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年前的纸质照片现经翻拍和配文编辑成本美篇】</p> <p class="ql-block">旅居巴西期间,笔者于2012年9月19日至10月4日作了一次智利和秘鲁自由行。大交通的飞行线路:巴西的贝洛奥里藏特~圣保罗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蒙特港市 ~圣地亚哥 ~秘鲁首都利马 ~库斯科,乘火车去马丘比丘一日游,游程结束,原路返回至利马,然后直飞巴西圣保罗,再转机回到贝洛奥里藏特。飞机票和酒店委托CVC旅行社办理,游览景点大多参加当地的散客拼团。巴西说葡萄牙语,智利和秘鲁说西班牙语,这两门语言相近,故语言上沟通无大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夹在西临的太平洋和东依的安第斯山脉之间,南北长4352公里(供参照: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亚的直线距离为4001公里),东西宽在96.8-362.3公里之间,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1535年西班牙人入侵前,这里是印第安人的家园,1541-181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8年获得独立。智利人口约二千万,矿藏丰富,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是南美洲相对富裕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圣地亚哥</b></p><p class="ql-block">从圣卢西亚公园山顶上俯瞰圣地亚哥(Santiago)</p><p class="ql-block">首都圣地亚哥是国际化大都市,是智利的工业和金融中心,贡献全国45%的GDP。</p> <p class="ql-block">智利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主教座堂,建于1748-1800年,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中央邮电大楼,始建于1881年,外立面完成于1908年。</p> <p class="ql-block">雪谷(Valle Novado)滑雪场</p><p class="ql-block">离圣地亚哥32公里。我们在山下换上靴子,乘车上山,只是为了去见识一番滑雪场。有些同行的巴西人在这里才人生第一次亲眼见到雪和亲手摸到雪。</p><p class="ql-block">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8900公里,纵贯南美大陆的西部,为世界最长的山脉,最高峰海拔6962米,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安第斯山脉使智利成为世界的滑雪胜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瓦尔帕莱索</b></p><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地处圣地亚哥以西120公里,濒临太平洋,是智利最大的海港。智利国会、文化部、渔业部和海军司令部都设于该市。其老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该明信片展示索托马约广场和海军司令部大楼。</p><p class="ql-block">(那天上午出发时急于上车把相机落在了大堂桌子上,车行了十分钟才想起相机,导游马上打电话给酒店大堂,大堂说相机还在桌上,于是就请大堂代为保管,下午游览结束来取。游览时有两个巴西驴友主动为我们拍照,分手时笔者把E-mail地址写在纸上交给他们,但都杳无音讯。故本美篇没有自拍的该市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蒙特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圣地亚哥向南飞行1000公里,就到了蒙特港(Puerto Montt),它紧挨着太平洋,我们下榻的酒店与太平洋相距仅百米。</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图展现横跨智利和阿根廷的多湖地区,中间的虚线是两国的国界线。左下角Puerto Montt即蒙特港,它是智利湖大区的首府,人口17万,以农林渔为主要经济支柱。该地区多湖泊多火山,自然风光极美。</p> <p class="ql-block">俯瞰蒙特港市</p> <p class="ql-block">蒙特港市滨海休闲广场</p> <p class="ql-block">休闲广场上的这座雕塑展现德国移民(首批于1852年)来到此地创业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休闲广场上的巨型雕塑《爱情》,一对来自哥伦比亚的夫妇在雕塑旁留影,作一比较,可见雕塑的高大。</p> <p class="ql-block">沿着太平洋海岸向北走二十多分钟,来到内湾边一个新建的餐饮购物小区,我们连续两天在这里的EPA餐厅午餐,品尝活海鲜。</p> <p class="ql-block"><b>伐拉斯港小镇(Puerto Varas)</b></p><p class="ql-block">从蒙特港市到这里仅半小时车程,这里的湖光山色夺人眼球,不愧为旅游度假胜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途参观了一个德国移民的农庄,除了从事农牧业还经营农家乐。</p><p class="ql-block">这台德国旧机器摆放在草场上,既作装饰品又是农庄历史的见证。机器上铸有Heinrich Lanz Mannheim厂名。</p> <p class="ql-block">途中在这座全木结构的欧式楼房处小歇</p><p class="ql-block">图片背景上可见奥索尔诺火山露出的白雪皑皑山顶。</p> <p class="ql-block">由近及远,灌木丛、漂浮的云雾、连绵的山峦、尖削的山峰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b>贝德罗乌艾(Petrohue)国家公园</b></p><p class="ql-block">贝德罗乌艾河以汹涌澎湃的波涛冲击着奇特的火山溶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黝黝的火山溶岩</p> <p class="ql-block">河边长有一棵畸形的树</p> <p class="ql-block">枯木逢春</p><p class="ql-block">贝德罗乌艾河水清澈纯净</p> <p class="ql-block"><b>奥索尔诺火山</b></p><p class="ql-block">智利约有2000座火山,其中92座活火山。奥索尔诺火山(Volcan Osorno)是最活跃的活火山之一,形似日本的富士山。