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钱伯显我的外公</b></p><p class="ql-block">师从爱国教育家王培孙,博学経史、兼学外语,1920年考入沪江大学,攻读社会学,社会学1922年到家乡—武進南夏墅倡导新文化、新教育。</p><p class="ql-block">1929年任南夏墅小学校长,积极推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质量名噪一时,使南夏墅小学与广东中山县翠亨村小学、南京燕子矶小学、无夕县匡村小学等著名小学齐名。20世纪30年代起,兼任南夏墅农村改進试验区主任、南夏墅电力灌溉联合办事处主任。武進县民众服务指导处主任。抗战期间担任教子团队长及江苏省第二专区(无夕专区)督学。</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任武进参议员财政组召集人,南夏墅棉布生产合作社主任。</p><p class="ql-block">建国后多次当选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积极参加议政,一生服务于民众,急公好义、功在桑梓,诚足以为一方之兴范,后世之楷模。</p> <p class="ql-block">1927年,钱伯显躬身力行,舍私田、筹资金、拆庙庵、倒神像、建新校,并改文言文为白话文的通裕教育,1934年南夏墅建乡,学校改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夏墅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其时,学校发展规模扩大,成为常州南门外的第一所现代化小学</b></p> <p class="ql-block">南夏墅街道钱伯显教育发展基金会</p><p class="ql-block">围绕“推动街道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子质量,培育优秀人才”的宗旨,弘扬兴学助教之风,浓厚崇文重教氛围,彰显社会向善义举</p> <p class="ql-block">在抗战前的十年里,钱校长励精图治,自编教材、急公好义提领新政、摒私谋公锐意进取、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南夏墅声名鹊起。</p><p class="ql-block">1939年,钱伯显校友协助子威先生在常州创办了城南中学(鸣凰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