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霞浦风光人文采风纪实(特色民俗篇)

老人头zzf

<div align="center">很多人都知道福建有个地方<br>叫做霞浦<br>这里的滩涂有着斑斓的颜色<br>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壁纸<br>一年四季<br>光与影交织<br>那泛着七彩的滩涂浅海<br>在蓝白白云下更加显得沉着、幽静<br>霞浦也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br>自晋太康三年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br>千年古霞浦<br>孕育千年古文化<br>吸引无数游客前往观光探秘</div> 今年的4月下旬,随俱乐部摄友一行,时隔2年多再次坐动车来到了霞浦。5天的时间里,在观赏旖旎的滩涂风光同时,还深入当地人淳朴的真实劳作场景,并探秘畲族人民生活片段,最后还近距离一睹群居野生猕猴的真容。短短5天的采风行程题材广泛,使摄友们收获满满,个个满意而归。 <h1><b>半月里</b></h1><p class="ql-block"> 曾名“半路里”,是畲族聚居的村庄,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是畲族文化保留最集中和全面的村落,有近三百年历史。整个古村背靠弥勒山山麓,状如一轮弯月,故名“半月里”。这里,最美的景是人,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摄影团来此就是近距离拍摄闻名的老中青三代畲族妇女的表演,都是再现村民的日常生活,充满原生态的劳作生活气息的畲族民俗文化场景。</p> 半月里村庄依山而建,村中房屋以砖瓦结构为主,半墙以上为夯土墙。村周围建有高达3米多的石墙和城楼,使村子成为坚不可摧的防御外来侵犯的堡垒。 这位是居住在此的89岁高龄的畲族阿婆钟连娇,已是闻名全国的“资深”摄影模特。 老屋前的小平台,也是阿婆“表演”的舞台之一。 阿婆身着畲族服装,梳着“凤凰头”,挎着菜篮子,在村里古宅——举人府里择菜、舀水、烧火、做饭,穿针引线、缝补衣服,动作麻利、神态专注、有板有眼、十分自信。<br> 历史上村里故人曾经商致富,家道殷实,建祠办学,在光绪年间被恩赐为武举人,故他的宅邸也被称作举人府。阿婆坐在举人府的堂屋前表演缝补衣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阿婆以她生活气息浓厚的“表演”,形象地诠释了唐诗《游子吟》中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意境。 阿婆情真意切的“表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摄影人。这次较两年半前,发现阿婆更加忙碌了,颇现疲惫感。 2018年底我初次来到半月里,就已领教了阿婆对光影的把控感,如今,阿婆依然很敬业,站位、动作仍一丝不苟。 她依旧把我们带到临墙楼梯间,借着楼梯旁小窗射入的光线,坐在楼梯上,穿起了针线。 暗调的阿婆缝衣图。 像尊雕塑。<br> 老宅的灶间是阿婆展现生活情景的主要场所,在摄友们“长枪短跑”的注视下,阿婆却仍是那样神态自若地按部就班。<br> <p class="ql-block">经典的“吹火”动作。</p> 通红的火苗蹿出灶膛,映红了阿婆的脸,这是摄影人最喜欢的画面。 用火夹拨柴。 吹火棍也可以拨火。 灶台上锅里冒出的水汽,与灶膛里蹿出的火苗,渲染了整个场景,使得摄影人更加兴奋,相机的快门按个不停。 还有一个场景是“洗脸”,摄友们都已站好位置。 阿婆的洗脸动作很细腻,很到位。 为照顾摄影者的拍摄,阿婆将毛巾擦在脸上会在最有镜头感的几个角度停住几秒,摄友们个个满意,赞不绝口。 “半月里”村犹如一座畲族大观园,延绵着福建畲族发展的缩影。 这位是中生代的畲族阿嫂“模特”,把我们带去了另外的畲族生活场景。<br> 地里劳作归来的农家女。<br> 青砖、围廊、屋檐、灯笼,与撑伞背篓的农家女融为一体。 步出砖门楼。 走下石阶路。 阿嫂身着民族服饰,盘着凤凰头,给我们营造了畲族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 劳作归来,富有生活气息的背影留给了我们镜头。 <p class="ql-block">“跟我来吧!”</p> 阿嫂带我们到了村边的大榕树下。<br> 诗情画意的人物剪影图。 黑白画面更经典。 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p class="ql-block">模特阿嫂也是村里“畲族民间博物馆”的管理人和讲解员。接下来的几个场景都在博物馆里。</p> 阿嫂正提篮下楼,从高窗外射入的光线照亮了身影。 一幅暗调形象图。 阿嫂坐在楼上闺房里精美的木雕床前做针线活,给这浓厚的民族氛围场景增添了活力。 拉近镜头。 特写:展示畲族阿嫂的民俗人文风采。 <p class="ql-block">第三位是一位年轻的“模特”,阿嫂的女儿,她在楼上的机房里织布。</p> <p class="ql-block">窗外光线投射在织布机和“模特”阿妹的身上,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反差。</p> 一幅暗调的阿妹织布图。 阿妹灵巧的双手,拿着梭子,挑起线头,做着各种动作,摄友们也不断地变换着方向,调整不同的角度,连连按着快门。 特写的画面。 <p class="ql-block">“织梭光景去如飞”。摄友们沉浸在拍摄场景中,不经意间时间在飞快流逝。</p> 快结束时,阿妹模仿其母,站在楼梯上,让摄友们最后来了张光影照,使半月里畲族民俗人文的拍摄活动得以圆满完成。 <div><h1><b>苏堤晒面</b></h1></div><div> 苏堤古村历史悠久,是福安县穆阳古镇三宝之一——线面的生产基地。苏堤线面具有680年的历史,纯手工制作。而晒线面更是苏堤村的一大特色,每逢阳光正好,苏堤村的每家每户都会把线面拉出来晒,成为苏堤村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div><div><br></div> 走进苏堤村,只见房前屋后空地上支着一排排木制的架子,天气晴好,拉面、晒面的场景随处可见。 两三个村民来回穿梭于晒面架间忙碌着。<br> 整个制作过程没有教材,没有公式,全靠师傅言传身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长、细、韧,是苏堤线面的主要特点。 村民们在这里手工拉面、晒面,扮靓了穆阳溪畔这个古老的线面专业村。 丝丝缕缕的线面宛若无数银丝在师傅们的手中抖动飞舞。 只几次,原先小拇指粗细的面条,瞬间变成了细如发丝的面线。 挂架上,挂满了银丝般的面线。它们如瀑布般流畅,在阳光下闪着面的乳白,散发出清醇的面香。 细面的长度,一大碗放在桌中,要不是用碗碟接着,一箸子挑起,需要爬到桌子上去才能真正夹起。为此福安人吃“寿面”一定要用这种面,寓意长命百岁。 加工细面前先将和好的面团均匀地割成一圈二指宽的“蚊香状”长条,将两根一米多长的面筷一左一右插在面架上,双手抓起长条,将一端粘于面筷上,随后,一边拉长着面条,一边依次呈八字形将其绕在两根面筷上,挂着醒半小时左右再拿出去拉。 将先前做好的粗面条拿到晒面场后,一边用木架将线面的一端支好,反复拉着另一端。 他们拉面时要先前进两步让面松驰,而后向后退两步,一进一退,反复进行。在均匀的力道下,面越来越细直至如发丝般。 速度、力道、条形都要拿捏的恰到好处,原来25公分的小条在师傅的手中,就在这一拉一捋之间,最长都能拉到8米长。 短短的面条,就这样拉成又细又长的面了,再晒几个小时即可。 拉面是一门技艺,一般人至少要学徒三年才能出师。 阳光正好,白色如炽的线面显得更加洁白,象极跳跃的五线谱。 