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在方寸,咫尺运匠心——台州市双语学校小学语文组作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一揽芳华

<p class="ql-block">  台州市双语学校小学分校语文教研组于9月16日下午开展了新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以作文教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专题研讨。</p> <p class="ql-block">  于者良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童年“偷”着乐》,从儿童古诗入手,带领学生读中忆,从儿童诗中的“偷”勾连起潜藏在儿童记忆中的“偷”的经历;接着引导学生从三位大作家和两位小作家笔下关于“偷”的精彩描写学习写作方法,启发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感受“偷”的愉悦、自由、刺激;从学生笔下“偷”的经历的言语表达,引导学生自觉体味“偷”背后的童年意蕴,再到提供精彩的开头与结尾,给学生一个写完整篇章的支架。 </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于老师架起生活这座桥梁,打开儿童精神世界的枷锁,轻松地将学生渡到文学诗意写作的彼岸,也为老师们提供了范例,引发对写作教学的思考。</p>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全体语文老师分六个备课组,结合于老师的课堂进行习作教学的讨论和深度剖析,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一年级备课组:<br>  于老师的这节课紧扣一个“偷”字,将童年的趣味具体化。于老师精心挑选的几个片段精准有针对性。每一个片段都有一个侧重点,比如说《偷做鸽子窝》的片段主要是通过动作来描写“偷”,《偷拾蚕宝宝》的片段主要是通过心理来描写“偷”,《偷野营》的片段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描写“偷”,启发学生通过各种细节描写来谈感受。我们一年级组的年轻老师,已经成为了于老师的迷粉。<br> 二三年级备课组:<br>  做教学之所以难,我们借着于老师这堂课去想,如果没有于老师来教,放手让学生去写,他能写出今天这样的文章吗?肯定是不能。这堂课之所以成功,在于将例文引入得很恰当。就像我们的课文一样,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从中学习,并且运用一二。第二个就是素材的引入。于老师巧借诗句中“偷”,将学生引入到写作的话题,习作素材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心灵。<br> 四年级备课组:<br>  我们平时在作文教学上觉得好像给学生支好了框架,填充了内容,但是学生写起来依然困难。这次,我们从于老师的课堂中获益匪浅,得到许多启发。于老师解密写作方法,让学生阅读三位大家和两位小作家的作品,自悟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有迹可循,畅谈感受,写作水到渠成。<br> 五年级备课组:<br>  于老师温润如玉,让我们沉浸其中。整个课堂有特点,有亮点,始终抓运用,一个“偷”字点亮了整堂课,让学生把事情写活了。范文引入,有大家之作,也有学生自己的佳作,由扶到放,让学生有支架,无形之中也鼓励了孩子,通过范文,引导学生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等几个方面相互交织,拳拳到肉写出精彩,最后开头结尾点拨更加贴近学生心灵,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去升华的乐趣。谢谢于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值得借鉴、值得学习的课堂。<br> 六年级备课组:<br>  “童年偷着乐”这课堂,于老师轻松解决了“引导切入口”的问题,用“偷”让孩子们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唤起了他们心中那份激动,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在写作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到底写什么,使学生找到了需要表达的欲望。因此,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是我们特别需要的。<br> 于老师也倾囊相授,分享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逻辑起点:一、基于儿童的生活;二、基于儿童的情感;三、基于儿童的话语。 随后,于老师为教师们做了《作文教学更应“贴近心灵”》的习作教学专题讲座,结合一个个精彩的习作课堂实例,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br>一、畅谈热点话题,表达心中那份见解。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引入一定的话题展开作文教学,是创造学生言语表达欲求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作文的本质是表达自我感受,表达心灵的声音。<br>二、跳过心灵“沼泽”,倾诉心中那份真情。心灵感受是写作活动的生命,人的情感一旦渗透到写作的各个环节中,写作就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br>三、回首如烟往事,唤醒生活那份感动。触碰心底的习作,不仅打动作者,也能打动读者。<br> 于老师提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贴近心灵的角度去做一些努力,去引导、激发埋藏在儿童心底的那份情感,让学生真切而自然地感受“我在”的境界,儿童习作才能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p class="ql-block">  秋意凉,日犹长,</p><p class="ql-block">  相携教研路,复得满载归。</p><p class="ql-block">  此次专题教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且听且思,成长着,收获着,让语文回归本质。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看到更美的风景。</p>

学生

老师

教学

作文

习作

备课组

课堂

写作

儿童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