巴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雷建新援巴时驾驶的老解放牌卡车</p> <p class="ql-block">在周恩来总理亲手植的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巴方老百姓合影</p> <p class="ql-block">雷建新爱护汽车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p> <p class="ql-block">与巴基斯坦员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巴基斯坦施工工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援巴战友雷文初在吉尔吉特市政大厅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援巴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郑兴(右二),为援巴桥梁支队政治处主任,后任昌吉州电机厂党委书记,州总工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筑路指挥部桥梁支队部分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修筑中巴友谊公路时与巴方友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中巴战友合影(前排中)刘和庆影</p> <p class="ql-block">刘和庆,在修筑中巴友谊与巴方友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农六师修配厂欢送汤卫国、随庆连援巴合影;(前排中)汤卫国,后任五家渠机械厂党委书记。1968年7月</p> <p class="ql-block">欢送刘合庆同志援巴前合影。六师机械</p><p class="ql-block">厂,1968年6月3日;(前排左)刘俊忠、(中)刘和庆、(右)张世尊</p> <p class="ql-block">刘合庆与巴方员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中方修筑的拱桥仍然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重返中巴友谊路,怀念牺牲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中巴人民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连接两国友谊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海关</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雪山路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亲如兄弟、牢不可破</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筑路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当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巴基斯坦。</p> <p class="ql-block">中巴人民友谊源源流长</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授予的旌旗:为全世界人民服务。曾给中方全体筑路员工(1976年9月)。</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国旗</p> <p class="ql-block">1979年时任巴吉斯坦黙罕默德.齐亚.哈克总统前往中国援巴公路视察。</p>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31日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候赛因在总统府宴请援巴访问团并和潘宏林握手。</p>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31日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在总统府宴请援巴老兵访问团并和魏德州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31日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在总统府与援巴老兵胡庆利握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31日巴基斯坦工兵司令默罕黙德.阿夫萨尔中将和援巴老兵魏德州握手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援巴老兵魏德州和巴基斯坦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18日援巴老兵重访巴基斯坦,并到巴基斯坦侯赛因总统家做客。潘宏林(左2)、梁玉珍(左3)、谢素英(左4)、唐梦生翻译(左5)、吴兰笛(右2)、孙清风(右3)、孔菊兰翻译(右4)</p> <p class="ql-block">侯赛因总统与援巴老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侯赛因总统与援巴老兵亲切交流</p> <p class="ql-block">候赛恩总统与筑路指挥部医院老兵吴兰笛握手照片。</p> <p class="ql-block">援巴老兵魏德州在巴基斯坦工兵司令部和巴基斯坦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大桥,鉴证了那段难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2004年巴基斯坦正式命名大桥为中巴友谊大桥</p> <p class="ql-block">1976年夏巴基斯坦吉尔基特(桥梁支队做桥梁模型送国务院慰问团)马步景在精心制作桥梁模型。</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中央军委给全体援巴人员的慰问信(此文件资料由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馆馆长葛新宏提供)</p> <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给援巴指战员的慰问信(此文件资料由葛新宏提供)</p> <p class="ql-block">给援巴筑路工人的慰问信</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中央军委给援巴员工的慰问信</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巴公路修复工程指挥部奖(1979)</p> <p class="ql-block">中央慰问团赠送的茶缸</p> <p class="ql-block">纪念册(中央慰问团赠)</p> <p class="ql-block">913部队战友入伍50周年纪念(忠诚奉献)</p> <p class="ql-block">这份当年的巴基斯坦报纸见证了中巴友谊路的那段难忘的历史。