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

春江花月夜

<p class="ql-block">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我校将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相关政策要求。为了扎实推进教育部“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我校紧扣政策,开学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双减”政策要求,在此基础上就“五项管理”进行了专项部署,并面向全校学生发出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合作下,保证“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会议中,学校对作业的布置和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五项管理”</p><p class="ql-block">一、“五项管理”之手机管理</p><p class="ql-block">目的: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要求: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p><p class="ql-block">1.措施:</p><p class="ql-block">(1)学校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p><p class="ql-block">(2)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3)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p><p class="ql-block">2.建议:</p><p class="ql-block">(1)加强监督管理。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让孩子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使其认识到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放任自流,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p><p class="ql-block">(2)加强沟通引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避免发生极端事件。</p><p class="ql-block">(3)培养课外兴趣。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4)形成榜样引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二、“五项管理”之睡眠管理</p><p class="ql-block">目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加强睡眠管理,是为了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目标: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p><p class="ql-block">1.措施:</p><p class="ql-block">(1)我校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不组织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学校午间延时服务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p><p class="ql-block">(2)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p><p class="ql-block">2.建议:</p><p class="ql-block">(1)和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阅读的习惯。</p><p class="ql-block">(2)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如遇到孩子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时,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加强与老师沟通,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p><p class="ql-block">(3)引导孩子健康生活。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上健康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用手机刷屏。</p><p class="ql-block">三、“五项管理”之课外读物管理</p><p class="ql-block">目的: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要求: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课外读物。</p><p class="ql-block">1.措施:</p><p class="ql-block">(1)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p><p class="ql-block">(2)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p><p class="ql-block">(3)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p><p class="ql-block">(4)指导和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家长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避免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p><p class="ql-block">(5)建立阅读激励机制,以适当的形式表彰书香校园和表现突出的师生。</p><p class="ql-block">2.建议:</p><p class="ql-block">(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读物是否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不适当的书籍,家长要及时引导,禁止阅读。</p><p class="ql-block">(2)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p><p class="ql-block">(3)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培养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4)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学习”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四、“五项管理”之作业管理</p><p class="ql-block">目的: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p><p class="ql-block">要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p><p class="ql-block">1.措施</p><p class="ql-block">(1)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2)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根据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五项管理指的是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p><p class="ql-block">1.作业管理,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严控作业总量。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类型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p><p class="ql-block">2.睡眠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午休时长90分钟的作息安排,确保中小学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每天两次大课间活动”。</p><p class="ql-block">3.手机管理,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做好手机管理中小学要准备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p><p class="ql-block">4.读物管理,要公开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p><p class="ql-block">5.体质管理,要全面落实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李红莉</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艳辉 周亚豪 董柏玲</p>

作业

学生

孩子

手机

管理

课外读物

家长

五项

学校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