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秋收,青壮年劳力去哪儿了?

一路有我大叔

<p class="ql-block">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我今天去天元区王家坪一处工地接洽广告业务,路上遇见七八个人在一片稻田里收割晚稻,并且还沿用旧时打禾机进行稻谷脱粒。因为很长时间未看到这种情形,又因为出身农村的我,骨子里不变的农本情结,于是,我很好奇地走近了他们。</p> <p class="ql-block">  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帮上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劳作,上午的阳光依旧晒人,这一帮老人顶着大太阳在田里辛苦忙碌着,尽管都戴了遮阳帽,但额头上的汗水仍止不住地往下流淌,抬起袖口一抹却怎么也干不了。稻田里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秸秆,那边四个人佝偻着腰板,埋头收割稻穗,这边四个人轮流抱起一手手稻穗往打谷机脱粒,只不过今天看到他们的打谷机不是靠人力踩踏的,而是搭电带动的,这样能省力不少。一会儿打谷机仓斗满满,一位老人开始把稻谷扒弄箩筐里,接着一担一担挑上田埂走向那永远不忍舍弃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  在与他们的攀谈中得知,这片稻田的主人是一位80多岁老嗲嗲的,和老伴种了这五、六分田,他的儿女孙辈们都不在身边,就以种田种菜打发时间。今天来收割拌禾的都是以前的老邻居,因征收都住开了,平时不常在一起,今天相约一起来帮忙老嗲嗲,算是找了个劳动的机会聚一聚。</p> <p class="ql-block">  当我问到他们今天为何全是老人家在劳动,他们回答我说,青壮劳力都去城里赚大钱去了,打的打工,做的做生意,都不愿意干费力赚不到钱的事了,所以只剩下留守老人做农活了,将来只怕过了他们这一辈真的没人种田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述场景衬托出了中国农村的现实,青壮年劳力逃出了农村,奔向城市,忙着打理生意和过着寄居的打工生活。我不禁在想,那些在外面赚大钱的儿女啊,你们的父母已经劳作了大半辈子,也该是老人们歇歇脚,安度晚年的时候了。你们还忍心看到父辈们佝偻着身子与田土打一辈子交道吗?假若哪天父母干不动了,你们赚到的大钱又有何用?更令人忧心的是十几年以后究竟谁来种田打谷,还真是个大社会问题,青壮劳力都去哪儿了?</span></p> <p class="ql-block"><b>【网友怎么说】</b></p><p class="ql-block"><b>网友“瞎担心”</b>:国家有几大商品粮基地,那里基本上都是机械化,只要保住那里粮食供应就无大碍。还有国家在大力扶持农村种植大户,那些大户基本上也是机械化的。现在的年轻人在家守着那一亩三分田那才是有问题。</p><p class="ql-block"><b>网友“放牛娃”</b>:如果不是家庭原因的话,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还在干农活,大多都是闲不住的人,平日里不爱打牌,又不愿意跟着儿孙在城里享福,老觉得呆在乡村干些农活日子才过得舒坦。</p><p class="ql-block"><b>网友“碧痕”</b>:他们是这里的主人。如今很多山村老宅只有老年人愿意留守,年轻人都安居在城市追求发展。两代人,每人心里都有一座城。友的父母不愿搬进城仍住在偏僻的老家,还种了几亩田地,每到收割季节,儿子为他们花钱请人做,可父母坚决推掉,老两口自己下地,儿不忍心请假回乡帮父母一起收割。</p><p class="ql-block"><b>网友“奕日”</b>:如果农民“都不愿意干费力赚不到钱的事了”,那耕种就成了一种情怀,不图赚钱。一来为了自己有得吃,不用花钱买,安心;二来土地不种也是荒着,浪费土地资源。再说种个几分地有啥好累的,适当劳动有益健康,两全其美。</p> <p class="ql-block"><b>【微政务点评】</b>如今,70后、80后年轻人谁也不愿在田间地头劳作,一路飙升的房价、持续增长的大学学费、不断推高的生活成本逼得他们不得不向土地外的世界讨生活,因为土地的产出太慢太有限,不足以养活下一代。所以,只有老人的秋收背后,说到底还是“钱”在作祟。</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确让农村富了起来。在株洲城郊一些地方,到处是新盖和将盖的民屋,造型各异,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方方正正的民房了。但每当夜幕降临,面对寥寥无几的灯火和更多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院落,又让人平添几分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村和土地,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要想办法让土地吸引住年轻人,自觉在土地里淘金,收获财富,不能让农村劳动力出现断层,使农村成为竞相逃离的地方。要让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保持平衡,不能让知识资金技术才能全部涌向城市,掏空农村的资源。</p><p class="ql-block"> (说明:本文于2015年10月8日刊发《株洲微政务》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