雷建新大哥援巴时是一名汽车兵,亲自参加了修筑中巴友谊公路的建设,精心保存了这份报纸45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中巴建交70周年国家邮票总公司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两枚。</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7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两枚。</p>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筑路指挥部工程一支队一大队长徐明亮夫妇(前排右3、右4)、教导员姚振英夫妇(后排从右:王福宽、邵建平、李力、夏孝生、侯学义来)来新疆和原一营营部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0年7月120部队一营营长徐明亮(左1)、一营教导员姚振英(右1)、副营长赵连胜(右2)、副教导员许国政分别三十多年在北京重逢。</p> <p class="ql-block">2018年贺光国烈士生前战友给贺妈妈过八十大寿。右起:杨述今、于安洪、自治区电视台郭有德导演、贺妈妈、李建华、李春田,中排石起:张建国、郭顺堂、贺光国烈士的大妹、小妹,后排右起:郭荣、秘珂玎、杨胜利</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贺妈妈84岁大寿,贺光国生前的战友来给贺妈妈过寿。前排右起:李建华、蒋家喜、贺妈妈、贺光国大姐、杨述今、张建国,后排右起:贺光国小妹、小妹夫、郭顺堂、李春田、郭荣、秘珂玎、大妹夫、大妹妹</p> <p class="ql-block">贺妈妈八十大寿,杨述今为老妈妈书写的寿字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贺光国烈士的母亲在生日宴会上致答谢感言。</p> <p class="ql-block">2018年春节,贺光国生前战友给贺妈妈拜年来了。</p> <p class="ql-block">贺光国是原兵团工二师子校的学生,援巴烈士!贺光国同学的母亲赵玉莲于2022年12月8日5时44分,在新医大八附院不幸逝世,享年92岁。赵玉莲老妈妈,是一位胸怀宽厚的老人。她曾经专程到巴基斯坦,吉尔吉特烈士陵园,看望88位援巴牺牲的烈士,代表所有的母亲,抚慰了每一位烈士的英灵。赵玉莲老妈妈,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老人。一生勤俭持家,省吃俭用,用自己微薄的退休费,积攒起20000元钱,捐赠给巴基斯坦,为中国烈士守护陵园的外国友人。赵玉莲老妈妈,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战友:李力,敬挽!</p> <p class="ql-block">敬献花圈挽联:援巴英烈赵玉莲老妈妈千古!一二O部队新疆战友会敬挽!</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民族舞蹈晚会</p> <p class="ql-block">2017年6月17日原援巴老兵白文斌、赵玉虎前往克拉玛依市第四中学看望巴基斯坦留学生,并赠送学习用品。</p> <p class="ql-block">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友谊之路</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万里行</p> <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往事寻踪》内部资料,作者:高士宽</p> <p class="ql-block">军魂《首长寄语》</p> <p class="ql-block">壮美年华———徐承雲;2020年11月,原一支队陆正前、王建业等战友在江苏新沂市举行入伍50周年,印制两本纪念册,还邀请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雲中将写了寄语。体现了援巴老兵们永远怀念那段艰苦的岁月。(说明:内部资料)</p> <p class="ql-block">作者:齐海鸥,出生于1955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人,曾在石河子原兵团工二师子校读小学,1969年兵团工二师撤销转到石河子中学读书,后转入五家渠市兵团农六师中学读初、高中。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5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教师、后任新疆五家渠医药公司办公室主任、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正常退休,在五家渠市安度晚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力,1955年10月出生,山东省惠民县人,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上小学就读于原工二师子校,1971年1月应征入伍,在120部队一营四连、一营营部、团特务连电台,1974年3月在援巴公路桥梁支队,1977年3月转业先后在克拉玛依市公安局(新疆石油管理局保卫处)工作,担任过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和克拉玛依市委处级干部,2015年10月正常退休。</p> <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路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这条中巴公路从1968年至1979年间,前后经过两次修筑,历时十一年时间才修建完成。它是一条最高耸的跨国境公路,也是世界上最惊险的走廊。它又是著名的喀喇昆仑公路。这条中国援建修筑的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5.3公里。在施工过程中,有158名中国员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缅怀和纪念在援巴期间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后人,传承中巴友谊,制做了这部影像集。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张全仁、赵文峰、杨耆翔、马顺孝、杨胜利、郭顺堂、王承均、吕树凯、雷建新、付胜强、赵军、徐建华、赵登英、王居新、冯新生、潘宏林、魏德州、胡庆利、白文斌、刘和庆等援巴战友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由于援巴公路建成年代过去四十多年了,时间较长,资料和照片收集不全或叙述不准确,敬请谅解。作者:齐海鸥、李力;影像集制作人:齐海鸥;时间:2021年9月18日。增补内容修改时间:2022年12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