</p> <p class="ql-block">登上奥索尔诺火山顶,海拔2650米。最近一次喷发于1961年。</p> <p class="ql-block">在奥索尔诺火山上眺望周边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特罗那多(Tronador)火山</p> <p class="ql-block"><b>弗鲁蒂拉小镇(Frutillar)</b></p><p class="ql-block">德国移民聚居地,这儿有德语学校、德国移民博物馆、教堂和德国饭店。所有建筑都是全木结构,因为这里是地震多发地区。</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一家名叫“祝你好胃口”的德国餐厅,招牌上写着德语Cafe+Restaurant "Guten Appetit"。</p> <p class="ql-block"><b>奥克塔伊小镇(Octay)</b></p><p class="ql-block">该镇这座木屋是我们在当地所见的最高民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奇洛埃岛(Chiloe)</b></p><p class="ql-block">岛长200公里,宽25公里,是智利第二大岛(仅次于神秘的复活岛),岛上居民10万。</p> <p class="ql-block">从蒙特港出发行驶一小时到码头,人车一起摆渡上岛,首先驶入位于岛北端的安古德镇(Ancud)。</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所建的炮台。1826年12月18日西班牙军队撤走。</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中心城市卡斯特罗市建有全木结构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该教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这家餐厅用餐。</p> <p class="ql-block">餐厅外拍摄到的景色,远处的白色是连绵的安第斯山脉。</p> <p class="ql-block"><b>横渡桑托斯湖前往佩乌拉港</b></p><p class="ql-block">从轮渡船上看奥索尔诺火山。</p> <p class="ql-block">当时未能如现在拍成视频,在游船上分三段取景,成照后再拼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利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利马是秘鲁的首都,建城于1535年。它濒临太平洋,是秘鲁最大的港口城市。利马有人口1千万,占全国的1/3。秘鲁有中国血统的人五百万,估计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利马,"Chifa"的大字招牌——中国饭店的标志,在利马街头随处可见。利马以10-15毫米的年降水量被称之为“无雨城”,街道无下水道,许多民宅用土坯建成,有的甚至无屋顶。利马四周的山头上尽是贫民区。</span></p> <p class="ql-block"><b>利马中央广场</b>(南美国家都称之为“武器广场”)四周有许多重要建筑。</p><p class="ql-block">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总统府位于广场的北侧,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它是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利马大教堂</p><p class="ql-block">位于广场东侧,始建于1625年,1904年大地震后重建,为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混合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利马市政宫</p><p class="ql-block">二楼中部的白色五联拱形柱廊、二楼两侧的凸窗与三楼阳台融为一体,是该建筑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利马协和宫</p><p class="ql-block">左中右自上而下的巴洛克风格雕塑装饰和二楼的凸窗使建筑立面显得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利马中央广场(南美国家都称“武器广场”)早期是宗教裁判行刑场、集市和斗牛场。</p> <p class="ql-block"><b>利马巴兰科区(Barranco)</b></p><p class="ql-block">以浪漫不羁而闻名,是艺术家、诗人和爵士酒吧的“老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爱情公园</p><p class="ql-block">位于米拉弗洛雷斯区(Miraflores),紧靠太平洋,每年在此举行“世界亲吻比赛”。</p><p class="ql-block">园内巨人雕塑《亲吻》</p> <p class="ql-block">园内一堵以爱情为主题的马赛克艺术墙</p> <p class="ql-block">洋溢着茉莉花和风信子香气的爱情小巷,图背景为太平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过爱情小巷和此廊桥,就到了太平洋海滩。</p> <p class="ql-block"><b>利马土坯金字塔</b></p><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无雨城”才使土坯金字塔历经2400余年而不坍塌。</p><p class="ql-block">据导游,早期华人移民中有人因贫穷潦倒在此洞穴内自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库斯科</b></p><p class="ql-block">库斯科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山谷中,海拔3410米,周边为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11世纪,印第安人定居于此,农业和手工业兴旺,地域扩大,于1438年建立了印加帝国。1531年,西班牙人入侵,诱俘了印加国王,印加王朝灭亡。</p><p class="ql-block">1650年库斯科毁于大地震,1670年得以重建。西班牙人在印加神庙的基础上建起了自己的教堂、修道院等,两种风格、两种文明水乳交融。库斯科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库斯科和马丘比丘,探寻印加文明的奥秘和领略秘鲁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这条主干道驶向古城。