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连绵雨后的阳光好似也带上了几分秋意,人们这才惊觉:夏未尽,秋已至。9月15日,浙江省特级名师阮长海及其工作室成员,杭州市临安区的语文教研员马飞,舒永建名师工作室、童锋莲名师工作室学员们应秋之邀,齐聚青云中学,进行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主要活动环节是由来自童锋莲名师工作室和阮长海名师工作室的三位老师带来的课堂研讨:</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是童锋莲名师工作室的陈萍萍老师带来的《散文诗二首》,陈老师主要设置了初读感知、品读感悟、合作探究、迁移创作和拓展延伸五大环节。一上课,陈老师就直截了当地由孩子们的初读感受导入新课,比较两首散文诗的共同点,让学生即刻整体感知文本,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去品读感悟《金色花》的语言,从而认识孩子的形象。在这一环节,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对学生朗读的重音,停连,语气和情感进行反复的训练。在学生充分把握孩子形象的基础之上,老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孩子与物象金色花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于课堂上进行能力迁移,小组合作探究《荷叶 母亲》中荷叶与母亲的相似点,从而感知母爱的伟大。基于前面环节的铺垫,所以接下来的迁移创作中,让学生仿照《金色花》中“假如我......”来表达对自己最喜爱的他/她的话,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有话可说。陈老师设计的这堂课主要体现的是大单元教学从习得方法到运用方法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是童锋莲名师工作室的倪俞斌老师带来的《咏雪》,在这堂课上,倪老师设计了四大活动:一、初读文言,读懂内容,倪老师围绕学生学案上所呈现的问题开展此环节;二、再读文言,读出形象,在这环节,老师借助了《语文作业本》上的内容,设置了迷你小剧场,引导学生改编微剧本揣摩人物语气和心理,并三人分组进行演练;三、品读课文,读出风雅,老师引导学生走出这篇文章,进而去关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内容,探究魏晋时期世族家庭教育的特点,感受魏晋风度;四、课后延伸,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进行迁移。倪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大单元教学从单篇教学到群文阅读,进而到整本书阅读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三堂课是阮长海名师工作室的李卫平老师带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为你写诗》,李老师首先创设情境:中秋佳节,写诗送给自己最感念的人。然后带着学生回顾整合九上第一单元的诗歌,了解意象对于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其次李老师指导学生创造意象,补写诗歌,通过搭设添加修饰语、变换句式、描述细节或场景这些写作技巧支架,帮助学生不断丰满所补意象,最后呈现学生不断修改之后相对成熟的作品。李老师的诗歌创作则是体现了大单元教学从“归纳梳理”到“迁移运用”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两项活动环节,分别是上课教师说课,两位专家和三位工作室成员代表评课;其次是阮长海特级老师的专题报告。首先是三位教师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目的,同时也对课堂上所体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总结,最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p> <p class="ql-block"> 三位评课老师也针对每堂课表达了自己听后的感受并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上的经验,给上课老师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如实验初中的张冬蕾老师在评价陈老师的《散文诗二首》时,提出在“借物喻人”这一环节中,陈老师不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即“为什么要把孩子比作金色花?为什么要把母亲比作荷叶?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不可替代性?”诸如此类,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可以得到一些高阶思维的训练,会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趣味与意义。</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临安区教研员马飞老师针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依据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从教学设计原点到如何寻找课堂的切入点,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我还可以怎么教”这课堂四问结合很多他自己的教学实例进行讲解,给每一位上课教师都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大项,阮特先结合《基于单元主题的<咏雪>内涵及教学探究》对三堂课进行点评,遵循“微专题的课堂建构方式”给每一个上课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p> <p class="ql-block"> 之后是阮特的《务实稳妥地开展大单元教学》的专题报告,阮特结合实际教学,深入浅出又不失幽默风趣地讲解了“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讲座共分为两个板块:“从单篇阅读到大单元教学”和“从大单元教学到单篇阅读”。他指出,“大单元设计”的核心是要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为中心,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重点落实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一堂好的语文课在内容上要“大”而有“核”,在结构上要“大”而有“机”,在过程中要“大”而有“群”,在结果上要“大”而有“物”。在实施中,要以“单篇教学为主,统合教学为辅,相辅相成;单篇教学筑基,统合教学提升,道在器中”。其一言一句都无外乎“务实稳妥”四字。语文的课堂重在体验,学生只有在体验中感物,在享受中悟情,在有趣中的探索提升,才能够真正地发展思维、培养品格、提升素养。</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阮特对与会的所有老师提出了美好的期许:希望语文老师们能在喧嚣的教学改革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坚守更好为促进学生语言构建的立场来开展教学。而这也是我们不断磨砺,不懈学习渴望在诸位专家引领下能够早日到达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