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月是故乡明,情是中秋浓。对孩子们来说,中秋是月饼的香甜、传说的浪漫;对于教育者而言,中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一种寄托着人们团圆美好情思的传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生传承传统文化,沪屿小学开展了中秋节系列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节的思乡之情,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一、说中秋 </p><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是在农历八月十五。</p> <p class="ql-block"> 活动二、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各班围绕中秋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班会活动。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了中秋节的含义和习俗,为学生们讲解了中秋节的由来、民间传说故事、中秋节各地的风俗等,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三、“绘”心寄明月, “画”说中秋情</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围绕中秋节的由来、习俗、故事、传说、古诗、诗歌等 ,制作了一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计精美的手抄报。他们查阅资料、设计版面、进行个人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动手、动脑,收获知识,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 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手抄报都承载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笔一画闪亮着孩子们智慧的情思,寄托着孩子们最真挚的节日祝福。他们用稚嫩的笔触表达对中秋的理解和感悟,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望。</p> <p class="ql-block"> 活动四、手工作品——喜迎中秋</p><p class="ql-block">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中秋,有刻骨的思念;中秋,有无尽的诗意;中秋,有满满的祝愿。孩子动手制作手工作品来表达对大家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年年中秋话中秋,岁岁年年人不同,传统文化我传承。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让学生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而且也使同学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很好“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去努力学习,用以报答父母恩情。</p> <p class="ql-block">文字:张亚敏</p><p class="ql-block">图片:全校师生</p><p class="ql-block">审核:陈照明</p><p class="ql-block"><br></p>