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秋佳节

🌼阿瑶🌼

<p class="ql-block">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p> <p class="ql-block">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p> <p class="ql-block">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随着中秋节将至,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传播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为了大家都能够过上一个健康、欢乐、祥和的中秋节,请学生返家休假期间积极配合做好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 时刻关注疫情资讯,密切关注疫情风险等级提醒。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p><p class="ql-block">2. 返乡途中,加强自我防护。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行程码。远离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p><p class="ql-block">3. 保持勤洗手、常通风、不集聚、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4. 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倡导居家洗浴、观影,少去网吧、浴室、影剧院、游戏厅、美容院等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p><p class="ql-block">5. 快递包裹要放置一段时间 再拆封,并做好外包装消毒。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国(境)外、中高风险地区网购、海淘物品。</p><p class="ql-block">6. 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第一时间向村(居)或单位报告,做好防护措施(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 上级别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如实向医务人员告知外出旅行居住史及人员接触情况。</p><p class="ql-block">7.孩子在家里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四不游泳”,即: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注意安全警示,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一阻止”,遇到本校同学私自违反规定下水游泳,要及时劝阻或及时向家长汇报。</p><p class="ql-block">8.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p><p class="ql-block">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携带一张随时联系卡,以防迷路时,可以把卡片交给警察叔叔。危险的地方不要孩子去,不要去海边,山上等危险地段。不要乘坐有危险性的游乐设施,以防出现安全事故。</p> <p class="ql-block">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