库斯科在土著语中意为“肚脐”,是繁衍了300多年的印加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b>库斯科古城</b></p><p class="ql-block">古城的武器广场四周环绕着西班牙式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石檐廊和木雕刻阳台构成了库斯科古建筑的主要特色。</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550年,融合了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与印第安人石雕艺术,花了百年时间建成。</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内部</p><p class="ql-block">这里原先是一座神殿和第八代印加国王的宫殿,西班牙人拆除后在原有的基址上建起了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一隅另有两座教堂,其中规模较大的是耶稣会教堂(图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对称架构和巴洛克期间的立面雕刻和圆顶在该教堂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它左侧教堂规模较小,立面的巴洛克风格更为明显。</p><p class="ql-block">这两座教堂建造时间均晚于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印加建筑基础上建起的民居</p><p class="ql-block">房屋底座和门框由严丝合缝的石块垒起。</p> <p class="ql-block">古城民居的特色体现在:石块底座和门框、木栏杆的阳台。</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一条街道</p> <p class="ql-block"><b>萨克萨瓦曼古堡</b></p><p class="ql-block">古堡距库斯科古城1.5公里,呈圆形,是举行“太阳祭”的地方,是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这个巨大的防御系统从上到下有三层围墙,每层高18米,长540米,用巨石垒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石块有200吨重,石料用量巨大,如何运输和搬放到位,如何做到石块之间的严丝合缝,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现在任凭我们想象,不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建造技术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石头在印加文化中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物。</p> <p class="ql-block">印加浴室</p><p class="ql-block">浴室依山而建,共有四层,最上面有壁龛,泉水从第二层的水道流到第三层,到第四层分成两股,供人洗浴。是王室专用浴室,还是公共浴室?考古专家意见不一,未有定论。</p> <p class="ql-block">巨石城堡广场上,穿着秘鲁传统服饰的妇女,牵着羊驼,等待游客与她们合影,收取小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马丘比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在当地的土著语里意为“古老的山巅”)距库斯科130公里。我们去那里乘的是专为外国游客服务的豪华小火车,单程行驶4小时,速度奇慢。因为一日游要当日往返,我们得一清早就来到火车站,候车室生起了煤气取暖炉。火车经过的农村地区还相当贫穷落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丘比丘古城建在海拔2350米的山脊上,被热带丛林怀抱,原是印加帝国王室和贵族的休养地。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驱逐了所有居民,马丘比丘被湮没了,直至1911年美国考古学家Hiram Bingham发现了这个藏于深山老林里的遗迹,才撩开了它的面纱。1983年,马丘比丘被定为世界文化和世界自然双重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俯瞰二千多米下的乌鲁班巴河谷</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有众多庭院、一座庞大的宫殿、供奉神的庙宇和伺候人员居住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古城共有200座建筑、109条道路(其中石梯共有3000余台阶),还有水池,它们与下水道和沟渠相接,再通往灌溉系统。</p> <p class="ql-block">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之子”,视太阳为“燃烧的火鹰”,渴望用“拴日石”将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永远留在天上。印加人选择在高山上建城是为了离太阳近些。</p> <p class="ql-block">图右下方是印加军队的要塞,左上角很可能是兵营或伺候人员的住房。考古学家猜测,马丘比丘的居住人数最多时不超过750人。</p> <p class="ql-block">陡峭的崖壁开辟成梯田,为古城居民提供食物。</p> <p class="ql-block">印加建筑的墙</p><p class="ql-block">由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垒起,石块接缝不用灰浆,石块间缝隙严丝合缝,石块的立面平整,印加能工巧匠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库斯科的火车上有时装表演,向老外兜售高原山羊毛织品。</p><p class="ql-block">该豪华列车顶部分采用玻璃钢,行驶途中给每个乘客供应一份饮料和点心。</p><p class="ql-block">一个德国旅行团与笔者同在一节车厢,笔者与坐在对面的一对慕尼黑夫妇一路上海阔天空。</p> <p class="ql-block">秘鲁国宝——驼羊</p><p class="ql-block">驼羊属骆驼科,寿命可达20年,喜群居。驼羊靠高原上的伊丘草生活在寒冷的安第斯高原上。驼羊毛被称之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其价格是普通羊毛的几十倍。</p> <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