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兰坪县城区幼儿园师生共绘“多彩中秋”

陌上花开

<p class="ql-block">  我国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种,古代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秋意更浓,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兰坪县城区幼儿园欢乐厨房里欢声笑语,童声阵阵,“中秋节”系列活动之“制作月饼”开始了。“民以食为天”,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和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食物是幼儿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和享用的,食物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国家文化甚至民族文化。以食物为载体的教育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将在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食物的零散经验进行整合,进一步探索生活中的元素,从而获得成长的活动。为了能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月饼的活动顺利进行,老师们可谓是煞费苦心,从前期“中秋节的由来”的知识准备,到制作月饼的材料准备,再到制作过程的安全评估,老师们都做足了功课。所有环节准备充分后,一众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大厨的愉快之旅中放飞自我啦!</p> <p class="ql-block">  排排队从教室走进厨房,小朋友们统一穿上围裙、戴好厨师帽和小袖套,到流动水龙头下用七步洗手法娴熟的洗过手。自“七步洗手法”普及以来,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个个都洗得溜溜的。小朋友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和督促中养成的,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人生课堂中必上的一课。</p> <p class="ql-block">  洗完手,排排队,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中秋节的来历,让小朋友们从一个古代的神话故事中领略到我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并且懂得“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赏月?一家人为什么要团圆?老师接着介绍制作月饼需要的材料,并细心的让小朋友们品尝普通的面粉和炒熟的面粉在口感上的差别。看到小朋友们跃跃欲试的期待,和品尝到以后的讶异,你真的会感叹老师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已经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就是能让孩子们可以多学一点,再学一点。</p><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就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我园的食育课程正是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通过“健康饮食主题活动”“食品制作体验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幼儿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学得有用,通过在看、听、尝、闻、摸、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操作、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科学认知的发展;在与老师、同伴交流操作经验、介绍食物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尝试使用多种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想象,进行模仿和创作,了解家乡特色饮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预热环节结束,小朋友们最最期待的动手环节终于来了,一人分了一份老师们已经准备好的面团,在刻着精美图案的传统月饼模型里开始各种尝试,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将面团放进模型里,并用小手压成型,然后轻轻的把成型的月饼磕出来,摆在油纸上,最后统一放进烤盘完成最后一道“烤”的工序。瞧!被摆进烤盘的月饼整整齐齐的排着队,像极了排列整齐的士兵,也像极了排列整齐的小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道工序:月饼进入烤箱烘制二十分钟。小朋友们趁着等月饼熟的间隙洗手,脱围裙、帽子和袖套,把它们整整齐齐的挂好,然后坐等美食啦!渐渐的,月饼的香气开始充斥着整个厨房,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坐不住了,无数只打满问号的眼睛投向烤箱:“可以吃了吗?可以吃了吗?”真是难捱的二十分钟呀!</p> <p class="ql-block">  随着烤箱“叮咛”的一声响,二十分钟终于到了,可以打开烤箱了,可以吃月饼啦!老师从烤箱中取出烤盘,瞬间便看到一个个黄得可爱、香气四溢的月饼。小朋友们又是有序的排排队,值日生在老师的指导并保护下开始给小朋友们分发月饼了,吃月饼喽! 拿到月饼后,先仔细地观察自己第一次做的月饼,欣喜和骄傲分明已经写在了脸上,看够了再闻闻,再闻闻,哇!就差口水流到月饼上了。最后迫不及待的咬一口试试:“还是自己做的月饼最好吃!”</p> <p class="ql-block">  在“月饼制作”小组如火如荼的制作月饼之时,喜爱绘画和唱歌的小朋友也没有闲着喔!一张纸、一盒画笔,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关于“中秋节”的画画创作,丰富的想象力再次被插上翅膀,翱翔于“中秋节”的天空中……</p><p class="ql-block">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献给爷爷一片情呀!”随着《打月饼》的优美旋律轻声响起,《啊!摇篮》的电影画面便在眼前一一略过,这部电影讲述了战争年代我军后方的一个托儿所的故事,而插曲《打月饼》反映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军老爷爷关心革命小娃娃的感人故事,也是传递了我国自古以来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p><p class="ql-block"> 将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用多种过节方式的同步进行,用满满的仪式感呈现了我园一种独特的、悄无声息的育人方式。当历史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在这里碰撞,即是毫无违和感的融合。当你看到老师们倾尽全力给孩子们描绘明天绚丽多姿的颜色时,你会忽然明白“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上什么,就是什么”的话语是那么的贴切而形象,又是那么的生动而活泼。要画什么?要怎么画?在幼儿园这片培育祖国花朵的沃土里有了极好的答案:在小朋友这块纯洁无暇的画板上,我们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用我们的引导、呵护和汗水,画上了秩序、画上了分享、画上了关爱、画上了责任……未来的节日,未来的日子,我们依旧会和小朋友们一道动手,一道描绘,让这张底色纯洁的白纸变得美丽而绚丽多姿。</p>

月饼

小朋友

中秋节

老师

幼儿

烤箱

制作

食物

画上

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