银丝般的线面在微风中飘荡,置身其中,宛如聆听一首交响诗,欣赏一部奇妙的音画作品,令人惊艳。 从架上取下晾晒后的细面,盘起收回屋。据介绍:成品要分成一绺一绺,不能切断,收成大约0.6米的长度,然后用红丝线扎住“头部”称为“只”,一公斤分为八“只”,这就是传统的“红头线面”。 苏堤村的村民们用智慧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美好和乡村的幸福。 <div><h1><b>马洋猕猴</b></h1></div><div> 霞浦县隔壁的福安市晓阳镇马洋村海拨800多米,坐落于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北麓的山坡上,周围群山环抱,梯田民居错落有致。白云山上有一群野猕猴,目前有三百多只。马洋村村民很有爱心,在山上专门搭了个棚,一日三餐给猴子喂食,野猕猴到点准来,吃饱就又散入山林云深不知处了。久而久之,马洋村就成为野猴的栖息地了。</div><div><br></div> 坐落于白云山北麓山坡上的马洋村,周围群山环抱,梯田民居错落有致。 马洋村边的黄兰大峡谷是一片亘古荒僻的“处女地”,这里山林葱郁,竹海绵延,岩奇洞幽,涧水潺潺。青山绿水间,猕猴、山麂、豹子、山羊、豪猪等珍禽异兽出没林区。漫步其间,奇观迭出,令人流连忘返。 从马洋村向峡谷里一路下来,不时看见小路上、边上的竹林里有零星的猕猴出没,动作敏捷,我们很难用镜头捕捉到精彩的画面。 顺山间小道一路下来,走到谷底的龙溪边,终于发现了一大群猕猴,但这是马洋村民在这里喂食,才吸引了它们聚集在此。 猕猴们伸长脖子,抬头觅食,一幅嗷嗷待哺的样子。 眼睛盯着洒过来的食物,随时准备扑上去。 扑向溪水里抢食。 抢到了,马上塞进嘴里。 偷偷地吃,不让同伴看到。 猕猴们很活跃,在龙溪岸边和水中的岩石上跳来跳去,嬉闹不停。 小猴子很快就从溪对岸一路跳了过来。<br> 几跳就到了岸上。 几头大些的猕猴倒是比较淡定,坐在一旁,有吃的就吃些。 没吃的也高高坐在边上,不去争抢。 看到一头猕猴妈妈,怀里紧紧抱着一头小猴子,来回活动时也不放下。 很惊奇,怎么大猕猴在行走时小猴子也不会掉下来,像袋鼠那样。 给这头大母猴一个特写。 在母子猕猴边上,有另外一头猕猴,发现它始终跟在旁边, 母猴抱着小猴子时,也有时会腾出”手”来身后挠挠痒。 发现有些猕猴两两聚在一起表现很友好。<br> 这头很认真地帮它捉虱挠痒。<br> 这头大些的“手”亲昵地摸着小的头。 这两头猕猴齐刷刷地注视着那面,看着什么。 这两头小猴子亲昵地在“亲吻”。 当然,也有许多猕猴独来独往。 很淡定地看着它们。 这头小猴子高高地坐在岩石上,自顾自地一点也不关心边上的情况。 它抬头看什么呢? 它很警惕地看着前面,似乎随时可以一跃而出的样子。 我们离开时,看到这头坐在溪边树枝上的猕猴在“招手”,似乎和我们说“再见”。结束近一小时的拍摄后,我们用了约20分钟,攀上峡谷回到马洋村“打道回府”。 <br> 这是《四月霞浦风光人文采风纪实》的第三篇:特色人文篇,也是结尾篇。谢谢亲们观阅! <p class="ql-block">请点击链接观阅《四月霞浦风光人文采风纪实》之一——滩涂风光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setmrx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四月霞浦风光人文采风纪实(滩涂风光篇)‘</a></p><p class="ql-block">请点击链接观阅《四月霞浦风光人文采风纪实》之二——劳作人文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sh5j0u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四月霞浦风光人文采风纪实(劳作人文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